初级社会工作者

社工小伟深入了解救助对象家庭的时候,他发现老人脸色憔悴,满脸愁容,说话的时候不停的叹气,摇头,很明显能感受到老人对于家庭生活困窘的无奈,便以此获取了评估的信息。这里,社工小伟获得评估信息的具体方法属于()。A、使用量表B、直接询问C、家庭探访D、观察身体语言

题目

社工小伟深入了解救助对象家庭的时候,他发现老人脸色憔悴,满脸愁容,说话的时候不停的叹气,摇头,很明显能感受到老人对于家庭生活困窘的无奈,便以此获取了评估的信息。这里,社工小伟获得评估信息的具体方法属于()。

  • A、使用量表
  • B、直接询问
  • C、家庭探访
  • D、观察身体语言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社会工作者老李应邀到小伟家进行探访。老李了解到,7岁的小伟去年被诊断为中度智障,未能到普通小学就读。小伟母亲辞职在家照顾小伟,但她觉得自己只能照顾其生活,无法为他提供系统的知识和社会技能训练,因而非常担心影响小伟的顺利成长。老李评估后认为,小伟当下最急需的是()康复资源。

A、职业

B、社区

C、教育

D、社会


答案:C

第2题:

社会工作者小王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深入访谈了解了救助家庭的人口结构、家庭关系、亲子关系、经济状况等。但是他的评估不仅限于这些问题,而是通过全面的了解给出了更客观真实的评估报告。体现了评估的( )特点。

A.救助对象的参与
B.动态推进,全面了解
C.合理利用知识和经验
D.保持连续性

答案:B
解析:
动态推进,全面了解。评估一开始都是观察救助对象的生活情境,了解其生活经历,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从中发现需求和问题,并且和服务对象一起分析所处情境之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评估随着工作的开展不断深入,是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同时,社会工作者要将自己的观察以及救助对象个人陈述结合起来分析,这样才能全面了解救助对象及其家庭的生活状况和需求。

第3题:

文中说,第二天早晨父亲已是“满脸憔悴”,结合故事情节说说父亲“满脸憔悴”有哪些原因。(3分)


正确答案:

①父亲在陷阱边上守候了一夜,彻夜未眠。

②父亲整夜都在警惕地防止动物的袭击。

③父亲整夜都在担心孩子能否作出自救的决定并进行自救。

第4题:

社区社会工作中的农村社区救助对象包括()

  • A、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和失依儿童
  • B、缺乏劳动力的家庭
  • C、患病者及其家庭
  • D、其他需要救助的个人及家庭
  • E、失业者

正确答案:A,B,C,D

第5题:

下列案例中,最能成为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是()。

  • A、单亲母亲爱平找到社工寻求帮助,社工约好首次会谈时间,可爱平一直没有出现,社工根据登记地址去寻找也没有找到爱平
  • B、启华最近下岗在家,社工了解到此情况,想为他提供帮助,启华婉言拒绝
  • C、张老为自己的家庭矛盾而苦恼不堪,经张老邻居介绍,社工想为张老一家提供服务,而张老说这是自己的家事
  • D、大学生小孙前来社会工作机构求助,社工经过和他交谈,了解到他现在非常自卑,急需社工为他提供帮助

正确答案:D

第6题:

小江是单亲妈妈,孩子正面临高考。社会工作者小董在对其救助过程中,与其家庭成员也做了深入访谈,了解了他们的想法和对生活的感受,也就是在深入谈话过程中,小董发现了小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障碍以及缺乏自信的问题,同时了解到上高三的孩子内心的茫然和焦虑,并据此制定出帮助策略。体现了评估的( )。

A.救助对象的参与
B.动态推进,全面了解
C.合理利用知识和经验
D.保持连续性

答案:A
解析:
救助对象的参与。社会工作者对救助对象的评估不是单向的,不是社会工作者自己观察和收集资料的过程,而是需要救助对象积极参与。社会工作者在和救助对象的互动过程中,通过聊天、讨论、小组、访问、观察等方式获取信息,并就所得到的信息和救助对象一起讨论,询问他们的回应。这种评估是将救助对象放在其所在的生活情境中来评估,这样的评估所发现的需求和问题才是真实的,工作起来才有方向。

第7题:

小伟是一名智障儿童,小伟的妈妈在生下小伟后就离家出走了,小伟的爸爸脾气比较暴躁,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就冲小伟发脾气,经常用“我怎么生下你这么个倒霉孩子,没用的东西”“我怎么有你这么个傻儿子,真是丢人”这样的话刺激小伟,小伟变得越来越不爱说话,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小伟的奶奶特别疼爱他,但是不知道怎么帮助小伟,于是找到了社会工作者小李,社会工作者了解情况后发现,小伟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最重要的原因是小伟的爸爸对小伟的态度和错误的认识。针对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最适合用( )方法帮助小伟。


A.社区康复

B.社会康复

C.职业康复

D.教育康复

答案:D
解析:
社会上存在歧视残疾儿童和过分呵护、怜悯残疾儿童这两种极端的认识和错误态度,都不利于残疾儿童的康复。家庭和社会不正确的态度和认识反过来也会影响残疾儿童自身对残障的认识和态度,使他们更消极、自卑、退缩,不利于康复和自身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社会地位及家庭地位的改善。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康复有矫正这些不当行为和进行心理疏导的作用。

第8题:

25岁的小伟,从职校退学后一直在酒吧工作,因受客人中吸毒人员的影响而染上毒瘾。小伟父母知道后十分着急,手足无措,向社会工作者求助。社会工作者第一次上门时,小伟正在家中自行戒毒,大热天裹着棉被仍然打哆嗦。此时,社会工作者为了与小伟建立专业关系,合适的做法是( )。

A.告诉小伟生理脱毒可能出现的感觉以及戒毒的相关资源

B.与小伟谈论其兴趣爱好以转移他的注意力

C.与小伟共同回顾其成长经历以找出成瘾原因

D.了解小伟心中对父母的看法以强化家庭支持


正确答案:C

第9题:

下列关于老人社工对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包括一般的健康老人
  • B、包括处境困难的老人
  • C、包括老人周围的人,如家庭成员、亲属、朋友、邻居、社区工作人员等
  • D、单位与服务组织暂时不能成为老人社工的对象

正确答案:D

第10题:

农村社区需要救助对象大致包括()层次。

  • A、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和失依儿童
  • B、缺乏劳动力的家庭
  • C、患病者及家庭
  • D、有临时困难的家庭
  • E、其他需要救助的个人及家庭

正确答案:A,B,C,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