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

李白和杜甫是唐诗的两座高峰,李白的诗歌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杜甫的风格则是沉郁顿挫。

题目

李白和杜甫是唐诗的两座高峰,李白的诗歌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杜甫的风格则是沉郁顿挫。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安史之乱的爆发宣告了盛唐诗歌的结束和中唐诗歌的开启,()是衔接从盛唐诗歌到中唐诗歌这一重大转折的关键人物。

  • A、李白
  • B、杜甫
  • C、韦应物
  • D、白居易

正确答案:B

第2题:

在中国诗歌史上达到了浪漫主义最高峰的诗人是()。

  • A、杜甫
  • B、李白
  • C、曹操
  • D、陶渊明

正确答案:B

第3题:

属于浪漫主义豪放派的是()。

A李白

B杜甫


A

第4题:

试结合具体诗句比较李白和杜甫诗歌的差异。


正确答案: (1)诗歌内容上有差异:李白诗歌多个人性情抒发,杜甫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表现社会理想。同为揭露时弊,李白较笼统,且多个人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立场出发。李白一直想大干一番事业,佐王侯,建奇功,功成身退,临死前犹欲投军杀敌,但他对现实无深入体察。杜甫从具体社会生活现实出发,以社会政治理想为准绳,力图解决现存的社会矛盾。
(2)诗歌风格上有差异:李白诗歌豪迈奔放,潇洒飘逸;杜甫诗歌沉郁顿挫,含蓄深沉。严羽云:“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飘逸者,如春烟,如秋岚,如天外之鹏飞,如海上浪翻”,“沉郁者,如沉潭,如老松,如洞底之虚啸,如峡中之雷鸣。”例如,同写悲,李白悲壮旷达,夸张而有气势,“弃我今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杜甫悲凉,哭穷,夸张其潦倒之境遇。“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丛菊两开他日间,孤舟一系故园心。”作为大家杜甫亦有悲壮的豪言:“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咏怀古远》)“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
(3)诗歌表现上有差异:
①意象不同。李白喜用凤凰、大鹏等富于神话色彩的形象。而杜甫常用孤雁、瘦马、古柏、病桂等富于沧桑感的形象。在意象的创造上,李白尚虚,杜甫尚实。李白常取象于广阔的想象,杜甫常于身边事落笔。李白诗歌一句一象或两句一象。如:“燕山雪花大如席。”、“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桃花潭水深千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而杜甫诗歌意象的密度很大,常一句中有多个意象。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白帝》)
②章法不同。李白腾挪跌宕,李诗以情感驭文,其情海阔天空,其人才华横溢,其文汪洋恣肆,飘逸豪迈,艺术创造达到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诗歌的极致。杜甫严谨缜密。其诗博大深沉,兼容并蓄,精干锤炼,推陈出新,把中国古典的现实主义艺术发展到新的境界,同时他对中国古典诗体中近体格律诗的形式运用也达到了高度成熟的境界。

第5题:

分析李白杜甫诗歌的差异。


正确答案: 1.诗歌内容上有差异李白诗歌多是个人性情抒发,杜甫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表现社会理想;李白多从个人怀才不遇、有志难申的立场出发,对现实无深入体察,杜甫从具体社会生活现实出发,以社会政治理想为准绳,力图解决现存的社会矛盾。
2.诗歌风格上有差异李白诗歌豪迈奔放,潇洒飘逸;杜甫诗歌沉郁顿挫,含蓄深沉。同写悲,李白悲壮旷达,夸张而有气势,如:“弃我今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杜甫悲凉,夸张其潦倒之境遇,如:“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3.诗歌表现上有差异李白多用凤凰、大鹏等富于神话色彩的诗歌意象,杜甫常用孤雁、瘦马、古柏等富于沧桑感的意象;李白以情感驭文,其诗汪洋恣意,其情海阔天空,艺术创造上达到了中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的极致,杜甫严谨缜密,其诗博大深沉,兼容并蓄,把中国古典的现实主义发展到新的高度。

第6题:

简述李白与杜甫的不同诗歌风格。


正确答案:李白浪漫主义,杜甫现实主义。
李白经常用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抒发出热烈奔放的感情;杜甫经常用刚健的手法,深沉的思考,表现对社会实况的深厚同情。
李白诗歌的风格形成于唐帝国最强盛的年代,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中国文学史》)他的诗自由奔放明白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杜甫的诗歌风格形成于安史之乱时期并逐渐在苦难中成形。杜甫深入社会并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视写实。他背负着对国家和民族任务的沉重责任忠实描绘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感受。杜甫“没饭不忘君”,艺术风格沉郁顿挫.

第7题:

试结合具体作品比较李白、杜甫诗歌的不同风格。


正确答案: (1)、思想:李白的诗,很多表现出求仙出世和及时行乐的思想;杜甫的诗,很多表现出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思想。所以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
(2)、风格:李白经常用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抒发出热烈奔放的感情;杜甫经常用刚健的手法,深沉的思考,表现对社会实况的深厚同情。李白偏向于浪漫,杜甫偏向于写实。
(3)、擅长的体裁:两人都能写各种体裁的诗歌,但李白的七言古诗和绝句写得最好,而杜甫的律诗写得最好。李白和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两座并峙的高峰。李白的诗更能表现盛唐文人意气风发、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而杜甫的诗则更能反映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李白天才放逸,诗歌自成一体,是天授的奇才;杜甫当世英才,诗歌兼备众体,是人能的极致。李白的诗对于后代爱好豪放诗风、具有奇特想象力的诗人有深远的影响。杜甫的诗对于后代关怀社会现实、重视诗法变化和字句锻炼的诗人影响更大。
韩愈说得好:“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他们两人都是我国伟大的诗人,两人的诗,是各有长处的李白和杜甫诗歌的风格不同。用“诗仙”来形容李白,绝对是不足为过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上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这样飘逸的文字真可谓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而透过“诗圣”杜甫的那些“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忧国忧民的情愫,也宛然可见一个儒家圣者的情操。李白和杜甫对事物的表达方式也不相同。
李白是个浪漫主义的诗人,在他飘逸隐怨的诗句中,充满了奇特夸张的意象。“百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都迸发出旺盛的激情和个性精神,把读者带到一个亦真亦幻的意识流中。而杜甫却强调真实客观地反映现实,揭示社会的本质。
从杜甫的“三吏”“三别”和《丽人行》《兵车行》中都我们都能感受到作者揭示的战争对人民的伤害,并从中体会到作者诗文背后蕴藏的深深的人道主义精神。所以说,杜甫的诗是大唐盛世背后的苦难缩影,是一本饱含着时间重量的史书。
从诗歌的意象选择与运用来看,李诗的意象特别的富于变幻和具有多色调。这一方面源于李诗意象范围的开放性;另一方面,李白诗歌意象的奇幻色彩还主要地得益于他的恣意的夸张和奇特卓异的想象。

第8题:

论述盛唐诗歌的总体精神,并说明李白、杜甫不同的诗风。


正确答案: (1)盛唐是大唐帝国全盛时代,也是唐代文学高峰期。强大国力催生了昂扬激越、积极进取、奋发创新的盛唐精神。诗人群星灿烂、多姿多彩、风格纷呈,是盛唐社会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反映。他们或以浪漫主义的奇思妙想曲折反映盛唐气象,或以现实主义的深刻笔触真实描绘多彩生活。李白、杜甫是最耀眼的双子星座。
(2)李白诗风是瑰奇飘逸。其酷爱自由、追求精神解脱的个性,往往借助游历名山大川的诗篇表现出来。他的诗神奇莫测,极富浪漫色彩,喜用夸张、幻想,感情充沛、气势雄浑。以叛逆精神、豪放风格,丰富了中国文学的浪漫传统,对后世影响深远。
(3)杜甫诗风是浓郁顿挫。杜诗以深沉执着的忧国忧民之情与博大深厚的艺术才力,真实深刻地反映“安史之乱”前后广阔的社会现实生活。人们称他的诗为“诗史”,对后代产生多方面巨大而深远影响。其中的现实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光照千秋万代。

第9题:

有“诗史”称誉的盛唐诗人是()

  • A、孟浩然
  • B、李白
  • C、高适
  • D、杜甫

正确答案:D

第10题:

在盛唐诗坛上,有着“伟大浪漫主义诗人”称号的诗人是()

  • A、王昌龄
  • B、杜甫
  • C、张若虚
  • D、李白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