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

代谢物浓度酶促偶联法测定中,偶联反应呈()A、0级B、一级C、二级D、三级E、混合级

题目

代谢物浓度酶促偶联法测定中,偶联反应呈()

  • A、0级
  • B、一级
  • C、二级
  • D、三级
  • E、混合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代谢物偶联酶法测定,偶联反应呈

A、0级

B、一级

C、二级

D、三级

E、混和级


参考答案:A

第2题:

用酶法测定代谢物浓度的反应级别是A.零级B.一级C.二级D.三级SXB

用酶法测定代谢物浓度的反应级别是

A.零级

B.一级

C.二级

D.三级

E.混合级


正确答案:B
本题考查代谢物浓度酶法测定,代谢物浓度酶法测定的要求待测物浓度[S]应远小于其米氏常数Km,此时任何时刻的反应速度v-V[S-]/Km,呈一级反应动力学。

第3题:

为了提高酶促反应的转化率,可行的方法是

A、适当提高反应温度

B、加大工具酶的用量

C、加入竞争性抑制剂

D、过量使用激活剂

E、偶联另一反应,以便移去产物


参考答案:E

第4题:

为了提高酶促反应的转化率,下列哪项办法最可行

A、适当提高反应温度

B、加大工具酶的用量

C、加入竞争性抑制剂

D、过量使用激活剂

E、想办法偶联一个反应移去反应产物


参考答案:E

第5题:

以下有关酶偶联法测定酶活性浓度的描述,错误的是

A.往往利用一个以上的工具酶

B.测定延滞期越短越好

C.指示酶的反应必须是一级反应

D.一般指示酶的Km值都很大

E.指示酶的用量要适量


正确答案:D
[答案] D
[解析] 酶偶联法测定酶活性浓度时,一般指示酶的Km值都很小,A、B、C、E都正确。

第6题:

代谢物浓度酶促终点法的反应呈

A.0级

B.一级

C.二级

D.三级

E.混合级


正确答案:B
本题考查代谢物酶法测定有关概念,代谢物酶法测定可分为终点法和动力学法。代谢物浓度酶促终点法测定的基本条件是当待测物浓度[s]远小于其米氏常数Km时,任何时刻的反应速度v=VES-]/Km,呈一级反应动力学,即反应速度与测定物的浓度成正比,多被用来进行代谢物浓度测定。

第7题:

如果酶促反应不偏向既定方向进行,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A.增加第二底物浓度

B.去除反应产物

C.与不可逆酶反应偶联或与第二底物再生系统偶联

D.以上都不对


答案:ABC

第8题:

酶活力浓度速度法(连续监测法)测定对偶联酶反应的要求为

A、一级

B、二级

C、零级

D、混和级

E、反应级别和第一步反应的级别一致


参考答案:A

第9题:

酶活力浓度连续监测法测定对偶联酶反应的要求为

A、一级

B、二级

C、零级

D、混和级

E、反应级别和第一步反应的级别一致


参考答案:A

第10题:

酶偶联法测定酶活性浓度,若用脱氢酶催化的指示反应体系,则检测吸光度的波长应选择( )。

A.340nm
B.450nm
C.500nm
D.560nm
E.620nm

答案:A
解析:
用乳酸脱氢酶作指示酶,用酶偶测定法进行待测酶的测定时,其原理是NADH在340nm波长处有吸收峰。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