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化操作工

影响Co-Mo系统催化剂反硫化的因素是什么?

题目

影响Co-Mo系统催化剂反硫化的因素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催化剂硫化结束的标准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循环氢中硫化氢浓度大于1%,且呈上升趋势。
(2)催化剂床层无温升。
(3)高分罐无明水排出。

第2题:

变换催化剂发生反硫化经再次硫化后可恢复其全部活性。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不是最终影响预加氢催化剂硫化效果的主要因素是( )。

A、 硫化温度

B、硫化剂量

C、氢分压

D、硫化氢分压


参考答案:C

第4题:

催化剂预硫化油中如果含有大量的烯烃,则硫化时在催化剂上可能发生聚合结焦,影响催化剂的活性。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加氢精制与加氢裂化催化剂为什么要预硫化?常用什么样的硫化剂?硫化条件对于催化剂的预硫化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当催化剂装入反应器后,活性组分是以氧化态存在的,只有呈硫化物的形态,才具有较高的活性。因此,使用前必须进行预硫化。加氢催化剂的预硫化,有气相预硫化与液相预硫化两种方法:气相预硫化(亦称干法预硫化),即在循环氢气存在下,注入硫化剂进行硫化;液相预硫化(亦称湿法预硫化),即在循环氢气存在下,以低氮煤油或轻柴油为硫化油,携带硫化剂注入反应系统进行硫化。影响预硫化效果的主要因素为预硫化温度和硫化氢浓度。

第6题:

Co-Mo系催化剂使用前为什么要进行硫化?硫化机理是什么?硫化特点和终点标志?


正确答案: 因该硫化剂使用前是以氧化态存在的,其活性远低于硫化状态。在适当的条件下,使催化剂发生硫化反应而生成硫化物,才具有较好的低温活性,所以Co—Mo系催化剂使用前要进行硫化。
硫化机理是:
C.S2+4H2=2H2S+CH2ΔH°=﹣240.9KJ/mol
M.oO3+2H2S+H2=MoS2+3H2OΔH°=﹣48.2KJ/mol
C.oO+H2S=COS+H2OΔH°=﹣13.4KJ/mol
硫化特点:三高一短。较高的空速,高CS2,高温下强化硫化,短的硫化时间。
硫化终点标志是床层各占温度最后都应在425℃保持2小时,同时分析出口H2S浓度连续3次在10g/Nm3以上,可以认为硫化结束。

第7题:

硫化温度对催化剂硫化效果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温度对加氢精制催化剂预硫化的速度及是否硫化完全影响极大。一般说来,硫化速度及催化剂上的硫含量随着硫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最后达到一个临界值,即温度再升高时硫化速度增加很慢或基本稳定,催化剂上的硫含量也趋于稳定。

第8题:

Co-Mo系统催化剂反硫化的机理?


正确答案: Co-Mo系统催化剂反硫化主要是催化剂成分中的MoS2的反硫化,其反硫化反应为:MoS2+2H2O=MoO2+2H2S

第9题:

催化剂预硫化油中如果含有大量的(),则硫化时在催化剂上可能发生聚合结焦,影响催化剂的活性。

  • A、硫化物
  • B、烯烃
  • C、烷烃
  • D、芳香烃

正确答案:B

第10题:

什么是耐硫低变催化剂的反硫化反应?


正确答案:耐硫低变催化剂的活性组分金属硫化物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 金属氧化物 并放出 硫化氢 ,从而使 低变催化剂 失去活性,这一现象称为耐硫低变催化剂的反硫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