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住院医师精神科

氯丙嗪()A、阻断中枢多巴胺D2受体B、使突触间隙的NA浓度下降C、阻断N胆碱受体D、对心肌有奎尼丁样作用E、阻断5-HT受体

题目

氯丙嗪()

  • A、阻断中枢多巴胺D2受体
  • B、使突触间隙的NA浓度下降
  • C、阻断N胆碱受体
  • D、对心肌有奎尼丁样作用
  • E、阻断5-HT受体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氯丙嗪

A.阻断中枢的D2受体

B.使突触间隙的NA浓度下降

C.阻断N胆碱受体

D.对心肌有奎尼丁样作用

E.阻断中枢5-HT受体


正确答案:A

第2题:

氯丙嗪作用机制为

A. 对心肌有奎尼丁样作用

B. 使突触间隙的NA浓度下降

C. 阻断N胆碱受体

D. 阻断D、D受体

E. 阻断中枢5-HT受体


正确答案:D

第3题:

氯丙嗪作用机制为

A.对心肌有奎尼丁样作用

B.使突触间隙的NA浓度下降

C.阻断N胆碱受体

D.阻断D2样受体

E.阻断中枢5-HT受体


参考答案:D

第4题:

A.阻断D、D受体
B.使突触间隙的NA浓度下降
C.阻断N胆碱受体
D.对心肌有奎尼丁样作用
E.阻断中枢5-HT受体

氯丙嗪

答案:A
解析:
2.丙米嗪的作用: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正常人服用丙米嗪后出现安静、思睡、血压稍降、头晕、目眩,并常出现抗胆碱能反应(口干、视物模糊)。目前认为,该药主要阻断NA,5-HT在神经末梢的再摄取,从而使突触间隙的递质浓度增高,促进突触传递功能而发挥抗抑郁作用。②对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治疗量丙米嗪有明显阻断M胆碱受体的作用,表现为视物模糊、口干、便秘和尿潴留等。③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治疗量丙米嗪可降低血压,致心律失常,其中心动过速较常见。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与该药阻断单胺类再摄取从而引起心肌中NA浓度增高有关。另外,本药对心肌有奎尼丁样直接抑制效应,故心血管病患者慎用。

第5题:

氯丙嗪作用机制为()
A.对心肌有奎尼丁样作用
B.使突触间隙的NA浓度下降
C.阻断N胆碱受体
D.阻断受体
E.阻断中枢5-HT受体


答案:D
解析:
氯丙嗪作用机制为阻断受体。

第6题:

氯丙嗪

A. 阻断中枢多巴胺D2受体

B. 使突触间隙的NA浓度下降

C. 阻断N胆碱受体

D. 对心肌有奎尼丁样作用

E. 阻断5-HT受体


正确答案:A
1.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的代表,阻断D、D受体,与抗精神病作用有关,与锥体外系副作用也有关。2.是最早发现的三环素类抗抑郁药物,具奎尼丁样作用,可能与药物所致心律失常有关。

第7题:

丙咪嗪

A. 阻断中枢多巴胺D2受体

B. 使突触间隙的NA浓度下降

C. 阻断N胆碱受体

D. 对心肌有奎尼丁样作用

E. 阻断5-HT受体


正确答案:D
1.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的代表,阻断D、D受体,与抗精神病作用有关,与锥体外系副作用也有关。2.是最早发现的三环素类抗抑郁药物,具奎尼丁样作用,可能与药物所致心律失常有关。

第8题:

氯丙嗪的作用机制为

A.阻断中枢5-HT受体

B.阻断N胆碱受体

C.阻断D2受体

D.使突触间隙的Na+浓度下降

E.对心肌有奎尼丁样作用


参考答案:C

第9题:

A.阻断中枢5-HT受体
B.阻断N胆碱受体
C.阻断β、β1受体
D.使突触间隙的Na浓度下降
E.对心肌有奎尼丁样作用

氯丙嗪的作用机制为

答案:A
解析:

锂离子理化性质与钠类似,锂离子通过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后,置换细胞内Na,抑制Na产生动作电位,从而使细胞兴奋性降低。
丙咪嗪是三环类抗抑郁药,可作用于心血管系统,阻断α受体,从而降低血压,引起心律失常。此外,丙咪嗪对心肌有奎尼丁样直接抑制效应,故心血管患者慎用。
氯丙嗪是第一个问世的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为这类药物的典型代表。氯丙嗪因阻断DA受体、5-HT2受体、α受体、M受体、H1受体,因此作用广泛,但副作用较多。

第10题:

A.阻断中枢5-HT受体
B.阻断N胆碱受体
C.阻断D受体
D.使突触间隙的Na浓度下降
E.对心肌有奎尼丁样作用

氯丙嗪的作用机制为

答案:C
解析:
氯丙嗪因阻断D受体、5-HT受体、α-受体、M受体、H受体,因此作用广泛,但副作用较多。故1题应选C。锂离子理化性质与钠类似,锂离子通过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后,置换细胞内Na,抑制Na产生动作电位,从而使细胞兴奋性降低。故2题应选D。丙米嗪可作用于心血管系统,阻断α-受体,从而降低血压,引起心律失常。此外,丙米嗪对心肌有奎尼丁样直接抑制效应,故心血管患者慎用,故3题应选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