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住院医师急诊科

试述脑出血的治疗原则。

题目

试述脑出血的治疗原则。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脑出血的治疗原则:(1)保持安静:应绝对卧床4~6周。避免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喷嚏、劳累等。避免便秘。(2)运用抗纤溶药物:6-氨基己酸,首次剂量4~6g溶于100ml生理盐水或5%~10%葡萄糖液中静滴,15~30min内滴完,以后持续静滴1g/h,维持12~24h,以后24g,一日一次,静滴,持续7~10天,改口服,逐渐减量共用3周左右。止血芳酸,0.4~0.6g/次,溶于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500ml中静滴,一日两次。(3)对症治疗:应用止痛、镇静剂。有脑水肿者应用脱水药物(参见脑出血)。(4)有高血压者,宜缓慢降压,要求血压维持在出血前原水平。(5)钙拮抗剂:为防治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可早期使用钙拮抗剂。常用的为尼莫地平,剂量为60mg,每4h一次,口服,应连续应用21天以上。还可早期用尼莫地平8~16mg,一日一次,静脉持续滴注,以后改为口服。凡脑水肿和颅内压明显升高时禁用,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血压下降。(6)外科手术:目的在于根除动脉瘤避免再次出血,清除蛛网膜下腔出血,减少继发性脑血管痉挛,保护脑血流使脑损伤最小。对动脉瘤患者,在身体条件允许情况下应争取早期手术治疗。对不允许手术者可行人工栓塞或用可脱离的带球囊导管堵塞治疗动脉瘤。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问答题
试述脑出血的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脑出血的治疗原则:
(1)保持安静:应绝对卧床4~6周。避免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喷嚏、劳累等。避免便秘。
(2)运用抗纤溶药物:6-氨基己酸,首次剂量4~6g溶于100ml生理盐水或5%~10%葡萄糖液中静滴,15~30min内滴完,以后持续静滴1g/h,维持12~24h,以后24g,一日一次,静滴,持续7~10天,改口服,逐渐减量共用3周左右。止血芳酸,0.4~0.6g/次,溶于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500ml中静滴,一日两次。
(3)对症治疗:应用止痛、镇静剂。有脑水肿者应用脱水药物(参见脑出血)。
(4)有高血压者,宜缓慢降压,要求血压维持在出血前原水平。
(5)钙拮抗剂:为防治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可早期使用钙拮抗剂。常用的为尼莫地平,剂量为60mg,每4h一次,口服,应连续应用21天以上。还可早期用尼莫地平8~16mg,一日一次,静脉持续滴注,以后改为口服。凡脑水肿和颅内压明显升高时禁用,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血压下降。
(6)外科手术:目的在于根除动脉瘤避免再次出血,清除蛛网膜下腔出血,减少继发性脑血管痉挛,保护脑血流使脑损伤最小。对动脉瘤患者,在身体条件允许情况下应争取早期手术治疗。对不允许手术者可行人工栓塞或用可脱离的带球囊导管堵塞治疗动脉瘤。
解析: 暂无解析

第2题:

问答题
试述脑出血的治疗有哪些?

正确答案: 脑出血的主要治疗原则为积极降低颅内压,防治并发症,早期功能锻炼。
(1)降低颅内压:药物治疗:主要应用甘露醇、速尿、白蛋白等药物进行脱水。手术治疗:如果脑出血严重致颅内压过高,上述治疗仍无法控制,且可能出现脑疝危及生命时,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挽救生命。
(2)降血压治疗:如血压超过180/120mmHg以上者,应及时进行降血压治疗。但降血压治疗不宜过低,一般认为,使血压降至病前水平即可,或使收缩压在160mmHg,舒张压在110 mmHg以下为宜。
(3)止血药:因凝血机制障碍引起的脑出血或伴有应激性溃疡引起大量胃出血时,可用止血药。
(4)应激性溃疡治疗:一般应用H受体阻滞药物,如效果不好,可用质子泵抑制剂。
(5)抗感染:如严重瘫痪、意识障碍和球麻痹者,在发病时应积极使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6)降温治疗:体温超过38℃以上者,应积极降温。
(7)保持呼吸道通畅。
(8)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9)神经细胞营养剂:病情稳定后,可同时给予神经细胞营养剂。
(10)一般情况处理:脑出血急性期应保持安静,绝对卧床,保持大便通畅。加强护理,注意防治下肢静脉血栓和褥疮。
(11)早期康复治疗。
(12)预防性治疗:包括稳定血压,避免过度疲劳、情绪激动、过饮过食等,非高血压性脑出血者,应积极寻找原因并给予治疗。受体阻滞药物,如效果不好,可用质子泵抑制剂。
解析: 暂无解析

第3题:

问答题
试述脑出血急性期的治疗。

正确答案: (1)降低颅内压:降低颅内压和控制脑水肿是防止脑疝形成的重要环节。
(2)调控血压。
(3)维持生命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适当给氧,必要时行气管切开,保证营养供给。
(4)预防并发症:加强基础护理,注意防治褥疮、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等。
(5)手术治疗:包括开颅清除血肿、颅骨钻孔行血肿穿刺和/或脑室穿刺。
解析: 暂无解析

第4题:

阐述脑出血的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安静卧床、脱水降颅压、调整血压、防治继续出血、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以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残疾率和减少复发。

第5题:

试述脑出血的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脑出血的治疗原则:(1)保持安静:应绝对卧床4~6周。避免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喷嚏、劳累等。避免便秘。(2)运用抗纤溶药物:6-氨基己酸,首次剂量4~6g溶于100ml生理盐水或5%~10%葡萄糖液中静滴,15~30min内滴完,以后持续静滴1g/h,维持12~24h,以后24g,一日一次,静滴,持续7~10天,改口服,逐渐减量共用3周左右。止血芳酸,0.4~0.6g/次,溶于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500ml中静滴,一日两次。(3)对症治疗:应用止痛、镇静剂。有脑水肿者应用脱水药物(参见脑出血)。(4)有高血压者,宜缓慢降压,要求血压维持在出血前原水平。(5)钙拮抗剂:为防治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可早期使用钙拮抗剂。常用的为尼莫地平,剂量为60mg,每4h一次,口服,应连续应用21天以上。还可早期用尼莫地平8~16mg,一日一次,静脉持续滴注,以后改为口服。凡脑水肿和颅内压明显升高时禁用,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血压下降。(6)外科手术:目的在于根除动脉瘤避免再次出血,清除蛛网膜下腔出血,减少继发性脑血管痉挛,保护脑血流使脑损伤最小。对动脉瘤患者,在身体条件允许情况下应争取早期手术治疗。对不允许手术者可行人工栓塞或用可脱离的带球囊导管堵塞治疗动脉瘤。

第6题:

试述脑出血急性期的治疗。


正确答案:(1)降低颅内压:降低颅内压和控制脑水肿是防止脑疝形成的重要环节。
(2)调控血压。
(3)维持生命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适当给氧,必要时行气管切开,保证营养供给。
(4)预防并发症:加强基础护理,注意防治褥疮、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等。
(5)手术治疗:包括开颅清除血肿、颅骨钻孔行血肿穿刺和/或脑室穿刺。

第7题:

试述脑出血的治疗有哪些?


正确答案: 脑出血的主要治疗原则为积极降低颅内压,防治并发症,早期功能锻炼。
(1)降低颅内压:药物治疗:主要应用甘露醇、速尿、白蛋白等药物进行脱水。手术治疗:如果脑出血严重致颅内压过高,上述治疗仍无法控制,且可能出现脑疝危及生命时,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挽救生命。
(2)降血压治疗:如血压超过180/120mmHg以上者,应及时进行降血压治疗。但降血压治疗不宜过低,一般认为,使血压降至病前水平即可,或使收缩压在160mmHg,舒张压在110 mmHg以下为宜。
(3)止血药:因凝血机制障碍引起的脑出血或伴有应激性溃疡引起大量胃出血时,可用止血药。
(4)应激性溃疡治疗:一般应用H受体阻滞药物,如效果不好,可用质子泵抑制剂。
(5)抗感染:如严重瘫痪、意识障碍和球麻痹者,在发病时应积极使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6)降温治疗:体温超过38℃以上者,应积极降温。
(7)保持呼吸道通畅。
(8)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9)神经细胞营养剂:病情稳定后,可同时给予神经细胞营养剂。
(10)一般情况处理:脑出血急性期应保持安静,绝对卧床,保持大便通畅。加强护理,注意防治下肢静脉血栓和褥疮。
(11)早期康复治疗。
(12)预防性治疗:包括稳定血压,避免过度疲劳、情绪激动、过饮过食等,非高血压性脑出血者,应积极寻找原因并给予治疗。受体阻滞药物,如效果不好,可用质子泵抑制剂。

第8题:

脑出血治疗原则


答案:
解析:
1.一般治疗 维持生命体征,控制血压。预防感染,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
2.急性期治疗 脱水降颅压,减轻脑水肿,维持体液和电解质平衡。
3.急性期有手术适应证患者可考虑手术清除血肿或减压。

第9题:

脑出血的治疗原则


答案:
解析:
(1)保持安静。
(2)防止继续出血。
(3)积极抗脑水肿,减低颅内压。
(4)调整血压。
(5)改善循环。
(6)防治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