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司法考试

下列犯罪仍保留死刑的有:()A、集资诈骗罪B、贷款诈骗罪C、信用卡诈骗罪D、保险诈骗罪

题目

下列犯罪仍保留死刑的有:()

  • A、集资诈骗罪
  • B、贷款诈骗罪
  • C、信用卡诈骗罪
  • D、保险诈骗罪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刑法对死刑的适用作了严格的限制的是( )。

A.限制死刑的适用条件

B.限制死刑的适用对象

C.经济犯罪不适用死刑

D.规定有死刑核准程序


正确答案:C
解析:在我国刑法中,很多经济型犯罪是可以适用死刑的。比如《刑法》第153条规定的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刑法》第170条规定的伪造货币罪,A、B、D均是我国刑法对死刑作的严格限制。

第2题:

下列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在复核数罪并罚案件的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

A.其中部分犯罪的死刑裁判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

B.其中部分犯罪的死刑裁判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对该部分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

C.其中部分犯罪的死刑裁判认定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的,可以改判并对其他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

D.即使其中部分犯罪的死刑裁判认定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的,也不得改判


正确答案:AC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复核死刑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规定:“数罪并罚案件,一人有两罪以上被判处死刑,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其中部分犯罪的死刑裁判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认为其中部分犯罪的死刑裁判认定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的,可以改判并对其他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因此AC是正确的,BD是错误的。

第3题:

下列关于死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B.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C.判决死刑立即执行的,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授权的部分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D.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两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


正确答案:C
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这是最严厉的一种刑罚方法,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包括不适用死缓)。死刑有两种执行制度,一种是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另一种是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2年执行(简称死缓)。死刑立即执行除由最高人民法院直接判决的外,依法都应当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对于被判死刑缓期执行的各高级人民法院有权直接核准,无需上报。C项说法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D项正确。故本题答案为C。

第4题:

关于死刑,下列表述错误的有:()

A:《刑法修正案(八)》废除了票据诈骗罪的死刑
B:犯罪人属于已满75周岁的老年人的,就不可以对其适用死刑
C:犯罪时已满75周岁的老年人一律不适用死刑
D: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老年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的除外

答案:B,C,D
解析:
【考点】死刑。详解:《刑法修正案(八)》,一共废除了13个罪名的死刑,具体包括:(1)走私类犯罪4个:走私文物罪,走私贵重金属罪,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2)金融诈骗类犯罪3个:票据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3)发票类犯罪2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4)盗窃罪;(5)妨害社会管理类犯罪3个:传授犯罪方法罪,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据此,A选项正确,到目前为止金融诈骗犯罪中唯一可以判处死刑的罪名是集资诈骗罪。《刑法》第49条第2款规定:“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据此可知,并非已满75周岁的老年罪犯一律不适用死刑,且时间点为审判时,而非犯罪时,因此BCD三个选项错误。本题应选BCD。@##

第5题:

我国的死刑政策是()。

A.少杀、慎杀

B.废除死刑

C.多用死刑,惩罚犯罪

D.以死缓代替死刑


参考答案:A

第6题:

下列关于死刑缓期执行的说法正确是( )。

A.死刑缓期执行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核准

B.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有故意犯罪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C.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且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两年期满后减为20年以下有期徒刑

D.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死刑缓期执行的规定。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

第7题:

下列说法中,可能错误的是:

A.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B.审判的时候不满l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C.犯罪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D.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正确答案:C
7.【答案】 C 【考点】 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解析】《刑法》第49条第1款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因此,A、D两项正确.审判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其犯罪的时候必然不满18周岁,故也不适用死刑, B项正确.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并不表明犯罪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所以c项错误.

第8题:

司法考试死刑

下列情形不适用死刑的有:

  • 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 羁押受审期间已自然流产的妇女
  • 羁押受审期间已人工流产的妇女
  • 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


你好,这道题有争议,我以前看过这道题给的答案是ACD.我个人的观点是ABCD.根据《刑法》关于不适用死刑的相关规定。

第9题:

下列关于死缓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凡是刑法分则没有设立死刑的,就不可能适用死缓

B.刑法分则条文虽然设有死刑,但所犯罪行不该适用死刑的,也不可能适用死缓

C.死刑缓期执行,一律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D.两年期满后,犯罪分子所受的刑罚不是被减为无期徒刑,就是被核准执行死刑


正确答案:AB
[答案] AB
[评析] 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而不是“必须”。死缓两年期满后,犯罪分子所受刑罚除了被减为无期徒刑或者核准执行死刑外,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可以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10题:

关于死刑缓期执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在死刑缓刑考验期间内,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B: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在死刑缓刑考验期间内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以后,减为25年有期徒刑
C: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在死刑缓刑考验期间内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以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D: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在死刑缓刑考验期间内如果确有立功表现,2年期满以后,减为25年有期徒刑

答案:C,D
解析:
【考点】死刑缓期执行制度。详解:《刑法》第50条第1款规定:“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据此可知AB选项正确,CD选项错误。本题应选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