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

依照《周礼•春宫》规定,天子或诸侯实施征伐行动时举行的军礼是()。A、大师之礼B、大封之礼C、大均之礼D、大役之礼

题目

依照《周礼•春宫》规定,天子或诸侯实施征伐行动时举行的军礼是()。

  • A、大师之礼
  • B、大封之礼
  • C、大均之礼
  • D、大役之礼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西周时天子要在太庙举行策命礼,向诸侯授“策”。这反映当时实行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等级制
D.世袭制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策命礼”又称“册命礼”,是周王任命、训诫和赏赐诸侯的册命书,册命文书由太史起草,制成后由内史、尹氏当庭宣读,受命者在左,必有傧相在其右,导引受命者入门于中庭,面向北面听宣。受命后,诸侯要施答谢礼,回到封地后铸造一个祭祀用的铜器,把周王的话铸在上面,受封者世代相传。B项正确。

A项:禅让制,指统治者把部落首领之位让给有才华,有能力的人,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是一种“非血统继承制”产生国家领导人的制度,与题干中“策命礼”的内容不符合,排除。

C项:西周时规定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天子为最高一层,下面依次为诸侯、卿大夫和士,士是统治阶级里最低的一层,与题干中“策命礼”的内容不符合,排除。

D项:世袭制,指某专权一代继一代地保持在某个血缘家庭中的一种社会制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本特点。该项与材料内容“策命礼”不符合,排除。

第2题:

在《庄子•杂篇•说剑》中庄子提到的三种剑是指()。

  • A、天子之剑、大王之剑、庶人之剑
  • B、天子之剑、诸侯之剑、庶人之剑
  • C、天子之剑、诸侯之剑、百姓之剑

正确答案:B

第3题:

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周礼记载: “天子用九鼎”,但考古人员在春秋时期的诸侯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这说明当时( )

A.诸侯争霸,胜者为王

B.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

C.尊王攘夷,号令诸侯

D.大国诸侯饮马黄河,问鼎中原


正确答案:B
B【解析】礼器、礼数的使用是分封制下体现等级秩序的重要标志,诸侯使用原本天子才能用的九鼎,说明了这种以周天子为核心的等级秩序的逐渐崩溃。

第4题:

《周礼·春宫》中把乐器分为八类,这八类分别是()。


正确答案: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第5题:

孔子认为,天下有道,则()。

  • A、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 B、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 C、礼乐征伐自陪臣出
  • D、礼乐征伐自庶人出

正确答案:A

第6题: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中的“天子”指的是汉朝的()()皇帝。


正确答案:汉献帝;刘协

第7题:

《周礼》规定了按等级摆鼎的数目。那么天子设宴应摆几鼎呢?


正确答案:那么天子设宴应摆九鼎。

第8题:

西周时“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春秋时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西周分封制的必然结果

B.井田制的瓦解

C.诸侯国实力超过了周王室

D.春秋五霸战乱局面


参考答案:C

第9题:

依《周礼》,天子、诸侯、士大夫均可用宗庙祭祀祖先,后来宗庙仅为皇家祀所,他人祭祖只能用宗祠。这一转变发生于()

  • A、东周时期
  • B、秦代
  • C、汉代
  • D、南北朝时期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此话说明了()

  • A、宗法、礼乐制遭到破坏
  • B、分封制度遭到破坏
  • C、井田制遭到破坏
  • D、社会动荡纷争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