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司法考试

甲有一幅祖传古画(可买卖),与乙签订一份古画买卖合同,以5万元的价格将该画卖给乙。甲与乙签订合同后,被丙得知此事,丙便对甲说,愿以6万元的价格购买此画,甲便将该画卖给了丙。待乙知道此事后,此画已在丙处。为此甲、乙、丙之间引发纠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乙有权要求甲撤销与丙之间的买卖合同,并要求甲将该画交付给自己B、乙与甲之间的买卖合同有效,但无权要求甲履行合同之义务C、乙与甲之间的买卖合同有效,有权要求甲承担违约责任D、乙与甲之间的买卖合同因履行不能,甲无须承担违约责任

题目

甲有一幅祖传古画(可买卖),与乙签订一份古画买卖合同,以5万元的价格将该画卖给乙。甲与乙签订合同后,被丙得知此事,丙便对甲说,愿以6万元的价格购买此画,甲便将该画卖给了丙。待乙知道此事后,此画已在丙处。为此甲、乙、丙之间引发纠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有权要求甲撤销与丙之间的买卖合同,并要求甲将该画交付给自己
  • B、乙与甲之间的买卖合同有效,但无权要求甲履行合同之义务
  • C、乙与甲之间的买卖合同有效,有权要求甲承担违约责任
  • D、乙与甲之间的买卖合同因履行不能,甲无须承担违约责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为购买一幅古画与乙达成分期付款买卖合同,约定乙将自己所有之古画一幅出售给甲,价款10万元,分10期支付款项,每期1万霉。双方并且约定,在付清全部款项之前,古画芝所有权并未转移给甲。古画交付甲后,乙因向丙借款8万元。将古画抵押给丙,并告知丙现在古画被甲借览。甲得知后,告知丙,该古画已经卖给他了。

但丙仍然接受了该古画的抵押。后甲付清了全部款项。而乙因无力偿还借款,丙要求实现抵押权。发生争议。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和丙故意侵害甲的权利,构成共同侵权

B.甲有权请求乙承担违约责任、

C.甲付清款项,古画的所有权已经转移

D.丙的抵押权已经生效,有权对古画展现抵押权


正确答案:ABD
「考点」所有权保留买卖、抵押权的设立和实现
「解析」古画已经卖给了甲,抵押权成立于买卖之后,尽管约定了所有权保留,但甲享有对古画的所有权取得权,该权利优先于后成立的抵押。
丙的行为表明其承认了古画上甲所享有的权利,甲付清价款后,取得古画的所有权,C项正确。A项错,因为抵押是有效的。B项错,因乙并未违约。D项错,因丙无权实现抵押权。

第2题:

甲有一幅古画委托乙保管,因经济拮据,乙向丙借款并将该古画出质于丙。因乙无力还款,为此引起纠纷。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对该古画乙无权出质

B.对该古画乙有权出质

C.对该古画丙享有质权

D.对该古画丙不享有质权


正确答案:AC

第3题:

甲有祖传珍贵玉器一件,乙丙均欲购买之。甲先与乙达成协议,以5万元价格出售之,双方约定,次日交货付款。丙知晓后,当晚即携款至甲处,欲以6万元价格购买之。甲欣然应允,并即交货付款。对此,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甲与丙之买卖合同无效

B、甲与乙之买卖合同无效

C、乙得请求丙交付该玉器

D、乙得请求甲承担违约责任


参考答案:D

第4题:

甲乙系叔侄关系,乙将甲收藏的一幅古画出卖于丙,后甲死亡,乙因遗赠而取得甲的全部财产。对于乙与丙之间的买卖合同及丙取得所有权的性质,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在甲死亡后,乙与丙之间的买卖合同为无效合同,因为,该合同未取得甲的追认
B.在甲死亡后,乙与丙之间的买卖合同为有效合同,因为,乙取得了甲财产的所有权
C.在甲死亡后,丙取得该幅古画的所有权为善意取得
D.在甲死亡后,丙取得该幅古画的所有权为传来取得


答案:B,D
解析:
依《合同法》第51条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本题中,乙在处分该物时为处分权人,但其后他继承了该财产,对该财产享有所有权。故在甲死亡后,乙与丙之间的合同为有效合同。丙依据该合同取得该古画的所有权,合同取得为传来取得,不为善意取得。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D。

第5题:

甲、乙系叔侄关系,乙将甲收藏的1幅古画 出卖于丙,后甲死亡,乙因遗赠而取得甲的全部财产。 对于乙与丙之间的买卖合同及丙取得所有权的性质, 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在甲死亡后,乙与丙之间的买卖合同为无效合 同,因为,该合同未取得甲的追认
B.在甲死亡后,乙与丙之间的买卖合同为有效合 同,因为,乙取得了甲财产的所有权
C.在甲死亡后,丙取得该幅古画的所有权为善意取得
D.在甲死亡后,丙取得该幅古画的所有权为传来取得


答案:B,D
解析:
。本题涉及无权处分问题。依 合同法 第 51条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 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 同有效。本媢中,乙在处分该物时为处分权人,但其后 他继承了该财产,对该财产享有所有权。故在甲死亡 后,乙与丙之间的合同为有效合同。丙依据该合同取 得该古画的所有权,合同取得为传来取得,不为善意取 得。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D。

第6题:

设甲为筹办收藏品展览,急需用钱,遂于4月4日向乙借款50万元,以该古画质押于乙,约定借款期限为6个月。乙因外出,将古画托付朋友丙保管,丙也为甲之朋友。甲找到丙,表示借回古画用作展览,1日便返还,丙遂将古画交付甲。不料甲又于4月20日将该古画设质于不知情的丁,得借款50万元,借期5个月。10月,因甲家中失火,无力还款。

请问:

(1)乙丧失古画占有,其质权是否消灭?

(2)丁是否能够取得质权?

(3)古画拍卖所得为60万元,应如何分配?


正确答案:
(1)不消灭。乙将古画委托丙保管,丙将古画借于甲办展览,对甲又占有返还请求权,其丧失占有非基于乙的意思,故乙的质权并不消灭。
(2)丁能够取得质权。甲为该古画的所有人,有权以该古画设质,丁依法取得古画的质权。
(3)古画上存在两个质权,以何者优先,法无明文,依物权所具有的排他性,应依先成立的物权优于后成立的物权处理。因丁为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为保护善意第三人,维护交易安全,应设例外,即善意第三人不知已有质权成立在先,依直接占有让与而设定质权时,后成立的质权,优于先成立的质权。故丁分得50万元,乙分得10万元。

第7题:

甲有一幅古画,将其交给乙保管。乙因做生意缺少资金,便打算将这幅古画卖给丙以筹集钱款。后来乙找到丙,并且与丙签订买卖古画合同,将该幅古画卖与丙。随后,乙便将该幅古画交给了丙。现在甲要求丙返还古画,并且已查明丙在购买该幅古画时明知乙没有所有权和处分权,只是代替甲保管。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根据我国物权法,丙能取得古画的所有权
B:根据我国物权法,丙不可以取得古画的所有权
C:根据我国合同法,乙与丙的买卖合同是无效的
D:根据我国合同法,甲和乙都有权要求丙返还古画

答案:A,C,D
解析:
我国《物权法》第106条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1)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2)以合理的价格转让;(3)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受让人依照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损失。本案中,丙明知乙没有处分权而购买古画,主观上为恶意,不能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不能取得古画的所有权,所以A项不正确,B项正确。根据《合同法》第51条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但是,根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买卖合同解释》第3条,当事人一方以.出卖人在缔约时对标的物没有所有权或者处分权为由主张合同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出卖人因未取得所有权或者处分权致使标的物所有权不能转移,买受人要求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或者要求解除合同并主张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据此,无权处分合同不再是效力待定而是完全有效。所以,本案中乙擅自将甲的画卖给丙,尽管是无权处分行为,但合同是有效的,故C项错误。因为乙和丙之间的买卖合同有效,丙有权要求乙履行合同或者承担违约责任,乙无权要求丙返还古画。所以,甲有权要求丙返还古画,但乙不能要求丙返还古画,故D项错误。

第8题:

甲与乙订立买卖合同,甲将一幅祖传古画转让给乙。约定:甲于2月4日将古画交给乙,乙应当将买画的钱分别于1月5日和1月15日付给甲。合同订立后,乙在1月5日交给甲第一笔款之后就未付其他款,甲也未在2月4日给付古画。双方发生纠纷,甲让乙付清余款,乙让甲先给古画。有关违约与抗辩权的正确表述是( )。

A.根据同时履行抗辩权的规定,本案的甲乙双方都已构成违约

B.乙构成违约

C.甲可以以不安抗辩权作为自己未违约的理由

D.甲可以以先履行抗辩权作为自己未违约的理由

E.本案不适用同时履行抗辩权


正确答案:BDE

第9题:

王某向丁某借款100万元,后无力清偿,遂提出以自己所有的一幅古画抵债,双方约定第二天交付。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双方约定以古画抵债,等同于签订了另一份买卖合同,原借款合同失效,王某只能以交付古画履行债务
B、双方交付古画的行为属于履行借款合同义务
C、王某有权在交付古画前反悔,提出继续以现金偿付借款本息方式履行债务
D、古画交付后,如果被鉴定为赝品,则王某应承担瑕疵担保责任

答案:B,C,D
解析:
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纪要〔2014〕2号》规定,“以物抵债”是指债务人与债权人约定以债务人或经第三人同意的第三人所有的财产折价归债权人所有,用以清偿债务的行为。据此可知,王某与丁的约定为代物清偿协议,王某交付古画的行为属于履行借款合同义务,而并非意味着原借款合同失效。
选项C正确,《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纪要〔2014〕2号》规定,第三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债务清偿期届满后当事人达成以物抵债协议,在尚未办理物权转移手续前,债务人反悔不履行抵债协议,债权人要求继续履行抵债协议或要求确认所抵之物的所有权归自己的,人民法院应驳回其诉讼请求。但经释明,当事人要求继续履行原债权债务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继续审理。据此可知,以物抵债协议为要物协议,须清偿人现实地为给付行为并经清偿受领人受领的,才发生以物抵债的效力。因此,王某在现实交付古画前可以反悔,而继续以现金方式履行借款义务。
选项D正确,《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纪要〔2014〕2号》规定,第三条第二款规定,债权人在债务清偿期届满后通过以物抵债协议取得了所抵之物的所有权,后要求债务人承担标的物瑕疵担保责任的,人民法院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关于买卖合同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据此可知,王某应对古画品质承担瑕疵担保责任。

第10题:

甲因外出将一幅古画委托乙保管,乙因急需用钱,遂以甲的名义将该画以市价卖与不知情的丙,并交画付款完毕。甲得知后,找到丙,要求返还古画,遭拒绝。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乙的行为构成表见代理
B.乙的行为构成滥用代理权的行为
C.丙应将古画返还给甲
D.乙的行为构成狭义上的无权代理

答案:A
解析:
表见代理,是指行为人没有代理权,但使相对人有理由相信其有代理权,法律规定被代理人应负授权责任的无权代理。表见代理发生和有权代理相同的法律后果。本题中丙属于善意第三人,不可能知道乙属于无权代理人,属于表见代理,丙无需向甲返还古画。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