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三级)

求助者说,他整日忙忙碌碌,做事有始无终,好像“虎头蛇尾”。这称为( )。A、意志减退B、意志增强C、意志缺乏D、精神活动性兴奋

题目

求助者说,他整日忙忙碌碌,做事有始无终,好像“虎头蛇尾”。这称为( )。

  • A、意志减退
  • B、意志增强
  • C、意志缺乏
  • D、精神活动性兴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小冯在利用SWOT分析法进行自我评估时,发现自己做事缺乏恒心,这属于他的()。

A、优势

B、机会

C、劣势

D、威胁


参考答案:C

第2题:

求助者说:最近他发生一奇怪现象。脑中似有两个人,各说各语,一个说白,一个硬要说黑。这称为( )。

A.妄想

B.强迫观念

C.幻觉

D.超价观念


正确答案:B

第3题:

精力旺盛,兴趣广泛,动作快速敏捷,整天忙忙碌碌,但做事常常虎头蛇尾,有始无终,一事无成。该疾病的核心症状是A、情感高涨

B、思维奔逸

C、活动增多

D、随境转移

E、感觉缺失

具有这一典型临床症状的疾病为A、精神分裂症

B、人格障碍

C、癔症

D、躁狂发作

E、心因性反应

这属于A、情感低落

B、思维奔逸

C、兴奋状态

D、意志增强

E、意志减退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D


问题 3 答案:C

第4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9岁,工人。
案例介绍:求助者结婚两年,但因工作关系,一直两地分居。最近,经常因小事与丈夫发生争执。目前处于“冷战”状态,非常苦恼。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咨询谈话。
求助者:我们俩总是吵架,我都快烦死了,现在失眠、健忘,还爱发脾气,经常注意力不集中,很影响工作,您说我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请你说说吵架的具体原因,行吗?
求助者:我们本来见面机会就少,只能电话联系,总是我打给他。最可气的是,他的电话还经常占线。后来发现他那是在跟别人聊天。为这事我跟他吵了好多次,可他就是不听,说是跟同事有事。我现在一听占线气就不打一处来,恨不得把电话都摔了。我跟他说,再这样没法跟你过了。可他还是老样子,我现在已经快一个多月没理他了,您说我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你觉得你因为什么生气?
求助者:我对他这么好,可他为什么会对我这样?
心理咨询师:我似乎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说你希望他和你一样经常主动给你打电话,时时刻刻关心你,是吗?
求助者:是的,最起码能够随时找到他。
心理咨询师:你对他的关心是经常给他打电话,他就一定要像你对他那样的对你吗?
求助者:······(沉默)好像也不一定······是我对他要求太高了?
心理咨询师:你觉得你对他的要求是否合理?他对你其他方面都不好吗?
求助者:好像也不是,他对我的父母和我都挺好,每月都按时往家里寄钱。
心理咨询师:是啊,其实夫妻之间的关心除了打电话还有很多表达方式,打电话并不代表全部,是吗?
求助者:我好像明白点了,可我一打不通他的电话就特别生气,什么坏的想法都来了。你说我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你先回去好好想一想,下次咱们再接着谈好吗?
求助者:好的,谢谢您。

该求助者关于夫妻关系的说法是()。单选
A:违反黄金规则
B:违反平等规则
C:符合黄金规则
D:符合平等规则

答案:A
解析: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技能中的参与性技术【试题解析】心理咨询初期阶段要使用各种参与性技术,目的是为了澄清问题,启发引导求助者进行自我探索。提问技术主要包含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开放式提问就像问答题,提问没有预设的答案,会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封闭式提问就像选择题,带有预设的答案,以便咨询师澄清事实、获取重点或缩小讨论的范围。而对于“直接提问”和“间接提问”,一般指初诊接待时咨询师对求助者求助动机的了解,如“你有什么问题,说吧”,“你希望我能够为你提供哪些帮助”。本案例咨询师开头对话的提问有“请你说说吵架的具体原因,行吗”,“你觉得你因为什么生气”,这两种提问都属于开放式提问。故答案为A。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不合理信念【试题解析】合理情绪疗法中的不合理信念有十一种,归纳和简化为三种即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以及糟糕至极。1.绝对化要求:指个体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一事物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这种特征通常与“必须”和“应该”联系在一起,反映求助者过分强调个人意志。2.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典型特征是以某一件或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反映求助者不确切的价值评判。3.糟糕至极:是一种把事物的可能后果想象、推论到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灾难性结果的非理性信念,一旦人们认为糟糕透顶的事情发生,就会引发极度的负性情绪。本案例中求助者存在的:非理性信念:其一:心理咨询师:你觉得你因为什么生气?求助者:我对他这么好,可他为什么会对我这样?心理咨询师:我似乎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说你希望他和你一样经常主动给你打电话,时时刻刻关心你,是吗?求助者:是的,最起码能够随时找到他。以上对话反映的是求助者运用了“反黄金规则——我对别人怎样,别人必须对我怎样”,是求助者对丈夫的绝对化要求。其二:求助者:我好像明白点了,可我一打不通他的电话就特别生气,什么坏想法都来了。你说我该怎么办?(糟糕至极)故答案为AD。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修通阶段之反黄金规则【试题解析】“黄金规则”是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去对待别人,是一种理性观念。“反黄金规则”即我对别人怎样,别人必须对我怎样,是一种非理性观念。案例中,妻子给丈夫打电话,丈夫也必须对妻子打电话表示关心,就是一种反黄金规则的非理性观念。
【考察重点】沉默类型的识别【试题解析】求助者常见的六种沉默类型:怀疑型:不完全信任咨询师、犹豫是否要说出来;茫然型:不知说什么好、搞不清楚自己的问题、不知从何说起、咨询师提问失误求助者不理解;情绪型:由求助者的气愤、恐惧或羞愧等情绪所致,害怕出现某种情况、为某些事羞愧或对咨询师感到气愤;思考型:正在进行包含体会、领悟、回忆或体验的自我探索;内向型:比较内向、不擅言谈;反抗型:不愿、不想接受咨询、缺乏咨询动机。除了思考型的沉默是正性的、积极的以外,其他五种都是阻抗型的沉默,区别时可以站在求助者的立场上来体验求助者当时的内心感受,一般比较积极的就是思考型的,其他的根据具体描述来判断。案例资料中求助者的沉默表现为:心理咨询师:你对他的关心是经常给他打电话,他就一定要像你对他那样的对你吗?求助者:······(沉默)好像也不一定······是我对他要求太高了?求助者在案例中比较健谈,最不可能的应该是内向型。故答案为D。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的核心理论【试题解析】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对该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该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咨询师通过对话确认求助者的情绪问题不是外界事件产生的,而是她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表面上看好像是丈夫不主动打电话给妻子A,问题的本质却是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B在起作用。使求助者产生了C“我现在一听占线气就不打一处来,恨不得把电话都摔了。我跟他说,再这样没法跟你过了”。因此本题答案为C。
【考察重点】参与性技术与影响性技术的识别【试题解析】详细解释参考第65题。内容表达属于影响性技术,故答案为BCD。
【考察重点】影响性技术的使用【试题解析】影响性技术包括面质、解释、指导、情感表达、内容表达、自我开放、影响性概述、非语言行为的运用。本案例中没有体现出咨询师运用了情感表达技术,故答案为ABD。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的人性观【试题解析】合理情绪疗法的人性观认为人既是理性的,也是非理性的,因此在人的一生中,任何人都可能或多或少具有非理性信念。当一些人陷于困扰状态中难以自拔时,就需要用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和技术加以治疗或干预。因此答案为B。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的适用人群【试题解析】合理情绪疗法对年纪较轻、智力和文化水平较高、领悟力较强的求助者效果更好。对于那些偏执以及领悟困难的求助者难以有效。故答案为A。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各阶段的工作目的【试题解析】根据案例描述:心理咨询师:你觉得你因为什么生气?求助者:我对他这么好,可他为什么会对我这样?心理咨询师:我似乎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说你希望他和你一样经常主动给你打电话,时时刻刻关心你,是吗?求助者:是的,最起码能够随时找到他。心理咨询师:你对他的关心是经常给他打电话,他就一定要像你对他那样的对你吗?以上对话中,咨询师帮助求助者找出对丈夫有绝对化要求的不合理信念。求助者:······(沉默)好像也不一定······是我对他要求太高了?心理咨询师:你觉得你对他的要求是否合理?他对你其他方面都不好吗?求助者:好像也不是,他对我的父母和我都挺好,每月都按时往家里寄钱。心理咨询师:是啊,其实夫妻之间的关心除了打电话还有很多表达方式,打电话并不代表全部,是吗?求助者:我好像明白点了······此段对话说明咨询师在帮助求助者改变不合理信念。本案例使用“反黄金规则”这种方式推出求助者绝对化要求的不合理信念,尚未建立合理信念,故答案为AB。

第5题:

案例六: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9岁,工人
案例介绍:求助者结婚两年,因工作关系一直两地分居,最近经常因小事与丈夫发生冲突,目前处于“冷战”状态。求助者感觉非常苦恼,主动前来求助。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咨询谈话。
求助者:我们最近总吵架,我都快烦死了,现在失眠、健忘,还经常忍不住要发脾气,注意力不能集中,很影响工作,您说我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你能说说吵架的具体原因吗?
求助者:我们两地分居,见面机会少,我一直建议他使用微信,qq什么的,好方便我们视频联系。可是他嫌浪费时间、精力,就是不用。所以我们只能电话联系,还是总是我打给他,最可气的是,他的电话还经常占线,后来发现他那是在跟别人聊天,为这事我跟他吵了好多次,可他说是跟同事谈工作,我现在一听占线就气不打一出来,恨不得把电话都摔了。我曾跟他说,在这样就没法跟你过了。但他仍然我行我素,我已经一个多月没有理他了,他也不主动找我,您说我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你觉得你是因为什么生气呢?
求助者:我对他那么好,可他为什么会这样对待我?我觉得他不爱我了。
心理咨询师:我似乎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说你希望他和你一样经常主动给你打电话,时时刻刻关心你,是吗?
求助者:是的,最起码能够随时找到他。
心理咨询师:你对他的关心是经常给他打电话,他就一定要向你对他那样的对你吗?
求助者:。。。。。。(沉默)好像也不一定。。。。。。是我对他要求太高了?
心理咨询师:他对你其他方面都不好吗?
求助者:好像也不是,他对我和我的父母都挺好的。
心理咨询师:是啊。其实夫妻之间的关心除了打电话还有很多表达方式,打电话并不代表全部,是吗?
求助者:我好像明白点儿了,可我一打不通他的电话就特别生气,什么坏的想法都来了,你说我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你先回去好好想一想,下次咱们再接着谈好吗?
求助者:好吧,谢谢您。

根据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该求助者的A是()。单选

A. 夫妻两地分居
B. 经常因小事与丈夫发生争吵
C. 夫妻冷战
D. 丈夫不主动给求助者打电话

答案:D
解析:
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合理情绪疗法
情绪ABC理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 );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该求助者的A丈夫不主动给求助者打电话

第6题:

与孔雀型领导相处时,要注意()

A.不要过分表现自己,以免抢占领导的风头

B.有时领导过于乐观,会忽视细节和潜在问题

C.多倾听,多鼓励,疏导他多变的情绪

D.提醒他关注细节,引导其向纵深发展,避免做事虎头蛇尾


答案AB

第7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6岁,研究生毕业。
案例介绍:求助者毕业后被一家合资公司录用,工资待遇较高。但是部门主管对下属要求十分严格,动辄发火训人。求助者由于业务不熟,在上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出过几次错误,被主管多次训斥。于是心情不好,想辞职,但又觉得找到这份工作不容易,所以心里很犹豫。无奈之下,前来求助。
以下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咨询谈话。
······
求助者:我现在早上去上班,心里都发怵。
心理咨询师:这种感受是怎样产生的?
求助者:因为一进办公室又要看到主管的脸色,不知道他又会说出什么伤人的话。我真是觉得这家公司不能再待下去了。
心理咨询师:主管会说出什么样的话?
求助者:他骂我是垃圾、废物,说我做事不动脑筋。
心理咨询师:噢,听到这种话我也会不舒服的。那么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
求助者:我业务工作没做好的时候。
心理咨询师:他给你具体指出哪些地方没做好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你改过以后,他是否还训你?
求助者:当然不训了,可是一旦发现别的地方出错又是一顿数落。我长到这么大,从未有人这么对待过我,这谁受得了!真想辞职,又下不了决心。

心理咨询师问的“你改过以后,是否他还训你”是()。单选
A:开放式提问
B:责备性问题
C:对闭式提问
D:解释性问题

答案:C
解析:
【考察重点】对心理问题的诊断【试题解析】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由现实刺激引起,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常形;心理问题持续时间两个月左右,不良情绪最初因主管训斥引起,后来发展为早晨上班心理发怵,还犹豫是否辞职,情绪已经泛化,社会功能受到相应影响。因此,初步诊断是严重心理问题。故答案为B。
【考察重点】诊断及鉴别诊断【试题解析】与53题对照分析:自知力完整程度可判断精神病性问题;心理冲突的性质判断是否为神经症性问题;情绪泛化程度和社会功能受损程度可区别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故答案为ABCD。
【考察重点】对心理问题关键点的把握【试题解析】所谓心理问题的关键点,指的是引起心理问题的最关键的因素,依据对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类型的判断可知,心理冲突是其心理问题出现的关键点。如果没有心理冲突则不会造成心理问题。故答案选D。
【考察重点】咨询技术的使用【试题解析】心理咨询师的提问属于开放式的提问技术,要求求助者具体谈谈感受产生的过程,因此是具体化技术,而具体化技术属于参与性技术的一种,所以正确答案选AB。
【考察重点】心理冲突类型的具体运用【试题解析】该求助者针对自己的工作,一方面受不了主管的训斥,另一方面待遇较高,是走是留难以取舍,所以是趋避冲突。故答案选C。
【考察重点】咨询技术的具体运用【试题解析】心理咨询师的回应表达了自己的共情,具体说是心理咨询师自己的情感,所以是情感表达技术;且又是心理咨询师主动的暴露,所以是自我开放技术。故答案选AC。
【考察重点】提问方式的运用【试题解析】心理咨询师的问话很显然是封闭式的,只要求求助者回答“是”或“否”。故答案选C。
【考察重点】非理性观念的相关知识的运用【试题解析】非理性观念分为三类:绝对化要求、以偏概全和糟糕至极。该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表现为:“我长到这么大,从未有人这么对待过我,这谁受得了!”要求所有人都要对自己好,属于绝对化要求,也是人际关系中的反黄金规则。“一进办公室又要看到主管的脸色,不知道他又会说出什么伤人的话”,“我真是觉得这家公司不能再待下去了”,属于糟糕至极的观念。主管用粗暴的态度、言辞对待下属确实存在管理方法的问题,但主管发怒只限于求助者工作失误的时候,而且帮他指出具体问题,用通俗的话讲叫“只对事不对人”;而求助者指责主管、对其产生愤怒和敌意的情绪,实际上却是源于自己内心存在“以偏概全”的非理性观念,因工作上的部分失误产生了对自我全面的否定。人们为防止自我否定导致的自卑自弃和焦虑抑郁情绪,往往将这种评价转向他人。求助者如果不存在“以偏概全”的不合理信念、对自我和他人的评价是全面客观的,应该能够接受领导正确的批评并与领导讨论其批评员工的方式,更不会因为主管领导的问题而全面否定自己的工作单位(辞职离开)。故答案选ABCD。

第8题:

以下不属于犯罪预备行为的是:( )

A.甲对好朋友王某说,赵某做事太绝了,我得找人弄瞎他一只眼

B.乙在博客中写道,孙某对我太损了,我得想办法把他弄死

C.丙对老师不满,扬言说要放火把学校烧掉

D.丁受雇杀人,在商店购买了两把砍刀,并整日“磨刀霍霍”


正确答案:ABC
【考点】犯意表示与犯罪预备行为的区别
【解析】犯罪预备行为是准备工具、制造条件,对实行犯罪起促进作用;犯意表示只是将犯罪意图表现于外部,对犯罪无促进作用。ABC项都是单纯的犯意表示,D项已属于为实行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故属于犯罪预备行为。

第9题:

求助者:是的。最近这半年里,我们每次告别时都会拥抱,我还主动吻过他几次,而他也没有拒绝……我是一个家教非常严的人,做事讲规矩......我一向认为谈态爱时男人应该主动,女人应该自尊、自爱…他作为一个男人......

?单选:求助者在此出现了多话现象,大量诉说男生的不是,这种多话类型最可能是(??)查看材料

A.宣泄型
B.茫然型
C.表现型
D.表白型

答案:D
解析:

第10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6岁,研究生毕业。
案例介绍:求助者毕业后被一家合资公司录用,工资待遇较高。但是部门主管对下属要求十分严格,动辄发火训人。求助者由于业务不熟,在上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出过几次错误,被主管多次训斥。于是心情不好,想辞职,但又觉得找到这份工作不容易,所以心里很犹豫。无奈之下,前来求助。
以下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咨询谈话。
······
求助者:我现在早上去上班,心里都发怵。
心理咨询师:这种感受是怎样产生的?
求助者:因为一进办公室又要看到主管的脸色,不知道他又会说出什么伤人的话。我真是觉得这家公司不能再待下去了。
心理咨询师:主管会说出什么样的话?
求助者:他骂我是垃圾、废物,说我做事不动脑筋。
心理咨询师:噢,听到这种话我也会不舒服的。那么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
求助者:我业务工作没做好的时候。
心理咨询师:他给你具体指出哪些地方没做好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你改过以后,他是否还训你?
求助者:当然不训了,可是一旦发现别的地方出错又是一顿数落。我长到这么大,从未有人这么对待过我,这谁受得了!真想辞职,又下不了决心。

该求助者受不了主管的训斥,想辞职又下不了决心,说明他出现()。单选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角色冲突

答案:C
解析:
【考察重点】对心理问题的诊断【试题解析】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由现实刺激引起,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常形;心理问题持续时间两个月左右,不良情绪最初因主管训斥引起,后来发展为早晨上班心理发怵,还犹豫是否辞职,情绪已经泛化,社会功能受到相应影响。因此,初步诊断是严重心理问题。故答案为B。
【考察重点】诊断及鉴别诊断【试题解析】与53题对照分析:自知力完整程度可判断精神病性问题;心理冲突的性质判断是否为神经症性问题;情绪泛化程度和社会功能受损程度可区别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故答案为ABCD。
【考察重点】对心理问题关键点的把握【试题解析】所谓心理问题的关键点,指的是引起心理问题的最关键的因素,依据对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类型的判断可知,心理冲突是其心理问题出现的关键点。如果没有心理冲突则不会造成心理问题。故答案选D。
【考察重点】咨询技术的使用【试题解析】心理咨询师的提问属于开放式的提问技术,要求求助者具体谈谈感受产生的过程,因此是具体化技术,而具体化技术属于参与性技术的一种,所以正确答案选AB。
【考察重点】心理冲突类型的具体运用【试题解析】该求助者针对自己的工作,一方面受不了主管的训斥,另一方面待遇较高,是走是留难以取舍,所以是趋避冲突。故答案选C。
【考察重点】咨询技术的具体运用【试题解析】心理咨询师的回应表达了自己的共情,具体说是心理咨询师自己的情感,所以是情感表达技术;且又是心理咨询师主动的暴露,所以是自我开放技术。故答案选AC。
【考察重点】提问方式的运用【试题解析】心理咨询师的问话很显然是封闭式的,只要求求助者回答“是”或“否”。故答案选C。
【考察重点】非理性观念的相关知识的运用【试题解析】非理性观念分为三类:绝对化要求、以偏概全和糟糕至极。该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表现为:“我长到这么大,从未有人这么对待过我,这谁受得了!”要求所有人都要对自己好,属于绝对化要求,也是人际关系中的反黄金规则。“一进办公室又要看到主管的脸色,不知道他又会说出什么伤人的话”,“我真是觉得这家公司不能再待下去了”,属于糟糕至极的观念。主管用粗暴的态度、言辞对待下属确实存在管理方法的问题,但主管发怒只限于求助者工作失误的时候,而且帮他指出具体问题,用通俗的话讲叫“只对事不对人”;而求助者指责主管、对其产生愤怒和敌意的情绪,实际上却是源于自己内心存在“以偏概全”的非理性观念,因工作上的部分失误产生了对自我全面的否定。人们为防止自我否定导致的自卑自弃和焦虑抑郁情绪,往往将这种评价转向他人。求助者如果不存在“以偏概全”的不合理信念、对自我和他人的评价是全面客观的,应该能够接受领导正确的批评并与领导讨论其批评员工的方式,更不会因为主管领导的问题而全面否定自己的工作单位(辞职离开)。故答案选AB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