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司法考试

一个住所在甲国的乙国公民,在丙国去世并在丁国留有遗产。根据法院地国丙国的国际私法规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的本国法。而乙国国际私法规定,继承应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的住所地法支配。若丙国法院认为其适用的外国法律包括该国的冲突规范,则丙国法院审理本案件应适用:( )A、甲国法B、乙国法C、丙国法D、丁国法

题目

一个住所在甲国的乙国公民,在丙国去世并在丁国留有遗产。根据法院地国丙国的国际私法规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的本国法。而乙国国际私法规定,继承应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的住所地法支配。若丙国法院认为其适用的外国法律包括该国的冲突规范,则丙国法院审理本案件应适用:( )

  • A、甲国法
  • B、乙国法
  • C、丙国法
  • D、丁国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国公民A在乙国故意杀害丙国公民B,后A逃往丁国,甲乙丙三国都向丁国要求引渡则丁国应把A引渡给哪个国家()

A、甲国,是罪犯本人所属国

B、乙国,是犯罪行为发生地国

C、丙国,是受害人所属国

D、由丁国决定把罪犯引渡给上述国家之一


参考答案:D

第2题:

迈克具有甲国国籍,住所在乙国,于2003年去世。其亲属要求继承其遗留在丙国的不动产并诉至丙国法院。丙国法院认为依其本国的冲突规范应适用迈克的本国法,即甲国法;但依甲国的冲突规范应适用迈克的住所地法即乙国法;而依乙国的冲突规范应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即丙国法律。此时,丙国法院适用本国法律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一选项?

A.直接反致

B.间接反致

C.转致

D.双重反致


正确答案:B
[考点]反致;转致
[答案及解析]B。(1)反致:甲一乙,乙一甲,甲一甲。
(2)转致:甲一乙,乙一丙,甲一丙。
(3)间接反致:甲一乙,乙一丙,丙一甲,甲一甲。
(4)包含直接反致的转致:甲一乙,乙一丙,丙一乙,甲一乙。
(5)双重反致:英国的一种做法,指英国法官在处理某一案件时,如果依英国法应适用某外国法,则应假定将其置身于该外国法律体系,向外国法院的法官判案一样,再依该外国对反致的态度决定最后的准据法。
解题的关键是确定法院地。最后适用了法院地法的,那就是反致,反之则是转致。如果有中间环节,则分别是间接反致或包含直接反致的转致。至于双重反致,则只是英国法上的一个概念,都是作为干扰项出现的。

第3题:

中国公民A与甲国公民B在丁国结婚,后A去乙国工作并有住所,在丙国工作期间去世。A之子女因其动产继承发生纠纷,其前妻的子女向我国法院提起诉讼,假设根据乙国冲突规范“动产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本国法”。依我国法律及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该案应当适用何国法律?( )

A.中国法,因为被继承人的本国法是中国法

B.甲国法,因为被继承人的配偶是甲国籍人

C.乙国法,因为被继承人的最后住所在乙国

D.丁国法,因为A的婚姻缔结地是在丁国


正确答案:C

第4题:

甲国、乙国、丙国和丁国都是《东京公约》的缔约国,甲国公民将在丁国登记的航空器劫持到乙国,致使飞机上的丙国公民受重伤,则下列哪些地方有管辖权?( )

A.甲国,因为犯罪人是甲国公民

B.乙国,因为飞机降落地为乙国,该劫持飞机的罪行在乙国领土上具有后果

C.丙国,因为受害人为丙国公民

D.丁国,因为丁国是航空器登记国


正确答案:ABCD

 1963年《东京公约》又称《关于在航空器上犯罪和其他某些行为的公约》规定航空器的登记国有管辖权。但不排除在其他场合非登记国也有管辖权:罪行的后果涉及该国领土;罪行涉及该国安全;行为者及受害者为该国国民或在该国有永久住所;罪行违反该国有关航空器飞行或操作的规定或条例;根据国际协定有义务行使管辖权。

第5题:

甲国公民a(男)与乙国公民b(女)在乙国结婚,后来又移居丙国。10年后,a在丙国死亡,其前妻之子女在丙国法院提起了要求继承a在丙国全部遗产的诉讼,理由是a与b之间不存在合法的婚姻关系。根据丙国的冲突规范,结婚适用婚姻举行地法,而根据乙国的冲突规范则应适用夫的本国法,如果丙国法院适用甲国的实体法,则其行为属于()

A、反致

B、转致

C、间接反致

D、双重反致


参考答案:B

第6题:

一位住所在奥地利的挪威公民在甲国去世并在中国留有遗产。根据法院地甲国的国际私法的规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的本国法。而挪威国际私法规定,继承应由被继承人死亡时的住所地法支配。若甲国法院承认转致,则应适用下列哪个法律?( )

A.挪威法,因为被继承人为挪威国籍

B.奥地利法,因为被继承人的住所在奥地利

C.甲国法,被继承人在甲国死亡

D.中国法,因为物之所在地为中国


正确答案:B
本题就是甲国法指向挪威法,挪威法指向适用奥地利法,为转致。

第7题:

甲国人A在乙国杀死了一乙国公民和一丙国参赞,后潜逃至丁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假设乙、丁两国不存在双边司法协助协议,那么乙国无权要求丁国将A引渡给乙国

B.在甲、乙两国间存在双边司法协助协议的情况下,乙国可以要求甲国将A引渡给自己

C.因为A杀死丙国的参赞,即使丙、丁两国间存在双边司法协助协议的时候,丁国也可以以A为政治犯,根据“政治犯不引渡”的原则拒绝引渡

D.A在丁国可以向丁国申请庇护,若丁国拒绝将其引渡给别国,可视为丁国为其提供庇护


正确答案:A
[考点]引渡
引渡是指一国应外国的请求,将在本国境内而被外国追诉的人移交给该国审判或处罚的行为。国家之间一般没有引渡义务,引渡需要根据有关国际条约进行,如果没有国际条约的话,各国有权拒绝引渡。
本题中,如果不存在相关司法协助的双方协议,丁国没有义务将A引渡别国,因此A项的表述正确,为应选项。虽然A是甲国公民,但是由于A不在甲国境内,所以甲国无法将A引渡给别国,即使甲、乙两国之间订有司法协助协议,乙国也无权要求甲国将A引渡给自己。此时只有丁国才可以对位于自己境内的A实施引渡,所以B项的判断是错误的。A杀死C国外交官属于侵害外交代表,不得将其视为政治犯罪,不属于适用"政治犯不引渡"原则的情形。
所以C项错误,应该排除。关于D项,庇护是指一国对于遭到外国追诉或迫害而前来避难的外国人,准予其入境和居留,给予保护,并拒绝将其引渡给另一国的行为。根据国际法,对于从事侵略战争、种族灭绝和种族隔离、劫机、侵害外交代表等罪行的人以及其他被条约或习惯国际法认为是国际罪行的人,不得进行庇护。所以D项也是错误的。

第8题:

甲国公民在乙国将丙国公民杀死后逃入丁国,现甲、乙、丙三国均向丁国要求将其引渡。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下列哪一项?( )

A.丁国将其引渡给甲国

B.丁国应将其引渡给乙国

C.丁国应将其引渡给丙国

D.由丁国己决定将其引渡给哪个国家


正确答案:D
【考点】有权请求引渡的国家的类型
【解析】有权请求引渡的国家一般有三类:罪犯本人所属国、犯罪行为发生地国、受害人所属国。如果三类国家同时请求引渡同一罪犯,原则上由被请求国决定把罪犯引渡给哪个国家。

第9题:

甲国公民在乙国将丙国公民杀死后逃入丁国,现甲、乙、丙三国均向丁国要求将甲引渡。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丁国应将其引渡给甲国 B. 丁国应将其引渡给乙国

C. 丁国应将其引渡给丙国 D. 由丁国自己决定将其引渡给哪个国家


正确答案:D

有权请求引渡的国家一般有三类:罪犯本人所属国、犯罪行为发生地国、受害人所属国。如果三类国家同时请求引渡同一罪犯,原则上由被请求国决定把罪犯引渡给哪个国家。因此D项正确。

第10题:

甲国人乙,在丙国劫持r一民用飞机到了丁国。丙国申请将乙引渡。下列有关引渡叙述正确的是:( )

A.丁国根据本国法律认为乙属于政治犯,根据政治犯不引渡的原则,虽然乙有劫机行为也不应该引渡

B.设后来乙又设法同到r甲I司,丙国巾请甲国引渡乙,甲国可以拒绝

C.即使丙国与丁国之间没有引渡条约,丁国也有义务将乙引渡

D.丙围以劫机罪申请引渡,设丁国将乙引渡给丙国,丙国法院在审理过程当中发现乙在丙国境内还有其他抢劫行为,于是决定对这些罪行一起进行审判和处罚


正确答案:B

【考点】引渡原则
【解析】引渡是指一国将处于本国境内的被外国指控为犯罪或者已经判刑的人,应该外国的请求,送交该外国审判或者处罚的一种国际司法协助行为。国家没有一般的引渡义务,引渡需要根
据有关的引渡条约进行。一般各国都有权拒绝引渡本国公民。对于可引渡的罪行,一般都采用“双重犯罪原则”和“政治犯不引渡”的原则。被请求引渡人的行为必须是请求国和被请求国的法律都认定犯罪。对于政治犯不引渡的原则,实践中,判断被请求人是否政治犯罪的决定权属于被请求国,但是一些特定的行为根据国际法规不应当视为政治犯罪,例如战争罪、种族灭绝罪行、非法劫持航空器等。引渡还应当注意的是“罪名特定原则”,即请求国只能对被引渡人就其请求引渡的特定罪行进行审判和处罚,如果要以其他罪名进行审判或转渡则应当经过原引出国的同意。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