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控制(医学高级)

甲乙两地区脑血管病总死亡率为30‰。标化后,甲地标化死亡率为40‰。乙地标化死亡率为20‰,由此可认为()。A、甲地实际人口构成较乙地年轻,老年人少B、乙地实际人口构成较甲地年轻,老年人少C、甲乙两地实际人口构成完全相同D、甲乙两地实际人口构成没有规律E、以上都不对

题目

甲乙两地区脑血管病总死亡率为30‰。标化后,甲地标化死亡率为40‰。乙地标化死亡率为20‰,由此可认为()。

  • A、甲地实际人口构成较乙地年轻,老年人少
  • B、乙地实际人口构成较甲地年轻,老年人少
  • C、甲乙两地实际人口构成完全相同
  • D、甲乙两地实际人口构成没有规律
  • E、以上都不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已知某年甲乙两地肝癌死亡总数、各年龄组人口数及甲地各年龄组死亡率,比较两地肝癌死亡率宜采用的方法是

A、直接比较两地死亡率大小

B、直接法与间接法均可

C、直接法、间接法均标化后比较

D、用直接法标化后比较

E、用间接法标化后比较


参考答案:C

第2题:

经调查甲、乙两市的冠心病粗死亡率为45/10万,按标准人群年龄构成标化后,甲市标化率为52/10万,乙市为40/10万,故可认为

A.甲市年龄别人口构成较乙市年轻

B.甲市年龄别人口构成较乙市老化

C.甲市冠心病诊断较乙市准确

D.乙市冠心病诊断较甲市准确

E.甲乙市冠心病患病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正确答案:A

第3题:

甲乙两地区脑血管病总死亡率为30‰,标化后,甲地标化死亡率为40‰,乙地标化死亡率为20‰。由此可认为

A.甲地实际人口构成较乙地年轻,老年人少

B.乙地实际人口构成较甲地年轻,老年人少

C.甲乙两地实际人口构成完全相同

D.甲乙两地实际人口构成没有规律

E.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A
标准化法的基本思想,就是采用统一的标准(统一的内部构成)计算出消除内部构成不同影响后的标准化率,然后再进行比较。由于计算甲地标化死亡率时采用的是标准人口构成,标化率数值变大了,说明在标化之前甲地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是较小的,当人口构成统一了以后,甲地老年人口的比重增加后(人群中脑血管病死亡率的分布为老年人高于年轻人),标化率就比原始死亡率增加了,所以甲地年龄别人口构成较乙地年轻。

第4题:

甲县肺癌粗死亡率比乙县高,标准化后甲县肺癌标化死亡率比乙县低,最可能的原因是( )。


正确答案:D

第5题:

已知某年甲乙两地肝癌死亡总数、各年龄组人口数及甲地各年龄组死亡率,比较两地肝癌总死亡率宜采用的方法是

A.直接比较两地死亡率大小

B.直接法与间接法均可

C.对各年龄组分别比较

D.用直接法标化后比较

E.用间接法标化后比较


正确答案:E

第6题:

要对年龄构成比不同的两个县进行总死亡率的对比,应先计算

A.构成比

B.率

C.相对比

D.动态数列指标

E.标化率


正确答案:E
【该题针对“常用相对数及注意问题”知识点进行考核】

第7题:

甲乙两地区脑血管病总死亡率为30%o标化后,甲地标化死亡率为40%0,乙地标化死亡率为20%0,由此可认为

A.甲地实际人口构成较乙地年轻,老年人少

B.乙地实际人口构成较甲地年轻,老年人少

C.甲乙两地实际人口构成完全相同

D.甲乙两地实际人口构成没有规律

E.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A

第8题:

拟比较某年甲乙两地肝癌总死亡率,已知两地各年龄组人口分布不同,适当的比较方法是

A、直接比较两地死亡率大小

B、分年龄组进行比较

C、进行两个率比较的卡方检验

D、对年龄进行标准化后比较

E、不具可比性,不能比较


参考答案:D

第9题:

经调查,甲、乙两市的冠心病粗死亡率均为45/10万,按标准人群年龄构成标化后,甲市的标化率为52/10万,乙市的为40/10万,故可认为

A.甲市年龄别人口构成较乙市年轻

B.甲市年龄别人口构成较乙市老化

C.甲市冠心病诊断较乙市准确

D.乙市冠心病诊断较甲市准确

E.甲市人群更易患冠心病


正确答案:A

第10题:

甲乙两地区脑血管病总死亡率为30‰标化后,甲地标化死亡率为40‰,乙地标化死亡率为20‰,由此可认为( )。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