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司法考试

甲国特警察阿利尔因情绪问题某日持枪向路人射击。甲国警方迅速赶到事发现场,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并围捕阿利尔。阿利尔因拒捕被击毙。但阿利尔的射击造成包括乙国驻甲国参赞在内的数人死亡。依国际法的有关规则,就该参赞的死亡,下列判断哪几项是正确的?( )A、甲国存在违背国际法义务的不作为B、因参赞的死亡属甲国特警所为,甲国应承担间接责任C、甲国没有法律责任D、因甲国警方没能阻止住阿利尔的枪击,甲国应承担连带责任

题目

甲国特警察阿利尔因情绪问题某日持枪向路人射击。甲国警方迅速赶到事发现场,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并围捕阿利尔。阿利尔因拒捕被击毙。但阿利尔的射击造成包括乙国驻甲国参赞在内的数人死亡。依国际法的有关规则,就该参赞的死亡,下列判断哪几项是正确的?( )

  • A、甲国存在违背国际法义务的不作为
  • B、因参赞的死亡属甲国特警所为,甲国应承担间接责任
  • C、甲国没有法律责任
  • D、因甲国警方没能阻止住阿利尔的枪击,甲国应承担连带责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那种情形构成妨害公务罪:( )

A.甲走私淫秽光盘,在港口附近遭遇缉私警察,为了阻止缉私警察登船检查,甲及其同伙掏出随身携带的手枪向向缉私船只射击,驾船仓皇逃逸

B.甲为阻止公安人员解救被其收买的被拐卖的妇女,找来冉己的两个哥哥乙,以暴力威胁公安人员,阻止公安人员执:行公务

C.甲组织多人偷越国境,在遭到边防武警检查时与同伙暴力围攻边防武警,致使被组织者成功越过边境到达境外

D.甲为某县公安刑侦支队副队长,在一次“扫黄打非”行动中,提前将警方的行动方案告知某娱乐城经理乙,致使警方行动受挫,有重大组织卖淫嫌疑的乙得以逃脱


正确答案:B
【考点】妨害公务罪
【解析】《刑法》第277条规定,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阻碍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以及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刑法》第277条是关于妨害公务罪的一般规定,该罪客观方面的行为有很多,但《刑法》中有特别规定的,应当依照刑法的特别规定处理。
《刑法》第157条第1款,武装掩护走私的,依照本法第151条第1款、第4款的规定从重处罚。武装掩护走私是作为走私罪的一个加重情节,并不单独成立妨害公务罪(要注意与该条第二款区分)。因此A项中甲构成走私罪。故A项错误。
《刑法》第242条,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依照本法第277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故B项正确。
第318条,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五)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检查的……。C项中甲暴力阻止武警检查是作为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加重情节。故C项错误。
《刑法》第417条,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构成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D项中甲作为公安刑侦支队副队长,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致使犯罪分子逃脱处罚,甲的行为已构成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故D项错误。

第2题:

按定义的规定,下列不属于国际司法协助的一项是( )。

A.据甲国警方的请求,乙国警方抓捕潜逃乙国境内的甲国毒枭

B.依据甲国警方请求,乙国群众扭送甲国逃犯归案

C.应甲国当事人王某(女)的请求,乙国法院判决本国公民汉斯(男)与王某离婚

D.应甲国军方的请求,乙国警方抓获潜逃至乙国的甲国军官三人


正确答案:B
实施国际司法协助的主体是“一国法院或其他主管机关”,B项中群众不符合这一要件,故选B。

第3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规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哪种情形,不得使用武器?( )

A、一名怀孕妇女正持刀抢劫

B、一名14周岁的人持枪抢劫

C、甲与乙持刀抢劫一名路人

D、甲杀人后拒捕


参考答案:A

第4题:

下列哪个选项足错误的?( )

A.甲乙两国都是《海牙公约》的缔约国,但甲乙两国之间没有其他引渡条约,甲国某人非法劫持了一民用航空器,并且在乙围被逮捕,甲国向乙国提起请求引渡该罪犯,根据《海牙公约》的有关规定,乙国可以将该罪犯引渡给甲国

B.甲乙两国都是《海牙公约》的缔约国,但甲乙两国之间没有其他引渡条约,甲国某人非法劫持了一民用航空器,并且在乙国被逮捕,甲国向乙国提起请求引渡该罪犯,根据《海牙公约》的有关规定,乙国必须将该罪犯引渡给甲国

C.甲乙两国都是《蒙特利尔公约》的缔约国,但甲乙两国之间没有其他引渡条约,甲国某人在一民用航空器上行使了危害该航空器的犯罪行为,并且在乙国被逮捕,甲国向乙国提起请求引渡该罪犯,根据《蒙特利尔公约》的有关规定,乙国可以将该罪犯在本国主管当局提起诉讼

D.甲乙两国都是《蒙特利尔公约》的缔约国,但甲乙两国之间没有其他引渡条约,甲国某人在一民用航空器上行使了危害该航空器的犯罪行为,并且在乙国被逮捕,甲国向乙国提起请求引渡该罪犯,根据《蒙特利尔公约》的有关规定,乙国可以拒绝将该罪犯引渡给甲国


正确答案:B

【考点】国际航空安全制度
【解析】《海牙公约》、《蒙特利尔公约》都规定了非法劫持航空器、危害民用航空及其机场安全的罪行是可引渡的罪行。另外还规定了如两公约的缔约国之间未订有引渡条约,可根据这两项公约引渡罪犯。但两公约都未规定强制引渡的义务,也就是说劫持者所在国并不负有引渡义务。也就是说以上两个公约都引入了“或引渡或起诉”原则,即如果发现嫌疑犯的国PG将其引渡给有管辖权的国家,则不论罪行是否在其境内发生,一律应将案件提交主管当局,以便起诉。因此,应选B。

第5题:

某建筑公司安装下水道挖沟,并于夜间设置警示灯.某日,因电线老化,警示灯灭。有路人甲骑车途经此地摔入沟内受伤(未致残),甲向建筑公司索赔过程中,该公司被市政总公司兼并。于是甲向市政总公司索赔,但遭到拒绝。请分析本案所涉及的法律问题。

第 14 题 对甲所受的损害,建筑公司( )。

A.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B.应承担次要赔偿责任

C.不承担赔偿责任

D.应承担主要赔偿责任


正确答案:D
在公共场所、道旁或者通道上挖坑、修缮安装地下设施等,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施工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

第6题:

甲与乙素有仇怨,一日甲某持枪来到乙某窗外并朝乙某开枪射击,但由于枪法不准,连开三枪均未射中,甲某本来可以继续用剩余子弹射击的,但担心警察会听到枪声赶来,无法脱身,就没有再射杀乙。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悔过

B.实行终了的未遂

C.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D.犯罪中止


正确答案:D
【考点】放弃重复侵害行为的性质;犯罪中止与未遂的区别
【解析】甲某由于枪法差而没有打中乙某,但是他完全可以用剩余的子弹后继续实施不法侵害,所以短时间内犯罪人认为达到既遂的全部行为并没有实行终了。甲某出于担心警察赶来,在能够继续实施侵害行为的情况下打消了犯罪念头,放弃重复侵害行为。应成立犯罪中止,而不是犯罪未遂。

第7题:

甲国男子阿克毛20()6年9月到乙国某大学留学。2007年7月,乙国遭遇恐怖袭击,多处公共设施被摧毁,人员伤亡若干,乙国警方迅速展开反恐行动。2007年9月,阿克毛被乙国警方以疑似反恐犯罪分子为由扣押了48天,在扣押期间乙国警方对其刑讯逼供,造成阿克毛身体和精神严重损害。关押48天后,乙国警方认定阿克毛不是恐怖分子将其释放。对阿克毛无辜被扣押并被刑讯逼供的事件,甲国政府拟行使外交保护,根据国际法的相关规则和实践,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在甲国行使外交保护的同时,阿克毛必须用尽乙国的所有行政和司法救济手段

B.自受害行为发生起到外交保护结束的期间内,阿克毛必须持续拥有甲国国籍

C.无论阿克毛是否向甲国提出外交保护的请求,甲国都可以作出对阿克毛行使外交保护的决定

D.甲国政府对阿克毛采取外交保护,是保护性管辖的体现


正确答案:BC
79.【答案】BC 【考点】 外交保护【解析】在提出外交保护之前,受害人必须用尽当法律规定的一切救济手段,A错误;国籍连续:从受害行为发生到外交保护结束,受害人持续拥有保护国国籍,B正确;公民可以提出外交保护,是否向外国提出外交保护,是国家的权利,无论国民是否提出外交保护,国家都可以行使外交保护,C正确;外交保护是国家属人管辖的体现,不是保护性管辖,D错误。

第8题:

甲国警察布某,因婚姻破裂而绝望,某日持枪向路人射击。甲国警方迅速赶到事发现场,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并围捕布某。布某因拒捕被击毙。但布某的疯狂射击造成数人死亡,其中包括乙国驻甲国参赞科某。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就该参赞的死亡,下列判断哪一项是正确的?

A.甲国国家应承担直接责任

B.甲国国家应承担间接责任

C.甲国国家应承担连带责任

D.甲国国家没有法律责任


正确答案:D
   构成国际不当行为的首要要件就是可归因于国家。在国际法上,下列行为被认为是可归因于国家的行为:(1)国家机关的行为。(2)经授权行使政府权力的其他实体的行为。(3)实际代表国家行事的人的行为。(4)别国或国际组织交与一国支配的机关的行为视为该支配国的国家行为。(5)已经和正在组成新国家的叛乱运动机关的行为被视为已经或正在形成的新国家的行为。总结各类可归因于国家的行为的共同特征,可以发现,他们都是代表了国家意志的行为。因为国家本身不是类似于人的生命体,而是一个机构,一个组织,国家的意志需要通过它的机关或执行国家职能的人去表达和实现,这些机关或人既然是代表国家的意志行事,他们的行为即可被视为国家的行为。本题中有两个陷阱。首先,警察具备执行国家职能的特殊身份,似乎暗示其行为可归因于国家,其次,受伤的人员包括享有国际法上特权与豁免的外交人员,也似乎暗示行为违反了国家承担的保护外交代表人身安全的国际义务。但该警察的行为属于“个人”行为,没有国家的积极教唆或指使也没有国家消极的默认或纵容,所以没有满足可归因于国家的构成要件,因此甲国无需承担国际法律责任。

第9题:

甲国公民布某在乙国投资开了’一家餐馆,生意兴隆,引起一些从事酒店经营的当地人不满。某日,这些当地商人纠集在一起在酒店闹事,布某向当地警方报案,警察赶到后并未采取任何措施控制事态,给布某的酒店遭成了卜分严重的经济损失,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A.该聚众闹事行为不能视为是乙国的国家行为

B.乙国的中央政府有义务调查处理肇事者,并追究当地警察的渎职行为

C.甲国可以立即行使外交保护权

D.布某应首先诉诸于乙国行政当局和司法机构寻求救济


正确答案:C

【考点】外交保护权
【解析】根据国际法的一般原则,国家行使外交保护权一般应符合三个条件:(1)一国国民受到侵害是因为所在国家的不当行为所致;(2)受害人自受害行为发生起到外交保护结束的时间内,必须持续拥有保护国国籍;(3)在提出外交保护之前,受害人必须用尽当地法律规定的一切可以采用的救济办法,包括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办法。因此,甲国不能立即行使外交保护权,而是要满足上述条件,特别是当事人要“用尽当地救济”,故C错误D正确。一般私人或私人团体本身对外国或外国人的不法侵害行为并不直接视为国家的不法行为。但该行为如果由于国家的失职造成,或国家对该行为进行纵容,则可能引起国家责任:为间接责任。本题中聚众闹事行为不能直接视为国家行为,但是由于当地警察的不作为,可以视为间接的国家行为。乙国中央政府有义务调查处理。并追究其渎职行为,否则应承担相应的国家责任。所以AB均正确,本题应选C项。

第10题:

国际责任是指国际法主体对其国际不当行为或损害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下列事件中,应当承担国际责任的是:

A.甲国发生的叛乱运动已被甲国政府和国际社会承认为叛乱团体,该叛乱团体在其控制的一些地区,强行掠夺和占用外国侨民和外国国家的财产

B.甲国某船运公司的一艘核动力商船在乙国港口停泊时突然发生核泄漏使乙国港口被污染,造成严重损害后果

C.甲国警察布某,因婚姻破裂而绝望,某日持枪向路人射击,甲国警察迅速赶到事发现场,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并围擒布某,但布某的射击已经造成数人死亡,其中包括乙国驻甲国的参谋科某

D.甲国远洋货轮在航行中撞翻了乙国渔船


正确答案:B

选项B中,某国船运公司在乙国港口发生突然核泄漏,产生了国际损害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符合定义。选项A中,被国际社会承认为叛乱团体的组织不是国际法主体,排除。选项C,布某不能成为国际法主体,排除。选项D,甲国远洋货轮撞翻乙国轮船,并非是造成了国际损害行为,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