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医学高级)

简述将主模上设计和确定的义齿共同就位道准确转移到复制的耐高温模型上的方法?

题目

简述将主模上设计和确定的义齿共同就位道准确转移到复制的耐高温模型上的方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将主模上设计和确定的义齿共同就位道准确转移到复制的耐高温模型上,应根据就位道确定的原则,确定就位道方向,选择好模型的倾斜角度和方向。
(1)首先在观测器上画出基牙的观测线。
(2)记录确定的共同就位道方向,可采用标记法,在主模型的颊侧边缘和后缘(腭后缘或者磨牙后垫)用分析杆标定两条相互平行的线,以此记录观测台的空间位置,也可用分析杆在主模上确定三个点,作出标记,从而记录下观测台的空间位置。
(3)待耐高温模型复制出来后,先将主模型放置到观测台上,根据主模型上已有的记录,确定与观测台的位置关系,然后换上耐高温模型,重新用分析杆给出观测线,重复模型设计。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如果基牙倾斜度较大,则以下固定桥取得共同就位道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利用正畸方法矫正该牙后修复

B、取观察模在观测仪上观察分析,设计确定就位道

C、改变义齿设计方案

D、拔除倾斜牙,利用其邻牙作为基牙

E、对于位置倾斜过大,难以取得就位道者可考虑先行根管治疗以后备牙


参考答案:D

第2题:

设计可摘局部义齿时,使用观测仪可达到以下目的,不包括

A、确定义齿的共同就位道

B、确定卡环臂的位置

C、确定卡环的数目

D、确定基牙的倒凹深度

E、确定组织的倒凹深度


参考答案:C

第3题:

制作义齿前,应用观测器的目的下面哪一种说法不正确 ( )

A、观测分析基牙和组织倒凹的大小

B、画出导线

C、确定义齿各部件的共同就位道

D、画出牙冠外形高点线

E、画出各基牙以及与义齿有关的余留牙和牙槽嵴粘膜上的观测线


参考答案:D

第4题:

试述可摘局部义齿就位道的设计原则。


正确答案: 就位道是指可摘局部义齿戴入口内的方向和角度。由于可摘局部义齿至少有两个基牙;义齿固位体必须由同一方向戴人;才能不受阻挡顺利就位。由于缺牙部位和数目的不同;缺牙间隙的情况各异。各个基牙的位置、形态、倾斜度、倒凹及健康状况的差异;确定义齿就位道的方式也不同;总体而言有三种方式。
(1)平均倒凹(垂直戴入)将模型固定在观测器的观测台上;根据缺牙的部位、基牙的倾斜度、牙槽嵴的丰满度和唇(颊)侧倒凹的大小等;来确定模型前后、左右方向的倾斜程度。将模型方向调节在各基牙的近远中向和颊舌向倒凹较平均的位置;使缺隙两端和牙弓两侧的基牙都有一定程度的例凹;然后画出基牙的观测线;并根据基牙的观测线设计和制作卡环。这样制作的义齿;其共同就位道方向即是两端基牙长轴交角的角平分线方向。假如基牙长轴方向是平行的;就位道的方向与基牙长轴方向便是一致的;此时是典型的垂直向就位道。对于缺牙间隙多;各基牙倒凹均大者;常采用平均倒凹垂直向就位道。
(2)调节倒凹(斜向戴入)调节倒凹就是对缺隙两侧基牙的倒凹作不平均分配;有意识地将倒凹集中于一端基牙;义齿的就位道是斜向就位道。此种就位道适用于基牙牙冠短;基牙长轴彼此平行时;斜向就位的义齿可以防止吃黏性食物时从牙合向脱位。前牙缺失;一侧后牙为非游离缺失者;或者前、后牙同时缺失者;常采用由前向后倾斜的就位道。单纯是后牙游离缺失者;应尽量采用由后向前倾斜的就位道。
(3)调节倒凹(旋转戴入)该设计以义齿的某一部位为旋转中心;义齿通过旋转戴入牙列。义齿的固位力由进入基牙邻面倒凹区的硬固位体(支托小连接体)提供。常见的设计为硬固位体通过由后向前旋转;或者由前向后旋转;或者侧向旋转进入基牙邻面倒凹区;此时义齿的旋转中心位于支托凹的尖端。此外还可让硬固位体先进入基牙的倒凹区;义齿沿硬固位体龈端的旋转中心戴入。硬固位体先进入的倒凹侧;基牙倒凹一股较大。一侧后牙非游离缺失或者前牙缺失;仅缺隙一侧的基牙有可利用的倒凹时;可以采用旋转戴入的设计;双例后牙非游离缺失应该分别设计。旋转戴入式可摘局部义齿比常规可摘局部义齿少用卡环;美观、固位效果好;义齿的脱位方向与就位道方向不一致;维持了义齿较好的制锁状态。其缺点是硬固位体缺乏弹性;调改困难;若与基牙不密合;还会对因位和稳定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

第5题:

如果基牙倾斜度较大,则以下固定桥取得共同就位道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

A.取观察模在观测仪上观察分析,设计确定就位道
B.改变义齿设计方案
C.对于位置倾斜过大,难以取得就位道者可考虑先行根管治疗以后备牙
D.利用正畸方法矫正该牙后修复
E.拔除倾斜牙,利用其邻牙作为基牙

答案:E
解析:

第6题:

可摘局部义齿模型设计的目的不是确定

A.基牙的分布

B.卡环的类型

C.义齿的就位道

D.义齿的支持类型

E.基托伸展的范围


正确答案:D
解析:义齿的支持类型包括:牙支持式义齿、混合支持式义齿和粘膜支持式义齿,是由基牙、粘膜和牙槽嵴的的情况决定的,与义齿模型设计无关。故答案为D。

第7题:

确定可摘局部义齿共同就位道的影响因素有

A、固位力大小

B、美学效果

C、改善义齿的同位效果

D、咬合的干扰

E、基牙倒凹过大


参考答案:ABE

第8题:

可摘局部义齿模型设计时,使用观测仪的目的是

A、画出基牙的解剖外形高点线

B、确定义齿的就位道

C、确定基牙固位体的类型

D、确定卡环组成部分在基牙上的位置

E、以上全对


参考答案:B

第9题:

设计可摘局部义齿时,使用观测仪可达到以下目的,不包括

A.确定义齿的共同就位道
B.确定卡环臂的位置
C.确定卡环的数目
D.确定基牙的倒凹深度
E.确定组织的倒凹深度

答案:C
解析:
使用观测仪对模型进行测量分析可以确定可摘局部义齿时的就位道,画出各基牙的观测线(导线),以便在模型上确定与之相对应的卡环类型和分布位置,确定不利倒凹区以及基托的伸展范围等。

第10题:

确定可摘局部义齿就位道的方法有()和()。


正确答案:均凹法;调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