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住院医师肿瘤放疗科

患者男,48岁,因“发现双侧颈淋巴结肿大3个月”来诊。无发热、盗汗和体重减轻。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病史。查体:ECOG=1;双侧颈部数枚肿大淋巴结,质韧、活动;余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无异常;LDH128U/L;乙型肝炎5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颈部和胸部CT:双侧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腹部和盆腔CT:未见异常。左侧颈淋巴结活检: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CD20(+)。初始治疗方案为()。A、受

题目

患者男,48岁,因“发现双侧颈淋巴结肿大3个月”来诊。无发热、盗汗和体重减轻。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病史。查体:ECOG=1;双侧颈部数枚肿大淋巴结,质韧、活动;余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无异常;LDH128U/L;乙型肝炎5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颈部和胸部CT:双侧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腹部和盆腔CT:未见异常。左侧颈淋巴结活检: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CD20(+)。初始治疗方案为()。

  • A、受累野放射治疗
  • B、次全野放射治疗
  • C、利妥昔单抗单药治疗
  • D、利妥昔单抗+全身化学治疗,3~4个周期
  • E、利妥昔单抗+全身化学治疗,6~8个周期
  • F、利妥昔单抗+全身化学治疗,3~4个周期联合受累野放射治疗
  • G、高剂量化学治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48岁,因“发现双侧颈淋巴结肿大3个月”来诊。无发热、盗汗和体重减轻。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病史。查体:ECOG=1;双侧颈部数枚肿大淋巴结,质韧、活动;余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无异常;LDH 128 U/L;乙型肝炎5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颈部和胸部CT:双侧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腹部和盆腔CT:未见异常。左侧颈淋巴结活检: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CD20(+)。其IPI评分为A、0分

B、1分

C、2分

D、3分

E、4分

F、5分

其分期为A、Ⅰb

B、Ⅱa

C、Ⅱb

D、Ⅲa

E、Ⅲb

F、Ⅳb

初始治疗方案为A、受累野放射治疗

B、次全野放射治疗

C、利妥昔单抗单药治疗

D、利妥昔单抗+全身化学治疗,3~4个周期

E、利妥昔单抗+全身化学治疗,6~8个周期

F、利妥昔单抗+全身化学治疗,3~4个周期联合受累野放射治疗

G、高剂量化学治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B


问题 3 答案:EF

第2题:

男性,35岁。发热、双颈部淋巴结进行性肿大1个月。查体:双侧颈部可触及数个1.5cm×1.5cm左右大的无触痛淋巴结,肝、脾肋下未触及。血象正常。胸部、腹部CT未发现深部淋巴结肿大。

哪项检查对诊断帮助最大
A.淋巴结活检
B.胸部X线
C.骨髓穿刺
D.PPD皮试
E.腹部B超

答案:A
解析:
淋巴结病理学检查是恶性淋巴瘤的特异性诊断依据。

第3题:

某男,40岁,无痛性双侧颈部淋巴结进行性肿大伴发热半个月,发病以来体温最高3.5℃,无盗汗,体重无明显变化。查体:双侧颈部各触及一个2cm×2cm大小淋巴结,左腋窝一个2cm×1cm大小淋巴结,活动,无压痛,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辅助检查:Hb 126g/L,WBC5.3×109/L,PLT 155×109/L,胸腹部CT未见明显淋巴结肿大,右颈部淋巴结活检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本例最可能的分期是 ( )

A.Ⅲ期A

B.Ⅰ期B

C.Ⅱ期B

D.Ⅰ期A

E.Ⅱ期A


正确答案:C
根据病变范围可分为四期。Ⅰ期:病变限于一个淋巴结或限于一个淋巴结外器官。Ⅱ期:病变局限于膈的一侧。单独累及2个以上的淋巴结区或同时直接蔓延至相邻的淋巴结外器官或组织。Ⅲ期:膈两侧淋巴结都受累,可累及脾并直接蔓延到邻近的淋巴结外器官。Ⅳ期:肿瘤扩散至淋巴结外,累及一个或多个淋巴结外器官或组织。每个分期再分为A和B。A:无全身症状;B:有以下一种全身症状:38.0℃以上不明原因发热、盗汗、6个月内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10%。

第4题:

男性,40岁。发热、双颈部淋巴结进行性肿大1个月。查体:双侧颈部可触及数个1. 5cmX1.5cm左右大的无触痛淋巴结,肝、脾肋下未触及。血象正常。胸部、腹部CT未发现深部淋巴结肿大。
若淋巴结活检示:发现R-S细胞,该患者的临床分期是


A. ⅠB期
B.ⅡB期
C.ⅢA期
D. ⅣA期

答案:B
解析:

第5题:

患儿,男,7岁,"因不规则发热伴颈部肿块1月余,活动后气促,偶伴双膝关节痛1周"来诊。既往无特殊病史。家族中无结核病史。查体:T37.8℃,P110次/min,R35次/min,BP95/60mmHg,皮肤无皮疹及水肿,结膜无充血,颈部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质地中等或较硬,部分融合成片,边界不清,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双肺底呼吸音减低,无啰音,心音有力,无杂音,腹软,肝脾无肿大。

胸部CT示纵隔巨大肿物;胸腔积液未见明显增多而不宜做胸前穿刺;颈淋巴结穿刺活检仍为增生性淋巴结炎;颈淋巴结摘除活检未实施。为尽快明确诊断,进一步检查应考虑

A、胸部MRI
B、复查血常规
C、微创性纵隔肿块穿刺活检'
D、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
E、再次颈淋巴结穿刺活检

答案:B,C,D,E
解析:
血象、骨髓象、瘤细胞免疫学检查,染色体检査以及影像学检查(B超、X线等)对诊断均有辅助意义。胸部CT示纵隔巨大肿物,就没有必要做核磁。

第6题:

男,40岁,无痛性双侧颈部淋巴结进行性肿大伴发热半个月,发病以来体温最高37.5,无盗汗,体重无明显变化。查体:双侧颈部各触及一个2+2cm大小淋巴结,左腋窝一个2.1cm大小淋巴结,活动,无压痛,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化验:HB 126g/l,WBC5.3×10/L,分类,PLT155×10/L,胸腹部CT未见明显淋巴结肿大,右颈部淋巴结活检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本例最可能的分期是

A.Ⅲ期A
B.Ⅰ期B
C.Ⅱ期B
D.Ⅰ期A
E.Ⅱ期A

答案:C
解析:
根据病变范围可分为四期。Ⅰ期:病变限于一个淋巴结或限于一个淋巴结外器官。Ⅱ期:病变局限于膈的一侧。单独累及2个以上的淋巴结区或同时直接蔓延至相邻的淋巴结外器官或组织,Ⅲ期:膈两侧淋巴结都受累,可累及脾、并直接蔓延到邻近的淋巴结外器官。Ⅳ期:肿瘤扩散至淋巴结外。累及一个或多个淋巴结外器官或组织。每期再分为A和B:A:无全身症状B:有以下一种全身症状。38℃以上不明原因发热、盗汗,6个月内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10%。

第7题:

男性,35岁。发热、双颈部淋巴结进行性肿大1个月。查体:双侧颈部可触及数个1.5cm×1.5cm左右大的无触痛淋巴结,肝、脾肋下未触及。血象正常。胸部、腹部CT未发现深部淋巴结肿大。

该患者的首选治疗为
A.ABVD方案
B.CHOP方案
C.ESHAP方案
D.MOPP方案
E.COP方案

答案:A
解析:
淋巴结病理学检查是恶性淋巴瘤的特异性诊断依据。

第8题:

题干:男性,41岁,无痛性进行性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1个月,查体发现双侧颈部各1个2cm×2cm大小淋巴结,活动、无压痛,余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临床疑诊淋巴瘤 问题1:为了临床分期,需要首选的进一步检查是

A.剖腹探查

B.腹部B超

C.腹部CT

D.淋巴造影

E.胸部CT


正确答案:C
为了做好病期划分,除细致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外,尚须做胸部X线摄片以除外纵隔、肺门淋巴结及肺部病变。对膈上1期或Ⅱ期患者而疑有腹膜后或盆腔淋巴结肿大时,可做下肢淋巴管造影、B型超声或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高位腹膜后、胰周围、肝门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显影,CT较淋巴管造影为佳。淋巴管造影能显示淋巴结结构,有利于鉴别。超声显像仅能发现大于2cm的淋巴结并无法鉴别肿大原因。

第9题:

女性,50岁。发现双侧颈部肿块3个月,无发热。双侧颈前三角区可触及数个半个拇指大的淋巴结,余部位未触及肿大的淋巴结。胸部CT:未见异常。腹部CT:脾大,余未见异常。血常规正常。颈淋巴结活检示:NHL,弥漫大B细胞性。经 CHOPl个疗程,病变完全消失,其疗程数为:

A. 1个疗程
B. 2个疗程
C. 3个疗程
D. 4个疗程
E. 不应少于6个疗程

答案:E
解析:

第10题:

男性,36 岁。左侧颈部淋巴结肿大 1 个月,在外院诊断为颈部淋巴结结核,抗结核治疗半个月,效果不明显,自觉低热、盗汗。查体:T38.1℃,双侧颈部和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最大者 2×3cm,均活动,无压痛,心肺(-),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化验血:Hb126g/L,WBC5.5×109/L,PLt179×109/L,左侧颈部淋巴结活检发现 R-S 细胞,诊断为淋巴瘤。
该诊断治疗首选()

A. 放射治疗
B. CHOP 方案治疗
C. MOPP 方案治疗
D. ABVD 方案治疗

答案:D
解析:
该患者双侧颈部和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左侧颈部淋巴结活检发现 R-S 细胞,故诊断为霍奇金淋巴瘤,首选治疗方案 ABVD(D 对),MOPP 方案不作为首选(C 错)。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