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住院医师医学检验科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要点有哪些?

题目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要点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急性应激障碍的诊断要点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案:
解析:
急性应激障碍。 诊断要点主要有: (1)有异乎寻常的、严重而急剧的应激事件。 (2)起病急,在受到精神创伤后的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病。 (3)症状出现的时间与应激事件密切相关。 (4)临床主要表现为有强烈情感变化的精神运动性抑制或精神运动性兴奋,可有轻度意识障碍。 (5)病程短,并伴随着应激源的消除或环境改变迅速缓解或逐渐减轻。

第2题:

猪肺疫诊断要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流行病学:中小猪多发病(3-12周龄),发病率较高,散发,四季均发,多继发于其他传染病,呈地方性流行。
②临床症状:体温升高,咽喉肿胀,呼吸困难,“锁喉风”,急性型除败血症外还表现急性胸膜肺炎,听诊有啰音和摩擦音,腹式呼吸;慢性型呈慢性肺炎和慢性胃炎。
③剖检病变:肺脏大理石样外观,胸腔积液,内有纤维蛋白渗出物,胸肺粘连。

第3题: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要点


参考答案:1.诱发因素:大约有1/2的AMI患者能查明诱发因素和前驱症状,如剧烈运动、创伤、情绪波动、急性失血、出血性或感染性休克、主动脉瓣狭窄、发热、心动过速等。2.先兆:半数以上患者在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其中初发型心绞痛和恶化型心绞痛为最突出。3.症状①疼痛:疼痛发生的部位和性质常类似于心绞痛,但多无明显诱因,且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大于30分钟,可达数小时或数天,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缓解。病人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②全身症状:有发热、出汗、全身乏力、心动过速等。③各种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上腹胀痛等。④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也较多见。⑤低血压与休克。⑥心力衰竭。4.体征: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脏体征可在正常范围内,体征异常者大多数无特征性。心脏浊音界为正常或轻中度增大。心率多增快,少数减慢。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可出现房性奔马律,少数有室性奔马律,部分病人在起病第2~3天出现心包摩擦音,为反应性纤维性心包炎所致。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如有心力衰竭或休克,则有相应的体征。5.心电图①超急性期(心肌梗死后数分钟到数小时):高大T波,以后迅速出现ST段斜型抬高,与高耸直立T波相连。②急性期(心肌梗死后数小时至数日,可持续到数周):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可形成单向曲线,继而逐渐下降;R波振幅降低或丢失,出现异常Q波;T波由直立开始倒置。③近期(梗死后数周至数月):抬高ST段恢复至基线,缺血型T波由倒置较深逐渐变浅,坏死型Q波持续存在。④陈旧期(梗死后3~6个月或更久):ST段和T波恢复正常或T波持续倒置、低平,趋于恒定不变,残留下坏死型Q波。6.血清心肌标志物(1)肌钙蛋白(cTn)T或I的出现和增高:是反映急性心肌梗死的指标。(2)血清心肌酶含量增高: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CK-MB诊断的特异性最高,其增高的程度能较准确地反映梗死的范围,其高峰出现时间是否提前有助于判断溶栓治疗是否成功。(3)血肌红蛋白增高:其出现最早,而恢复也快,但特异性差。7.Killip分级

第4题:

急性心力衰竭的护理要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困难程度、咳嗽与咳痰情况以及肺部啰音的变化。
(2)体位:协助患者取坐位,并提供依靠物,以节省患者体力;注意保护,防止坠床。
(3)镇静: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并陪伴安慰患者,告诉患者医护人员正积极采取措施,消除患者不安、恐惧等情绪,减轻心脏负荷。
(4)吸氧:给予3~4L/min。
(5)药物护理:使用利尿剂时,应严格记录出入量,注意电解质问题,使用血管扩张剂要控制输液速度,根据监测血压情况,防止低血压;使用硝普钠时应避光,并现配现用。

第5题: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诊断要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病前感染史,急性亚急性起病,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末梢性感觉障碍,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早期F波或H反射延迟,等电生理改变。

第6题:

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要点。
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要点

第7题:

试述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 (1)紧急处理。①疑为急性心肌梗死者,立即平卧休息,经鼻导管或面罩给氧2~5升/分。②镇静止痛。③硝酸甘油0.5mg含化,可反复使用。④利多卡因500mg加入液体中静脉滴注1~4mg/min,预防和消除心律失常。⑤心电监护,注意心律失常的出现,并及时处理。⑥有条件立即行静脉溶栓治疗。
(2)严密观察病情。①并发症的观察:生命体征监测非常重要,血压降低、脉搏增快提示可能发生休克;脉律改变,可能发生心律不齐;呼吸频率太慢,可能为吗啡中毒。②预后的评估。③溶栓治疗的监测:血压、心电图、出血并发症和神经系统体征、血清CK及同工酶、药物不良反应。
(3)减轻疼痛:根据医嘱及时使用止痛剂。给予氧气吸入,使氧分压升高,氧气更容易扩散到缺血的心肌层,同时有助于止痛。
(4)休息和活动:急性期12小时内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若无并发症,24小时内可鼓励患者在床上行肢体活动;若无低血压,第3天就可在病房内走动;第4~5天,逐步增加活动直至每天步行100~150m。
(5)心理支持:向患者解释病情和治疗进展,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给予心理支持。
(6)饮食护理:发病第一天进流质,后改为半流质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可减少心脏的需氧量。
(7)排便护理:由于卧床休息,进食流质饮食,患者常发生便秘,而且患者常不习惯在床上使用便盆,因此需每天协助患者安全排便。
(8)PTCA术后护理:卧床休息6小时,穿刺的腿部保持伸直,穿刺部位用砂袋压迫;术后4小时每30分钟观察1次生命体征,然后改每天测4次;每天记录心电图;术后立即抽血查血中CPK浓度,然后每8小时监测1次,共2次。
(9)做好健康教育。

第8题:

急性肾衰竭的诊断要点有哪些?


答案:急性肾衰竭的诊断要点有:(1)病因和诱因。(2)突发或进行性少尿。(3)急性进行性氮质血症。(4)其他临床表现和助检查。

第9题:

筋膜间隙综合征的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诊断要点:
1、该病诊断贵在"早"字,患肢有外伤史,普遍肿胀并有剧烈疼痛。
2、筋膜间隙触之张力增高,并有明显压痛。
3、肌肉活动障碍,在前臂表现为手指伸屈障碍,小腿表现为足趾背屈及跖屈障碍。
4、筋膜间隙内肌肉被动牵拉疼痛。
5、通过间隙的神经干的功能障碍,感觉障碍早于运动障碍,具备上述2,3,4三条即可诊断。治疗要点:(1)非手术保守疗法要慎重,主张早期切开减压,对于该病主张宁可失之于切开过早,而不可失之于延误。(2)对于可疑该病者,宁可切开,不可失之于观察。应广泛切开各筋膜,使之压力充分释放。
(3)术后创面处理可采用延期缝合或植皮消灭创面。

第10题: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诊断有哪些?


正确答案:①疼痛:与心肌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发生缺血性坏死有关。
②心排血量减少:与梗死后收缩力显著减弱及严重心律失常使心脏舒缩不协调,心搏量减少有关。
③组织灌注量改变:与心肌广泛坏死,心排血量急剧下降及剧烈疼痛、神经反射引起周围血管扩张等有关。
④恐惧:与持久而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使患者怀疑自己有生存危机有关。
⑤自理能力缺陷:与医疗性限制有关。
⑥便秘:与剧烈疼痛引起精神过度紧张,抑制正常规律的排便,不能适应卧床排便、进食少、肠腔内容物不足、体虚无力及饮食不合理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