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住院医师放射肿瘤科

患者女,49岁,因“发现左乳外上象限肿物1周”来诊。查体:左乳外上象限4cm×3cm肿物,质硬,活动,乳腺皮肤正常,双侧锁骨上区和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双乳钼靶X线片:左乳外上象限肿物,恶性倾向。肿物细针穿刺活检:癌。胸部、腹部CT和骨扫描未见转移。入院后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左乳浸润性导管癌,Ⅱ级,3cm×2cm×2cm;ER(+++),PR(++),HER-2(-),腋淋巴结转移6/22。其后续标准治疗应包括()。A、放射治疗B、化学治疗C、大剂量化学治疗+骨髓移植或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D、

题目

患者女,49岁,因“发现左乳外上象限肿物1周”来诊。查体:左乳外上象限4cm×3cm肿物,质硬,活动,乳腺皮肤正常,双侧锁骨上区和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双乳钼靶X线片:左乳外上象限肿物,恶性倾向。肿物细针穿刺活检:癌。胸部、腹部CT和骨扫描未见转移。入院后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左乳浸润性导管癌,Ⅱ级,3cm×2cm×2cm;ER(+++),PR(++),HER-2(-),腋淋巴结转移6/22。其后续标准治疗应包括()。

  • A、放射治疗
  • B、化学治疗
  • C、大剂量化学治疗+骨髓移植或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
  • D、同步放射化学治疗
  • E、内分泌治疗
  • F、曲妥珠单抗(赫赛汀)靶向治疗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女,49岁,因“发现左乳外上象限肿物1周”来诊。查体:左乳外上象限4cm×3cm肿物,质硬,活动,乳腺皮肤正常,双侧锁骨上区和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双乳钼靶X线片:左乳外上象限肿物,恶性倾向。肿物细针穿刺活检:癌。胸部、腹部CT和骨扫描未见转移。入院后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左乳浸润性导管癌,Ⅱ级,3cm×2cm×2cm;ER(+++),PR(++),HER-2(-),腋淋巴结转移6/22。关于患者锁骨上区放射治疗,叙述正确的有()。(提示拟行胸壁和锁骨上区放射治疗。)

  • A、单前野向健侧给10°~15°角以避开脊髓、气管和食管
  • B、采用前后对穿野,以使靶区内剂量分布均匀
  • C、选择合适能量的高能X射线或电子线
  • D、计算深度一般为皮下3cm
  • E、常规分割时,总剂量为50Gy
  • F、与胸壁电子线野衔接处应有0.5~1.0cm的间隔,以免衔接处剂量过高

正确答案:A,C,D,E

第2题:

患者女,35岁,因“发现左乳内上象限肿物2周”来诊。查体:左乳内上象限距乳头4cm处触及2cm×2cm肿物,质硬,活动,乳腺皮肤正常;双腋窝和双侧锁骨上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双乳钼靶X线片:左乳内上象限肿物,恶性倾向。左侧乳腺肿物细针穿刺活检:癌。胸部、腹部CT和骨扫描未见转移。诊断:左侧乳腺癌。下一步治疗应包括()。(提示该患者行左侧乳腺肿瘤扩大切除+左侧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术后病理:左乳浸润性导管癌Ⅱ级,2.0cm×2.0cm×1.5cm,切缘阴性,ER(+++),PR(++),HER-2(-),腋窝前哨淋巴结转移0/2。)

  • A、全乳腺切除术
  • B、腋淋巴结清扫术
  • C、放射治疗
  • D、化学治疗
  • E、内分泌治疗
  • F、靶向治疗

正确答案:C,D,E

第3题:

患者女,36岁,因“发现左乳肿物1周”来诊。查体:左乳外下象限2.0cm×1.5cm肿物,质硬,活动,乳房皮肤正常;双侧锁骨上区和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双乳B型超声和钼靶X线片:左乳外下象限肿物,倾向恶性。肿物细针穿刺活检:癌。胸部X线片和腹部B型超声未见癌转移。遂收入院行左乳肿瘤区段切除+左侧腋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左乳导管内癌,微灶有间质浸润,切缘阴性;ER(+),PR(++),HER-2(-);腋淋巴结转移0/16。关于该患者术后的放射治疗,叙述正确的有()。

  • A、无须放射治疗
  • B、应照射锁骨上腋顶
  • C、应照射腋窝
  • D、应照射内乳
  • E、应照射乳腺胸壁
  • F、应行乳腺原发灶瘤床补量

正确答案:E,F

第4题:

患者女,49岁,因“发现左乳外上象限肿物1周”来诊。查体:左乳外上象限4cm×3cm肿物,质硬,活动,乳腺皮肤正常,双侧锁骨上区和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双乳钼靶X线片:左乳外上象限肿物,恶性倾向。肿物细针穿刺活检:癌。胸部、腹部CT和骨扫描未见转移。入院后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左乳浸润性导管癌,Ⅱ级,3cm×2cm×2cm;ER(+++),PR(++),HER-2(-),腋淋巴结转移6/22。其术后出现同侧腋窝复发的概率约为()。

  • A、5%
  • B、15%
  • C、25%
  • D、35%
  • E、45%
  • F、55%

正确答案:A

第5题:

患者女,49岁,因“发现左乳外上象限肿物1周”来诊。查体:左乳外上象限4cm×3cm肿物,质硬,活动,乳腺皮肤正常,双侧锁骨上区和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双乳钼靶X线片:左乳外上象限肿物,恶性倾向。肿物细针穿刺活检:癌。胸部、腹部CT和骨扫描未见转移。入院后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左乳浸润性导管癌,Ⅱ级,3cm×2cm×2cm;ER(+++),PR(++),HER-2(-),腋淋巴结转移6/22。其乳腺癌病理分期(AJCC,2002年)为()。

  • A、Ⅰ期
  • B、Ⅱa期
  • C、Ⅱb期
  • D、Ⅲa期
  • E、Ⅲb期
  • F、Ⅲc期

正确答案:D

第6题:

患者女,36岁,因“发现左乳肿物1周”来诊。查体:左乳外下象限2.0cm×1.5cm肿物,质硬,活动,乳房皮肤正常;双侧锁骨上区和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双乳B型超声和钼靶X线片:左乳外下象限肿物,倾向恶性。肿物细针穿刺活检:癌。胸部X线片和腹部B型超声未见癌转移。遂收入院行左乳肿瘤区段切除+左侧腋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左乳导管内癌,微灶有间质浸润,切缘阴性;ER(+),PR(++),HER-2(-);腋淋巴结转移0/16。根据现有资料,该患者乳腺癌病理分期(AJCC,2002年)为()。

  • A、0期
  • B、Ⅰ期
  • C、Ⅱa期
  • D、Ⅱb期
  • E、Ⅲa期
  • F、Ⅲb期

正确答案:B

第7题:

患者女,35岁,因“发现左乳内上象限肿物2周”来诊。查体:左乳内上象限距乳头4cm处触及2cm×2cm肿物,质硬,活动,乳腺皮肤正常;双腋窝和双侧锁骨上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双乳钼靶X线片:左乳内上象限肿物,恶性倾向。左侧乳腺肿物细针穿刺活检:癌。胸部、腹部CT和骨扫描未见转移。诊断:左侧乳腺癌。文献报道,对于有经验的外科医师,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假阴性率为()。

  • A、0
  • B、<10%
  • C、10%~15%
  • D、15%~20%
  • E、20%~25%
  • F、25%~30%
  • G、30%~35%

正确答案:B

第8题:

患者女,42岁,因“发现左乳内上象限肿物1周”来诊。查体:左乳内上象限1.5cm×1.5cm肿物,质硬,活动,乳房皮肤正常;双侧锁骨上区和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双乳钼靶X线片:左乳内上象限肿物,倾向恶性。肿物细针穿刺活检:癌。胸部X线片和腹部B型超声未见转移。遂收入院行左乳肿瘤区段切除+左侧腋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左乳浸润性导管癌Ⅱ级,1.5cm×1.5cm×1.0cm,切缘阴性;ER(++),PR(+++),HER-2(-);腋淋巴结转移0/16。关于该患者术后的放射治疗,叙述正确的有()。

  • A、无须放射治疗
  • B、照射锁骨上腋顶
  • C、照射腋窝
  • D、照射内乳
  • E、照射同侧乳腺胸壁
  • F、需要乳腺原发灶瘤床补量

正确答案:E,F

第9题:

患者女,49岁,因“发现左乳外上象限肿物1周”来诊。查体:左乳外上象限4cm×3cm肿物,质硬,活动,乳腺皮肤正常,双侧锁骨上区和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双乳钼靶X线片:左乳外上象限肿物,恶性倾向。肿物细针穿刺活检:癌。胸部、腹部CT和骨扫描未见转移。入院后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左乳浸润性导管癌,Ⅱ级,3cm×2cm×2cm;ER(+++),PR(++),HER-2(-),腋淋巴结转移6/22。其后续标准治疗应包括()。

  • A、放射治疗
  • B、化学治疗
  • C、大剂量化学治疗+骨髓移植或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
  • D、同步放射化学治疗
  • E、内分泌治疗
  • F、曲妥珠单抗(赫赛汀)靶向治疗

正确答案:A,B,E

第10题:

多选题
患者女,35岁,因“发现左乳内上象限肿物2周”来诊。查体:左乳内上象限距乳头4cm处触及2cm×2cm肿物,质硬,活动,乳腺皮肤正常;双腋窝和双侧锁骨上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双乳钼靶X线片:左乳内上象限肿物,恶性倾向。左侧乳腺肿物细针穿刺活检:癌。胸部、腹部CT和骨扫描未见转移。诊断:左侧乳腺癌。下一步治疗应包括(提示该患者行左侧乳腺肿瘤扩大切除+左侧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术后病理:左乳浸润性导管癌Ⅱ级,2.0cm×2.0cm×1.5cm,切缘阴性,ER(+++),PR(++),HER-2(-),腋窝前哨淋巴结转移0/2。)()。
A

全乳腺切除术

B

腋淋巴结清扫术

C

放射治疗

D

化学治疗

E

内分泌治疗

F

靶向治疗


正确答案: D,E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