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住院医师公共科目

当量子能量水平达到--以上时,能引起生物组织电离而使机体受到损害。()A、14eVB、15eVC、10eVD、12eVE、13eV

题目

当量子能量水平达到--以上时,能引起生物组织电离而使机体受到损害。()

  • A、14eV
  • B、15eV
  • C、10eV
  • D、12eV
  • E、13eV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当气体分子受到光辐射作用时,如果光的能量大于气体原子的电离能时,就有可能引起()。

A、表面电离

B、光电离

C、热电离

D、碰撞电离


正确答案:B

第2题:

电磁辐射的量子能量水平达到( )eV以上时,会对生物体产生电离作用,称为电离辐射。

A.8

B.10

C.12

D.15


正确答案:C
波长短、频率高,辐射的量子能量大,生物学作用强。量子能量水平达到12eV以上时,对生物体有电离作用,可导致机体损伤,这类电磁辐射称为电离辐射。量子能量小于12eV的电磁辐射不足以引起生物体电离,称为非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均属于电磁辐射。 

第3题:

当分子的动能大于气体分子的电离能时,就可能引起()。

A.碰撞电离

B.光电离

C.热电离

D.表面电离


参考答案:C

第4题:

划分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的电磁辐射量子能量水平是

A.2eV
B.12eV
C.20eV
D.12C
E.12Ci

答案:B
解析:
非电离辐射是电磁辐射的一部分。在电磁辐射中量子能量较小(12eV以下),不足以引起组织电离的辐射线称为非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包括:紫外辐射、可见光、红外辐射与射频辐射(高频电磁场与微波)。

第5题:

电离辐射是指量子能量(  )时引起物体电离的电磁辐射。

A.小于12eV
B.大于12eV
C.小于10eV
D.大于10eV

答案:B
解析:
当量子能量达到12eV以上时,对物体有电离作用,能导致机体的严重损伤,这类辐射称为电离辐射。

第6题:

关于电离辐射对生物物质的电离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是直接使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发生电离作用,继而引发辐射效应的出现

B、也可以使机体内环境的水分子发生电离作用并产生活性基团,继而引发辐射效应的出现

C、电离辐射的能量直接转移并沉积在生物大分子上,引起生物大分子的电离与激发,导致核酸、蛋白质等分子结构的改变

D、离辐射将自身的能量转移至水分子,并引起水分子的电离与激发,产生原发辐解产物,这些活性产物进一步攻击生物大分子,引起后者的结构功能破坏

E、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方式


正确答案:A.B.C.D.E.

第7题:

划分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的电磁辐射量子能量水平是

A、2eV

B、12eV

C、20eV

D、12C

E、12Ci


参考答案:B

第8题:

电离辐射生物效应是指射线的能量传递给生物机体后机体发生的变化和反应。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9题:

非电离辐射是指量子能量小于( )eV的不足以引起生物体电离的电磁辐射

A.10
B.11
C.12
D.13
E.14

答案:C
解析:

第10题:

划分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的电磁辐射量子能量水平是

A.12Ci
B.12eVI
C.12库仑
D.2eV
E.20eV

答案:B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