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司法考试

《担保法》第82条规定:“本法所称留置,是指依照本法第84条的规定,债权人按照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照本法规定留置该财产,以该财产折价或者拍卖、变卖该财产价款优先受偿”.这一规定是法的构成要素中的()A、法律规范B、法律原则C、法律概念D、法律技术性规定

题目

《担保法》第82条规定:“本法所称留置,是指依照本法第84条的规定,债权人按照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照本法规定留置该财产,以该财产折价或者拍卖、变卖该财产价款优先受偿”.这一规定是法的构成要素中的()

  • A、法律规范
  • B、法律原则
  • C、法律概念
  • D、法律技术性规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刑法第94条规定:“本法所称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该条关于司法工作人员的解释属于立法解释。


参考答案:对

第2题:

我国刑法第171条第3款规定:“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的,依照本法第170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刑法的这一规定是()的立法例。

A、牵连犯

B、吸收犯

C、结合犯

D、结果加重犯


参考答案:A

第3题:

《担保法》所称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对本法第三十四条所列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本法规定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该财产的价款()。前款规定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债权人为(),提供担保的财产为()。


参考答案:拍卖;变卖;优先受偿;抵押人;抵押权人;抵押物

第4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刑法第285条规定了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第287条规定“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定罪处罚”,此条属于注意规定
B.刑法第269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263条的规定(抢劫罪)定罪处罚”,此条属于法律拟制
C.刑法第267条第2款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263条的规定(抢劫罪)定罪处罚”,此条属于注意规定
D.刑法第198条第4款规定:“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的共犯论处”,此条属于法律拟制


答案:A,B
解析:
注意规定是在刑法已作基本规定的前提下,提示司法人员注意,以免司法人员忽略的规定,其设置并不改变基本规定的内容,只是对基本规定内容的重申,只具有提示性。法律拟制是将原本不符合某种规定的行为也按照该规定处理,是有意的将明知为不同者等同视之。依据上述的概念,A项是注意规定,B项是法律拟制。

第5题:

《刑法》第253条第2款规定:“犯前款罪而窃取财物的,依照本法第264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此条规定的是( )。

A.空白罪状

B.简单罪状

C.引证罪状

D.叙明罪状


正确答案:C
解析:罪状,是指刑法分则条文对犯罪特征的描述。根据对罪状描述方式的不同,罪状一般可以分以下几种:(1)简单罪状;(2)叙明罪状;(3)空白罪状;(4)空白罪状与叙明罪状并存形式;(5)引证罪状。显然,《刑法》第253条第2款的规定属于引证罪状。

第6题:

下列哪些选项为法律的时间效力的体现?( )

A.我国《刑法》第452条规定:“本法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B.我国《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C.我国《著作权法》第59条第1款规定:“本法规定的著作权人和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在本法施行之日尚未超过本法规定的保护期的,依照本法予以保护”

D.我国《刑法》第1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


正确答案:ACD

第7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本法所称留置,是指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债权人按照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的财产,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照本法规定留置该财产,以该财产折价或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有关留置的规定,判断下列哪项正确?( )

A.因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发生的债权,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留置权

B.留置的财产为可分物的,留置物的价值应当大于债务的金额

C.债权人与债务人应当在合同中约定,债权人留置财产后,债权人应当在不少于六个月的期限内履行债务,债权人与债务人在合同中未约定的,债权人留置债务人财产后,应当确定三个月以上期限,通知债务人在该期限内履行债务

D.当事人不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不得留置的财物


正确答案:A
通过题干的表述,我们能得出选项A的结论。留置的财产为可分物的,留置物的价值应当相当于债务的金额,因此B项错误。债权人与债务人应当在合同中约定,债权人留置财产后,债务人应当在不少于两个月的期限内履行债务。债权人与债务人在合同中未约定的,债权人留置债务人财产后,应当确定两个月以上的期限,通知债务人在该期限内履行债务,因此C项错误。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不得留置的物。因此D项错误。

第8题:

刑法第93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这属于()。

A.司法解释

B.立法解释

C.论理解释

D.学理解释


参考答案:B

第9题:

《刑法》第94条关于“本法所称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的规定属于(  )。
A.论理解释
B.司法解释
C.学理解释
D.立法解释


答案:D
解析:
【精解】我国刑法理论认为,立法解释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1)在刑法中用条文对有关刑法术语所作的解释。(2)在刑法的起草说明或修订说明中所作的解释。(3)在刑法施行中如发生歧义所作出的解释。《刑法》第94条的规定是立法解释的第一种情形。故选D项。

第10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82条规定:“本法所称留置,是指依照本法第八十四条的规定,债权人按照合同约定占有债备人的动产,债权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照本法规定留置该财产,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试分析该条法律规定。


答案:
解析:
该条法律是关于留置权的规定。留置权是指债权人按照合同的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按合同给付应付款项超过规定期限的,债权人可以留置该动产,并依照法律的规定将留置的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的价款优先受偿的权利。
该条法律规定的立法意义在于:确立留置权的担保方式及置权人的权利范围,以保护债权的实现,稳定社会经济秩序。
留置权的成立条件是:(1)留置权人享有基于留置物而产生的债权;(2)债务人逾期不履行债务;(3)留置权人依照合同的约定已占有债务人的财产。
留置权的效力:如果债备人经催告后仍不履行债务,留置权人有权依照法律的规定以留置物折价名者拍卖、变卖留置物的价款优先受偿。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