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医学高级)

败血症的药物应用,应注意下列哪些事项()A、未知病原之前经验抗菌治疗B、两种有效抗菌药物的联合C、静脉给抗生素,剂量要充足D、宜选用杀菌剂,疗程宜较长E、症状消失后继续用药7~10天

题目

败血症的药物应用,应注意下列哪些事项()

  • A、未知病原之前经验抗菌治疗
  • B、两种有效抗菌药物的联合
  • C、静脉给抗生素,剂量要充足
  • D、宜选用杀菌剂,疗程宜较长
  • E、症状消失后继续用药7~10天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或联合应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尽量避免同类药物(或作用相似药物)的联用,因为这样往往并不比单一使用更加有效。如奎尼丁与达舒平联用,利多卡因与美西律联用,异搏定与合心爽联用等,均非理想抗心律失常治疗方案。
2.副作用相同的药物朕用要慎重,如胺碘酮与奎尼丁朕用可使Q-T间期显著延长,容易引起尖端扭转性室速发作;心得安与异搏定合用容易引起传导阻滞或心力衰竭;异搏定与达舒平联用可以发生传导阻滞甚至心脏停搏等。
3.联合用药时应注意单药剂量:联合用药时可以增大药物疗效,但也增加药物毒性,宜适当减少每一种药物剂量。
4.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如胺碘酮可以使洋地黄、奎尼丁、普鲁卡因胺的血药浓度增加30%-50%;苯妥英钠能诱导肝药酶活性,缩短奎尼丁作用时间。
5.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应注意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如有传导阻滞者应尽量避免或减量应用II、III、IV类药物;心功能不全者慎用II、IV类药物;低血钾患者慎用洋地黄类药物;老年人宜适当减量用药;Q-T间期涎长者不用III类药物等。

第2题:

当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应用药物治效果不好时,需要用胰岛素。应注意哪些事项


正确答案:1、给药方法:普通胰岛素于饭前半小时皮下注射,中效或长效胰岛素常在早餐前1小时皮下注射。紧急情况下,仅普通胰岛素可静脉给药。
2、药物抽取:注射胰岛素必须使用1ml注射器。注意药物剂量须准确,我国常用的胰岛素制剂有每毫升含40U或100U两种规格。抽吸时可轻轻摇匀药物,但避免剧烈晃动。长、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时,应先抽吸短效胰岛素,再抽吸长效胰岛素,然后混匀,切不可逆行操作,以免将长效胰岛素混入短效内,影响其速效性。
3、注射部位:胰岛素采用皮下注射法,宜选择皮肤疏松部位,如上臂三角肌、臀大肌、大腿前侧、腹部等,注射部位应交替使用以免形成局部硬结和脂肪萎缩,影响药物吸收及疗效。
4、不良反应的观察和处理:胰岛素不良反应包括:①低血糖反应:是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与剂量过大或(和)饮食失调有关。对低血糖者,及时检测血糖,根据病情进食糖果、含糖饮料或静注50%葡萄糖液20--30ml②胰岛素过敏:表现为注射部位瘙痒、荨麻疹样皮疹,全身性麻疹少见,严重过敏反应罕见。对过敏反应者,立即更换胰岛素制剂种类,使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及脱敏疗法等,严重过敏者需停止或暂时中断胰岛素治疗。③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停止该部位注射后可缓慢自然恢复。由于胰岛素是一种生长因子,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会导致皮下硬结,降低该部位的胰岛素吸收率,进而使得血糖不稳。因此,平时的注射一定要注意注射部位的轮换。注射部位的轮换包括不同注射部位间的“大轮换”和同一注射部位内的“小轮换”。“大轮换”是指在腹部、手臂、大腿和臀部间的轮换注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按照左边一周,右边一周的方法;另一种是按照左边一次,右边一次的方法;而“小轮换”则要求与上次的注射点距离约1手指宽度,尽量避免在一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注射点。(5)药物保存:胰岛素需置于冰箱内冷藏(5--15℃)保存,避免受热、光照和冻结。如超过有效期或药液出现颗粒时不能使用。

第3题:

抗癫痫药物合理应用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①根据癫痫类型选用抗癫痫药物。②单纯型癫痫最好选用单一药物,自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直至获得理想效果后进行维持治疗。若一种药物难以奏效或混合型癫痫病人需合并用药。目的在于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并注意药物间发生的不良反应。③治疗中不可随意停药,停药须在症状消失2年后逐渐进行,整个停药时间需在半年以上。治疗过程中也不可随便更换药物。④长期使用应注意毒副作用。⑤孕妇服用抗癫痫药物可增加畸胎以及死胎发生率,孕妇应注意使用。

第4题:

休克患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 注意事项:①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压调节滴速。②防止药物外渗,以免引起局部组织坏死。③注意保护血管,每24小时更换输液管及静脉穿刺部位,输液肢体适当制动。

第5题:

公务员手势的应用应注意哪些事项?()

  • A、手势规范
  • B、使用适度
  • C、滥用手势
  • D、注意禁忌

正确答案:A,B,D

第6题:

试述儿童应用抗菌药物时应注意的事项。


正确答案: 儿童应用抗菌药物的注意事项如下:
(1)氨基苷类抗生素:该类药物有明显耳、肾毒性,儿童应尽量避免应用。临床有明确应用指征且又无其他毒性低的抗菌药物可供选用时,方可选用该类药物,并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不良反应。有条件者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根据其结果个体化给药。
(2)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该类药物也有一定肾、耳毒性,患儿仅在有明确指征时方可选用。在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并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个体化给药。
(3)四环素类抗生素:可导致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良,不可用于8岁以下儿童。
(4)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由于对骨骼发育可能产生不良影响,该类药物避免用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

第7题:

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患者应注意哪些事项?


正确答案: (1)对药物治疗的患者,每月测量眼压,并根据眼压的情况更换眼药,调节眼药的浓度及用量。必要时做24h跟压曲线,找出眼压的高峰,针对眼压的高峰用药。每年做眼底照相及视野检查,以监测视神经及视功能的情况。
(2)虹膜周切术后,患者应分别于1周、1个月、3个月、1年进行复查。每次检查应包括测量眼压,房角镜检查及观察虹膜周切孔是否通畅。若术后仅虹膜膨隆解除,而房角仍有关闭,应考虑可能存在多种机制的发病因素,必要时做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或青光眼滤过手术。
(3)对滤过手术后的患者,注意眼压是否稳定,并根据前房恢复的状况调整用药。1周后可测量眼压,必要时尽早嘱咐按摩。眼部情况恢复良好时,可在手术后每月测量眼压1次,持续眼压正常,方可延长观察眼压的时间。定期监测眼压、视力、眼底及视野。必要时每年做眼底照相或视野检查。

第8题:

儿童应用抗菌药物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正确答案:儿童应用抗菌药物的注意事项如下:(1)氨基苷类抗生素:该类药物有明显耳、肾毒性,儿童应尽量避免应用。临床有明确应用指征且又无其他毒性低的抗菌药物可供选用时,方可选用该类药物,并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不良反应。有条件者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根据其结果个体化给药。(2)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该类药也有一定肾、耳毒性,患儿仅在有明确指征时方可选用。在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并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个体化给药。(3)四环素类抗生素:可导致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良,不可用于8岁以下儿童。(4)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由于对骨骼发育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该类药物避免用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

第9题:

报账中心结算方式应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正确答案: (1)网点报账应选择“01社内往来”结算方式,该笔结算款项会自动存放至各网点的2241科目网点报账专用过渡户。若结算方式选择错误,结算款项存放账户将随之出错。
(2)联社本部报账(取现)时,应选择“03本部报账”结算方式,该笔结算款项会自动存放到本部的“网点报账专用过渡户”。
(3)联社本部报账(转账)时,应选择“02财管汇出”结算方式,该笔结算款项会自动存放本部的“财管汇出专用过渡户”。
(4)联社本部代网点报账且款项需划至该网点的网点报账专用过渡户时,应选择“01社内往来”结算方式。
(5)无论网点或是联社,选择“01社内往来”结算方式时,部门辅助也应选择与社内往来对应的部门。
(6)当一笔费用先在其他应收款科目挂账,后又从费用列支收回,可以根据实际对应科目选择使用编号为08、09、10、11、98的结算方式,单据类型选择费用支出单或差旅费报销单。
(7)当代垫诉讼费达到核销条件要进行核销账务处理时,使用收款单、选择收支项目122102代垫诉讼费、结算方式99核销代垫诉讼费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第10题:

常用的相对数指标有哪些?应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正确答案: (1)率:又称频率指标,是指在一定观察时间内,某现象实际发生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数之比,用以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常以百分率(%)、千分率(‰)、万分率(1/万)、十万分率(1/10万)等表示。(2)构成比:是指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观察单位数与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总和之比,用以说明事物内部各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常用百分数表示,故又称百分比。
(3)相对比:指两个有关指标之比,说明两个指标的比例关系。两个指标可以是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可以是性质相同或性质不同。
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
①计算相对数时分母不宜过小。
②正确区分构成比和率,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
③正确计算平均率。
④对率和构成比进行比较时,应注意资料的可比性。
⑤率的标准化。
⑥样本率或构成比进行比较时要作假设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