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关水平测试

我国非优惠原产地规则中对于货物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经过加工或处理时,判断其原产地的标准有()。A、看其经过加工是否改变了税号B、看其加工产生的增值额是否足够大C、看其经过的加工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D、看其最后加工是否在受惠国内完成

题目

我国非优惠原产地规则中对于货物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经过加工或处理时,判断其原产地的标准有()。

  • A、看其经过加工是否改变了税号
  • B、看其加工产生的增值额是否足够大
  • C、看其经过的加工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 D、看其最后加工是否在受惠国内完成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B,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非优惠原产地认定标准中的实质性改变标准,适用于非优惠性贸易措施项下两个及两个以上国家(地区)所参与生产的货物原产地的确定。 ( )


答案:对
解析:
实质性改变标准适用于非优惠性贸易措施项下两个及两个以上国家(地区)所参与生产的货物原产地的确定。因此本题的说法正确。

第2题:

关于各类优惠贸易协定项下的优惠原产地认定标准,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完全获得,是指从成员国(地区)直接运输进口的货物是完全在该成员国(地区) 获得或生产的
B.税则归类改变,是指原产于成员国(地区)的材料在非成员国(地区)境内进行制 造,加工后,所得货物的税则归类发生了变化
C.区域价值成分,是指出口货物FOB价格扣除生产过程中该成员国(地区)非原产材 料价格后,所余价款在出口货物FOB价格中所占的百分比
D.制造加工工序,是指赋予加工后所得货物基本特征的主要工序


答案:A,C,D
解析:
税则归类改变,是指原产于非成员国或者地区的材料在出口成员国或者地区境内进行制造、加工后,所得货物在《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中税则规类发生了变化。完全获 得,即从优惠贸易协定成员国或者地区直接运输进口的货物是完全在该成员国或者地区获得或 者生产的。区域价值成分,是指出口货物船上交货价格(FOB)扣除该货物生产过程中该成员国或者地区非原产材料价格后,所余价款在出口货物交货价格(FOB)中所占的百分比。制造加工工序,是指赋予加工后所得货物基本特征的主要工序。因此正确答案为A、C、D。

第3题:

我国对于进口设有优惠性原产地规则的说法:()

A、正确

B、不正确


参考答案:B

第4题:

《关于非优惠原产地规则中实质性改变标准的规定》规定,“税则归类改变”标准是指在某一国家(地区.对非该国(地区.原产材料进行制造、加工后,所得货物在《进出口税则》中的()位数级税目归类发生了变化。.

  • A、二
  • B、四
  • C、六
  • D、八

正确答案:B

第5题:

我国非优惠原产地规则中判定一货物的原产地的具体标准有()。

  • A、完全获得标准
  • B、税则归类改变标准
  • C、从价百分比标准
  • D、加工工序标准

正确答案:A,B,C,D

第6题:

非优惠原产地认定标准之一的从价百分比标准,是指在某一国家(地区)对非该国 (地区)原产原料进行制造,加工后的增值部分,超过所得货物价值的比例( )。
A.≥30% B.≥40% C.≥55% D.≥60%


答案:A
解析:
非优惠原产地认定标准之一的从价百分比标准的公式为:(工厂交货价-非该 国(地区)原产材料价值)/工厂交货价X 100%大于等于30%

第7题:

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学前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的比较,或者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和地区的学前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的交叉比较,称为()
纵向比较

第8题:

非优惠原产地认定标准之一的从价百分比标准,是指在某一国家(地区)对非该国(地区)原产材料进行制造、加工后的增值部分,超过所得货物价值的比例(  ).(2007年)
A.≥30%
B.≥40%
C.≥55%
D.≥60%


答案:A
解析:
[解析]非优惠原产地认定标准之一的从价百分比标准,是指在某一国家(地区)对非该国(地区)原产材料进行制造、加工后的增值部分,超过所得货物价值的30%.用公式表示如下:(工厂交货价一非该国(地区)原产材料价值)/工厂交货价B100%≥30%.

第9题:

《关于非优惠原产地规则中实质性改变标准的规定》规定,“从价百分比”标准是指在某一国家(地区.对非该国(地区.原产材料进行制造、加工后的增值部分超过了所得货物价值的().

  • A、20%
  • B、30%
  • C、40%
  • D、50%

正确答案:B

第10题:

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投资者,在选定的国家或地区,以合同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企业称为()


正确答案:合作经营企业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