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医学高级)

减压病是如何引起的?应如何防治?

题目

减压病是如何引起的?应如何防治?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当外界的气压急剧降低时,本来已经溶解于血液内的气体迅速游离出来,在心、血管内形成广泛性气泡引起的气体栓塞。导致心、脑、肺、肠等重要器官的缺血和梗死,引起相应的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做深海潜水或沉箱作业时应缓慢升至水面,避免减压病的发生。当发生减压病时,应将患者立即送往医院,利用高压氧仓进行抢救。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什么是猪的伪狂犬病?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伪狂犬病是急性传染病。病猪年龄不同,其临床症状也有差异,但是,都无明显的局部瘙痒现象。⑴哺乳仔猪及离乳幼猪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流涎、呕吐、下痢、食欲不振;精神沉郁;肌肉震颤、步态不稳、四肢运动不协调;眼球震颤,间歇性痉挛,后躯麻痹,有前进、后退或转圈等强迫运动;常伴有癫痫样发作及昏睡等现象。神经症状出现后1—2天内死亡,死亡率可达100%。若发病6天后才出现神经症状,则有恢复希望。但可能有永久性后遗症,如瞎眼、偏瘫、发育障碍等。⑵青年猪常见便秘,一般症状和神经症状较幼猪轻,病死率也低,病程约4—8天。⑶成年猪常呈隐性感染,较常见的症状为微热、倦怠、精神沉郁、便秘、食欲不振。数日即恢复正常,很少见到神经症状。⑷怀孕母猪于受胎40天后感染时,常有流产、死胎及延迟分娩等现象。怀孕后期感染的则产出木乃伊胎,也有活产胎儿,但胎儿常产后不久出现典型的神经症状而死亡。母猪流产前后,大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本病的防制主要是注射疫苗、病猪可注射高免血清、用康复猪的血清进行治疗。治疗的同时必须给维生素B1。

第2题:

平时应如何采取虾病的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1)采取封闭、半封闭的养殖方式,建立健全水质监测规章制度。如外海水经化验后达到养殖水标准,可进行不超过20%的换水。养殖面积小、海水源无污染的地区,也可适当排灌水。
(2)虾池内要定期、严格消毒,勿用高残毒的消毒药物。
(3)慎重选择养殖种苗。凡采用高温和抗生素药物育出的虾苗尽量不用。虾苗最好要进行PCR检测,证实无病毒和病害的方可使用。
(4)不可盲目投喂鲜活饵料。如需投喂鲜活饵料,必须进行消毒后方可使用。
(5)对虾生长到4厘米时,投喂中草药等,提高抗病力和增长速度,缩短养殖周期。
(6)药饵一定要与水质保护剂结合使用,保持稳定的水质环境。
(7)如发现虾体上附着大量聚缩虫,致对虾蜕皮困难,必须用15毫克/升的茶麸全池泼洒,或用蜕壳素2% 添加饲料中,亦可在饲料中添2克/千克的维生素C,促进对虾蜕壳。
(8)每个虾场的工具必须严格消毒,用具要专池专用。
(9)减少环境对对虾的压力和各种刺激,适当控制对虾的密度。
(10)培养足够的浮游生物,抑制蓝—绿藻的生长,减少有机物污染,防止池水发生富营养化。
(11)发现个别死虾,应尽量从池中拣出,找有经验的科技人员分析病原,切不可粗心大意。靠边拒食及活动反常的虾要观察、捕获,避免虾吃虾,控制虾病传播。

第3题:

习得的无望是如何影响心理健康的,应如何防治?
习得的无助,是指在特定的情景中,由于个体在对其行动的结果重复性地失去控制而习得的无反应或麻木状态,即使以后当事件完全在人们自己控制之下时,他们也不努力去控制,而是觉得希望渺茫无所作为。
习得的无助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动机上的,无助的人补再努力采取必要的步骤来改变这种结果;
第二个问题是认知上的,无助的人不再学习能有助于摆脱不良结果的反应;
第三个情绪上的,习得的无助能产生轻微的或严重的抑郁症。
对于抑郁患者,归因治疗法概述了可以利用认知上的重新评价策略进行干预的四种方法。
第一,可引导他改变对结果的估价。
第二,改变认知指向性。
第三,能改变一个人的期望,使之从不可控的期望,改变为可控的期望。
最后,能改变一个人对失败的归因,将对内部的、普遍的、稳定的归因改变为对外部的、特殊的、不稳定的因素的归因。

第4题:

新生仔猪溶血病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症状:仔猪出生后一切正常,健康活泼,但吮食初乳后二十几小时内开始发病。停止吮乳,精神萎顿,常震颤,散卧,尖叫,皮肤苍白,被毛粗乱,后驱摇摆,出现严重贫血和黄疸症状,结膜及齿龈黄染,严重时皮肤也黄染,血红蛋白尿,血液稀薄,不易凝固,红细胞急剧下降。心跳、呼吸加快,一般1~2天内即死亡,少数耐过五天者可免于死。
防治:(1)发生仔猪溶血病的母猪,以后改换其它种公猪配种。(2)发生仔猪溶血病的配种公猪,应停止配种,淘汰处理。(3)发现仔猪溶血病后应立即停吸母乳,改寄乳于其它母猪,或人工哺乳,一般3日后逐渐恢复正常、半月之后黄疸消失。(4)发病后可对症治疗,一般采用强心、输液等。①10%安钠咖,肌肉注射2毫升。②10%葡萄糖液,25~500毫升,加60毫克氢化可的松,静脉注射。

第5题:

什么是猪气喘病?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猪气喘病又称地方流行性肺炎。病原为猪肺炎霉形体。
流行特点:大小猪均有易感受性,其中哺乳仔猪及幻猪最易发病,其次是妊娠母猪后期及哺乳母猪,成年猪多呈隐性感染。本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冬、春季较多。
临床症状:主要症状为咳嗽和气喘,病初短声连咳,在早晨出圈后,受到冷空气的刺激,或经驱赶运动或喂料的前后最易听到,同时流少量清鼻液,病重时,为灰白色粘性或脓性鼻液。在病的中期出现气喘症状,呼吸次数60-80次,呈明显的腹式呼吸,此时咳嗽少而深沉。体温一般正常,食欲无明显变化,病的后期,则气喘加重,甚至张口喘气,同时精神不振,猪体消瘦,不愿走动,病程长,但病死率低。
病理变化:病变局限于肺和胸腔内的淋巴结,病变从肺的心叶开始,逐渐扩展到尖叶,中间叶及叶的前下部,呈灰红色、灰白色,硬度增加,外观似肉样或胰样。
防治措施:土霉素碱油剂、盐酸土霉素、硫酸卡那霉素、泰乐菌,磺胺嘧啶、四环素、金霉素、VB6等都有显著疗效。预防一般用猪气喘病兔化弱毒菌苗。

第6题:

何谓产后出血?应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达到或超过500毫升者称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是引起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常因产后宫缩乏力、胎盘滞留、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等引起。
防治措施:首先做好围产期检查;详细询问病史是防止妊娠并发症和分娩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应到正规医院爱婴病房分娩;加强产时及产后巡视;进行母乳喂养等。

第7题:

何谓减压病?如何治疗?


正确答案: 从事高压作业的人员,如潜水员、沉箱工人、在高压氧舱内工作的医务人员等,在高压下较长时期暴露后,如迅速转入常压,就会由于高压下过量溶解在体内的氮气释放,在组织和血液内形成气泡,产生血管内栓塞和神经末梢的压迫症状,此即称之为减压病。
减压病因体内气泡形成的数量与部位不同。可产生轻重不同的临床表现。轻者皮肤瘙痒,出现皮疹、关节疼痛,重者则可致截瘫、昏迷、休克、死亡。
根据高气压下停留和减压不当的病史,加之典型的临床表现,此病不难诊断。
减压病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加压治疗或高压氧治疗,同时应给予对症治疗和处理并发症。

第8题:

如何防治炭疽?以及如何预防糖尿病?


正确答案: 防治炭疽:
①控制传染源。
隔离患者,进行治疗。
禽类:对家禽进行疫苗注射。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
畜类:动物减毒疫苗接种、动物检疫、病畜治疗和焚烧深埋等处理。
②切断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口罩、通风、不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消毒、管理好患者的痰液(结核病)。
中间宿主传播:消灭宿主(比如血吸虫病消灭钉螺)。
体液传播:加强托幼保育单位及其他服务行业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餐具、食具消毒制度;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医疗器械消毒;加强血制品管理;采取主动和被动免疫阻断母婴传播。
③保护易感人群。
(1)疫苗;
(2)提高高危人群的健康意识。
预防糖尿病:
一级预防:又叫做病因预防,降低有害暴露水平,主要对人群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合理膳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二级预防:又叫做三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人群定期监测、群众自我检查……
三级预防:预防并发症,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到了疾病晚期,对已经发生的残疾进行康复治疗,最大限度恢复患者的机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第9题:

什么是猪弓形虫病?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猪弓形虫病,又称弓浆虫病或弓状体病,是由龚地弓形虫的原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以高热为特征(成年猪发病症状不明显),常见于3~4月龄仔猪,尤以断奶仔猪最易发病。病猪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达41℃~42℃,高热不退,可持续1~2周,食欲减退或不食,便秘或下痢,呼吸困难,次数增加,呈腹式呼吸,时有咳嗽或呕吐,结膜充血,有眼屎,鼻镜干燥,流浆液性、粘液性或脓性鼻液。常常发抖,步态不稳,有时全身肌肉僵直,耳或躯体下部有出血点,严重时极度衰竭,卧地不起,怀孕母猪发生流产或死胎。
防治:(1)禁止猪场附近养猫和狗,并注意灭鼠,防止它们传染此病。(2)注意保持猪舍、运动场所及用具的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定期消毒。(3)常发病区可用磺胺-6-甲氧嘧啶和乙胺嘧啶,每公斤饲料分别添加500毫克和25毫克,可以预防卵囊感染。(4)磺胺-6-甲氧嘧啶,每公斤体重60~80毫克,每日分2次肌肉注射,连注3~5日。(5)磺胺-6-甲氧嘧啶与敌菌净以5:1比例混合,每公斤体重口服混合物60毫克。

第10题:

什么是酮病?应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奶牛酮病又称奶牛酮血症、奶牛酮尿病,是泌乳母牛在产犊后几天至几周内发生的一种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全身功能失调的代谢性疾病。临床特征为酮血、酮尿、酮乳,出现低血糖、消化机能紊乱、产奶量下降,间歇神经症状。本病多发生在高产奶牛以及饲养管理水平低劣的牛群,产后3周到2个月和第3~6胎次年龄的牛发病率高,冬季比夏季发病率高
(1)预防: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饲料组合,不可偏喂单一饲料。妊娠后期和产犊以后,应减喂精料,增喂优质青干草、甜菜、胡萝卜等含糖和维生素丰富的饲料。适当增加运动,及时治疗前胃疾病。在分娩前7~10天一次灌服320克丙烯乙二醇,可有效降低体脂肪的分解代谢,减少产后酮病的发生。在分娩前2周和产后最初10天内,每天饲喂6~12克烟酸,可有效降低血酮的含量。
(2)治疗:首先应加强护理,调整饲料,减喂油饼类等富含脂肪的精料,增喂甜菜、胡萝卜、干草等富含糖和维生素的饲料,并适当增加运动。补糖,可用25%~50%葡萄糖液300~500毫升,静脉注射,每天两次。如同时肌肉注射胰岛素100~200IU,则效果更好。
补充产糖物质,可用丙酸钠120~200克,混饲喂给或口服,连用7~10天;丙二醇100~120毫升,口服,连用2天;甘油240毫升,口服,连用数天。也可口服乳酸钠或乳酸钙450克,每天一次,连用2天;或口服乳酸铵200克,每天一次,连用5天。促进糖原异生,可应用氢化可的松0.5~1克,或醋酸可的松0.5~1.5克,或地塞米松10~30毫克,或氢化泼尼松50~150毫克,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1克,肌内注射。
解除酸中毒,可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液500~1000毫升,或口服碳酸氢钠50~100克,每天1~2次。对兴奋不安的病牛,可静脉注射5%水合氯醛乙醇注射液200~300毫升,或口服水合氯醛15~30克。为兴奋瘤胃蠕动,可酌用兴奋瘤胃蠕动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