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司法考试

《唐律》强调贯彻儒家矜老恤幼的恤刑思想。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律云:犯罪时虽未老、疾,而事发时老、疾者,依老、疾论B、律云:假有七十九犯加役流事发,至八十始断,止得依老免罪,不可仍配徒流C、依狱官令:"犯罪逢格改者,若格轻,听从轻"D、律云:假有七岁犯死罪,八岁事发,死罪不论;此名"幼小时犯罪,长大事发,依幼小论"

题目

《唐律》强调贯彻儒家矜老恤幼的恤刑思想。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律云:犯罪时虽未老、疾,而事发时老、疾者,依老、疾论
  • B、律云:假有七十九犯加役流事发,至八十始断,止得依老免罪,不可仍配徒流
  • C、依狱官令:"犯罪逢格改者,若格轻,听从轻"
  • D、律云:假有七岁犯死罪,八岁事发,死罪不论;此名"幼小时犯罪,长大事发,依幼小论"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B,C,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汉朝对西周矜老恤幼原则的继承。


参考答案:

汉朝法律制度大体继承秦制,但在刑罚的减免等方面受先秦儒家“宽刑主义”思想影响,对老、幼、有疾、妇女采取恤刑之原则,具体表现在:
(1)除特殊犯罪和诬告及杀伤罪外,一般可以免刑;
(2)具体刑罚上给予宽宥;
(3)监禁期间免戴刑具的优待;
(4)女徒顾山。


第2题:

汉代刑罚适用原则的儒家化主要表现在( )原则中。

A.自告减免刑罚

B.恤刑

C.亲亲得相首匿

D.上请


正确答案:BCD
解析:汉朝统治者为了标榜“为政以仁”,强调贯彻儒家矜老恤幼的恤刑思想。“亲亲得相首匿”是汉代一项重要的刑罚适用原则。“亲亲得相首匿”是指亲属之间可以相互首谋隐匿犯罪行为,不予告发和作证。这种主张亲属间首谋隐匿犯罪可以不负刑事责任的原则,源于儒家孔子“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的思想。上请制度是汉律首创的封建官僚贵族的一项法律特权。随着汉朝儒家思想的影响、封建特权意识的发展,时规定了“上请”制度。所谓“上请”,即当官贵犯罪后,可以通过请示皇帝给有罪者某些优待。自告减免刑罚的原则是秦朝确立的刑罚适用原则。秦律规定,凡携带所借公物外逃,主动自首者,不以盗窃论处,而以逃亡论处。再如隶、臣、妾在服刑期间逃亡后又自首,只笞五十,补足期限。若犯罪后能主动消除犯罪后果者,可减免处罚。

第3题:

简述明代政治家、思想家丘濬慎刑恤狱的司法原则。


参考答案:

丘濬重视法律的作用,维护法律尊严的思想在司法问题上的反映就是慎刑恤狱,不枉不滥,刑罚适中。这主要有以下几点:
(1)“原情定罪”。他认为,审理案件单靠有限的法律条文是不够的,还应注意以往的判例,衡量犯罪的情节和行为人的动机、目的。
(2)注重证据。他认为审理案件“必备两造之辞,必合众人之听,必核其实,必审其疑。”要注意收集证据,并对刑讯制度持否定态度。
(3)限制赎刑。他主张对赎刑严加限制。只可适用于轻罪,而决不可适用于死刑。
(4)控制复仇。他首先肯定复仇,但是如果国家法律对复仇行为不加控制,“苟杀者转相报复,焉用国法为哉!”因此,他主张实行有限制的复仇,即父母兄弟被他人所杀,欲报仇者要当告官,不应擅杀仇人,且误杀、戏杀、过失杀人不准复仇。
(5)慎用赦宥。他认为,古代的赦宥是针对因过失和意外事件而触犯刑律的轻罪,后世曲解其旨,经常滥赦,且定为常制。因此主张赦宥只应施行于社会动乱之时和案情可疑之际。


第4题:

西周时期的刑事法律中还有有关老人和小孩犯罪减免刑罚的相关规定,这体现了西周法律的什么特点()?

  • A、矜老恤幼
  • B、残暴
  • C、神权法
  • D、不成文法

正确答案:A

第5题:

明德慎罚思想在西周法律制度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A. 在刑罚原则上强调矜老恤幼、罪疑从赦。

B. 要对犯罪进行具体的分析、区别对待。

C. 主张“罪止一身”,反对滥杀无辜。

D. 对危害宗法等级秩序的犯罪要严惩不贷。


参考答案:ABCD

第6题:

汉朝定罪量刑的原则是( ).

A.亲亲得相首匿

B.贵族官僚有罪先请

C.尊老怜幼

D.恤刑


正确答案:ABCD
汉朝定罪量刑的原则有:体现儒家思想的亲亲得相首匿原则、体现对贵族官僚保护的贵族官僚有罪先请原则、体现儒家思想的尊老怜幼和恤刑原则。

第7题:

下列关于唐初法律思想正确的是()。

A、重视执法

B、礼刑结合

C、慎刑恤狱

D、君权神授


正确答案:B

第8题:

西周时期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是()

A.矜老恤幼原则

B.区分故意与过失原则

C.区分惯犯与偶犯原则

D.罪疑从轻原则

E.世轻世重原则


参考答案:A, B, C, D, E

第9题:

★★ 《唐律》强调贯彻儒家矜老恤幼的恤刑思想。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律云、犯罪时虽未老、疾,而事发时老、疾者,依老、疾论
B.律云、假有七十九犯加役流事发,至八十始断,止得依老免罪,不可仍配徒流
C.依狱官令、“犯罪逢格改者,若格轻,听从轻”
D.律云、假有七岁犯死罪,八岁事发,死罪不论;此名“幼小时犯罪,长大事发,依幼小论”


答案:A,B,C,D
解析:
。体现了《唐律》强调贯彻儒家矜老恤幼的恤刑思想,宽免老幼的用刑原则。参见《唐律?名例》“犯时未老疾”条。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BCD项。

第10题:

汉律儒家化的表现在于()。

  • A、上请
  • B、恤刑
  • C、亲亲得相首匿
  • D、诬告反坐原则

正确答案: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