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住院医师临床医学

下列有关恒量恒速静脉滴注药物血浆浓度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约5个t1/2达到CssB、约3个t1/2达到CssC、药物血浆浓度无波动地逐渐上升D、Ass=Css?VdE、R=Ass?k=Css?k

题目

下列有关恒量恒速静脉滴注药物血浆浓度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约5个t1/2达到Css
  • B、约3个t1/2达到Css
  • C、药物血浆浓度无波动地逐渐上升
  • D、Ass=Css?Vd
  • E、R=Ass?k=Css?k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C,D,E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Css描述错误的是( )

A.稳态血浆浓度

B.是一个“篱笆”型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C.有一个峰浓度

D.无谷浓度。

E.经过5个半衰期达到Css。


正确答案:D

第2题:

恒速静脉滴注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时,达到稳态浓度的时间取决于

A、静脉滴注速度

B、溶液浓度

C、血浆半衰期

D、药物体内分布

E、血浆蛋白结合量


参考答案:C

第3题:

下列关于表现分布容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可用Css推算药物的t1/2

B.Vd大的药,其血药浓度高

C.Vd小的药,其血药浓度高

D.可用Vd和血药浓度推算出体内总药量

E.也可用Vd计算出血浆达到某有效浓度时所需剂量


正确答案:ACDE

第4题:

关于t1/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根据t1/2可制订临床给药间隔
B:计算单次给药后药物从体内基本消除的时间
C:计算连续给药血中药物达到Css的时间
D:反映机体肝、肾的代谢、排泄状况
E:体内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答案:E
解析:
本题重在考核t1/2的定义和临床意义。t1/2是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根据t1/2可以制订药物给药间隔时间;计算按t1/2连续给药血中药物达到稳态浓度所需要的时间及药物从体内基本消除的时间;根据药物半衰期的长短对药物进行分类;根据半衰期的变化判断机体的肝肾功能有无变化,以便及时调整给药剂量及间隔时间。故不正确的说法是E。

第5题:

关于恒量恒速静脉滴注药物血浆浓度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药物血浆浓度无波动地逐渐上升

B、约5个药物消除半衰期(t)达到稳态浓度(C

C、约3个t达到C

D、库容量=稳态浓度×表观分布容积(A=C·V

E、R=A·k=C·k


参考答案:ABDE

第6题:

恒量恒速给药后,约经过几个血浆半衰期可达到稳态血药浓度

A、9个

B、7个

C、5个

D、3个

E、1个


正确答案:C

第7题:

每个t1/2恒量给药一次,约经过几个血浆t1/2可达稳态血浓度()

A.1个

B.3个

C.5个

D.7个

E.9个


正确答案:C

第8题:

根据下列选项回答 71~72 题。

A.1个

B.3个

C.5个

D.7个

E.9个

第 71 题 恒量恒速给药后,经过( )血浆t1/2可达到稳态血浓度。


正确答案:C

第9题:

关于t1/2,说法不正确的是

A、计算单次给药后药物从体内基本消除的时间
B、计算连续给药血中药物达到Css的时间
C、反映机体肝、肾的代谢、排泄状况
D、体内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E、根据t1/2可制订临床给药间隔

答案:D
解析:
本题重在考核t1/2的定义和临床意义。t1/2是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根据t1/2可以制订药物给药间隔时间;计算按t1/2连续给药血中药物达到稳态浓度所需要的时间及药物从体内基本消除的时间;根据药物半衰期的长短对药物进行分类;根据半衰期的变化判断机体的肝肾功能有无变化,以便及时调整给药剂量及间隔时间。

第10题:

按t1/2恒量重复给药时,为缩短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可采取()

A首剂加倍

B首剂量增加3倍

C连续恒速静脉滴注

D增加给药次数

E增加每次给药量


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