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医学高级)

根据全国寄生虫分布调查结果,平均蛔虫感染率约__________。

题目

根据全国寄生虫分布调查结果,平均蛔虫感染率约__________。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集体驱蛔的人群适应证是

A、蛔虫感染率超过60%的地区

B、蛔虫感染率超过80%的地区

C、蛔虫感染率超过40%的地区

D、蛔虫感染率超过20%的地区

E、蛔虫感染率超过10%的地区


参考答案:C

第2题:

根据寄生虫的生活史,下列哪种寄生虫的生活史属于间接型( )

A、蛔虫

B、钩虫

C、鞭虫

D、肝吸虫

E、蛲虫


参考答案:D

第3题:

马属动物感染率最高、分布最广的肠道线虫病是

A、副蛔虫病

B、圆线虫病

C、马尾线虫病

D、马胃线虫病

E、马叶状裸头绦虫病


参考答案:B

第4题:

目前,荷兰男男同性艾滋病平均感染率要低于异性恋艾滋病平均感染率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蛔虫病流行范围广、感染率高的原因不包括


正确答案:E
患者和带虫者是蛔虫病的传染源。人食入被感染期卵污染的瓜果、蔬菜或饮用生水而感染。

第6题:

蛔虫为

A.专性寄生虫

B.兼性寄生虫

C.偶然寄生虫

D.体外寄生虫

E.机会致病寄生虫


参考答案:A

第7题:

有关蛔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儿童期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

B、不卫生的习惯是导致蛔虫病的重要原因

C、蛔虫主要经口进入人体

D、如果检测学生蛔虫感染率在40%以下的地区应采用集体驱蛔方法

E、营养健康教育


参考答案:D

第8题:

分析人蛔虫的生活史,说明其感染率高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生活史:蛔虫为直接发育。受精卵产出后,在潮湿环境和适宜温度(20℃~24℃)下开始发育,卵裂屑不典型的螺旋式,约经2周,卵内即发育成幼虫,再过1周,幼虫脱皮1次,才成为感染性虫卵,感染性虫卵被人误食,在十二指肠内孵化,数小时后幼虫即破壳外出,长仅200μm一300μm,直径10μm一15μm。幼虫穿肠壁进入血液或淋巴中,经门静脉或胸管人心脏,再到肺中。在肺泡内生长发育,脱皮2次,此时长可达lmm-~2mm,后沿气管至咽,再经食道、胃到达小肠,再脱皮一次,逐渐发育为成虫。人自吞入虫卵至成虫再产卵止,大约需60—75天。蛔虫的寿命约为一年。人肠内有蛔虫寄生,除吸取养分外,危害并不严重。数量多时,可造成肠道阻塞。成虫有迁移习性:可浸入胆管、胆囊、肝、胃等,引起不同症状,造成危害。幼虫可损伤肺、气管等,并可在脑、脊髓、眼球、肾等器官中停留,造成严重病状。由于此种卵对温度及化学药物等抵抗力很强,在土壤中可生活4~5年之久。蛔虫生活在小肠内,其分泌物中含有消化酶抑制剂,可抑制肠内消化酶而不受侵蚀,这是寄生虫的一种适应性。所以它的感染率很高。

第9题:

在我国感染率最高的寄生虫是

A.钩虫
B.丝虫
C.蛲虫
D.蛔虫
E.鞭虫

答案:D
解析:
在我国感染率最高的寄生虫是蛔虫。据估计,全世界约有8.8亿蛔虫感染者,我国各地均有感染报告,约有5.3亿蛔虫感染者,感染率为46.9%。

第10题:

关于常见寄生虫病,描述错误的是()。

  • A、蛔虫感染率不高
  • B、蛲虫成虫寄生在人体结肠内
  • C、蛲虫虫体细小、乳白色、又称线头虫
  • D、钩虫的成虫形似细小绣花针,寄生于人体小肠及十二指肠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