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工考试

某矿有管理人员和生产工人共计60人,年生产铁矿石20万吨,剥离岩石30万吨,分别按总量和原矿产量计算全员劳动生产率。

题目

某矿有管理人员和生产工人共计60人,年生产铁矿石20万吨,剥离岩石30万吨,分别按总量和原矿产量计算全员劳动生产率。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矿某一年的采剥总量1200万吨,矿石生产能力500万吨,计算出该矿生产剥采比js(单位t/t)。


参考答案:岩石生产能力=1200-500=700万吨
生产剥采比js=700/500=1.4t/t
矿生产剥采比为1.4t/t

第2题:

2005年我国GD.P为184937亿元人民币,主要能源生产总量为228.9百万吨标准煤,主要能源为原煤、原油、天然气和水风核电,分别生产177.2百万吨标准煤、25.9百万吨标准煤、6.6百万吨标准煤和19.2百万吨标准煤。“十一五”“十二五”时期我国主要能源生产情况见下表。
?????????表2006—2015年我国主要能源生产情况?????????单位:百万吨标准煤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005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为12.38万吨标准煤/亿元人民币
B.“十二五”时期,我国原煤产比“十一五”时期增长超过30%
C.2015年我国水风核电产量占主要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比上年有所提升
D.2011-2015年我国原油、天然气和水风核电总产量均逐年增加

答案:C
解析:
A项:单位GDP能耗=能源生产总量/GDP=228.9百万吨标准煤/184937亿元人民币≈12.4百万吨标准煤/亿元人民币?,错误;
B项:“十二五”即2011-2015年的原煤产量为264.7+267.5+270.5+266.3+261.0=1330百万吨标准煤,“十一五”即2006-2010年的原煤产量为189.7+205.5+213.1+219.7+237.8=1065.8百万吨标准煤,增长率为1330-1065.8/1065.8=264.2/1065.8<30%,错误;
C项:方法一:2015年我国水风核电产量占主要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为52.5/261.0+30.8+17.7+52.5=52.5/362,2014年比重为48.1/266.3+30.4+17.0+48.1=48.1/361.8,前者较后者,分子增长多于分母,故2015年比重较高,正确;
方法二:2015年水风核电产量增量为52.5-48.1=4.4,根据116题计算数据,2015年主要能源生产总量增量为0.2,故部分增速大于总量增速,该部分占总量比重上升,正确;
D项:定位表格数据可得,2011年原油生产量为28.9百万吨标准煤,少于2010年的29.0百万吨标准煤,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C。?

第3题:

某企业2000年生产产量为200万吨,2001年产量为205万吨,则产量指数为( )。

A.102.5%

B.2.5%

C.97.56%

D.2.44%


正确答案:A
解析:205/200=102.5%

第4题:

2005年我国GDP为184937亿元人民币,主要能源生产总量为228.9百万吨标准煤。主要能源指原煤、原油、天然气和水风核电,分别生产177.2百万吨标准煤、25.9百万吨标准煤、6.6百万吨标准煤和19.2百万吨标准煤。“十一五”“十二五”时期我国主要能源生产情况见下表。
表2006-2015年我国主要能源生产情况
单位:百万吨标准煤

2006-2015年我国原煤产量年增长率超过的年份个数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所求“年增长率超过10%的年份个数”,可判定此题为增长率问题。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代入材料数据可得:
2015年:261.0-266.3/266.3<0;2014年:266.3-270.5/270.5<0;2013年:270.5-267.5/267.5=3/267.5<10%;
2012年:267.5-264.7/264.7=2.8/264.7<10%;2011年:264.7-237.8/237.8=26.9/237.8<10%;
2010年:237.8-219.7/219.7=18.1/219.7<10%;2009年:219.7-213.1/213.1=6.6/213.1<10%;
2008年:213.1-205.5/205.5=7.6/205.5<10%;2007年:205.5-180.7/189.7=15.8/189.7<10%;2006年:189.7-228.9/228.9<0。超过10%的年份为2011年。
故正确答案为B。

第5题:

2005年我国GD.P为184937亿元人民币,主要能源生产总量为228.9百万吨标准煤,主要能源为原煤、原油、天然气和水风核电,分别生产177.2百万吨标准煤、25.9百万吨标准煤、6.6百万吨标准煤和19.2百万吨标准煤。“十一五”“十二五”时期我国主要能源生产情况见下表。
?????????表2006—2015年我国主要能源生产情况?????????单位:百万吨标准煤

2011-2015年我国主要能源生产总量年增加最少的年份是:

A.2015年
B.2014年
C.2013年
D.2012年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所求“年增加最少的年份”可判定此题为增长量比较。主要能源生产总量=原煤生产量+原油生产量+天然气生产量+水风核电生产量,能源生产总量年增加量=当年能源生产总量-上年能源生产总量。代入表格数据,可得:
2015年能源生产总量增加量:
(261.0+30.8+17.7+52.5)-(266.3+30.4+17.0+48.1)=0.2
2014年能源生产总量
(266.3+30.4+17.0+48.1)-(270.5+30.1+15.8+42.3)=3.1
2013年能源生产总量增加量:
(270.5+30.1+15.8+42.3)-(267.5+29.8+14.4+39.3)=7.7
2012年能源生产总量增加量
(267.5+29.8+14.4+39.3)-(264.7+28.9+13.9+32.7)=10.8
增长量最少的为2015年。
故正确答案为A。?

第6题: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2003年,某省一次能源生产量为2223.4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6.7%,增速提高1.4个百分点,与1996年相比年均增长1.2%。多年来我省原煤产量一直在2500万吨左右徘徊,且后备资源有限,2006年原煤生产量为2760.万吨,比上年增长168.5万吨,为近年产量较高年份,原油多年来一直维持在一百多万吨的水平。2003年生产量为166.4万吨,增长9.4万吨,天燃气生产量为0.3亿立方米,增长0.1亿立方米,一次能源自给率为20.1%,已下跌至10年来最低点,其中原煤自给率为25.9%,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原油自给率仅为9.7%,下降1.7个百分点。
2003年,全省能源加工转换企业能源投入总量为8642.1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6.7%,二次能源生产总量为5359.2万吨标准煤,增长17.3%。原煤用于加工转换的总量为7902.4万吨,比上年增长14.5%,占全省原煤消费总量的74.1%,其投入量的81.2%,是作为电煤用于火力发电,产出电力133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4.3%。
2003年全省原油加工量为1677.8万吨,比上年增长22.2%。其中:产出汽油255.2万吨,柴油434万吨,燃料油155.2万吨,液化石油气89万吨和石油制品571.2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6.2%、16.6%、37.2%、7%和11.9%。
2001年全省一次能源生产量为( )。


A. 1927.7万吨标准煤
B. 1953万吨标准煤
C. 1978.9万吨标准煤
D. 2083.8万吨标准煤

答案:C
解析:
2002年全省一次能源生产量为2223.4÷(1+6.7%)=2083.8,2001年为2083.8÷(1+6.7%-1.4%)=1978.9(万吨)。故答案为C。

第7题:

2005年我国GDP为184937亿元人民币,主要能源生产总量为228.9百万吨标准煤。主要能源指原煤、原油、天然气和水风核电,分别生产177.2百万吨标准煤、25.9百万吨标准煤、6.6百万吨标准煤和19.2百万吨标准煤。“十一五”“十二五”时期我国主要能源生产情况见下表。
表2006-2015年我国主要能源生产情况
单位:百万吨标准煤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005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为12.38万吨标准煤/亿元人民币
B.“十二五”时期,我国原煤产比“十一五”时期增长超过
C.2015年我国水风核电产量占主要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比上年有所提升
D.2011-2015年我国原油、天然气和水风核电总产量均逐年增加

答案:C
解析:
A项:单位GDP能耗=能源生产总量/GDP=228.9百万吨标准煤/184937亿元人民币≈12.4百万吨标准煤/亿元人民币?,错误;
B项:“十二五”即2011-2015年的原煤产量为264.7+267.5+270.5+266.3+261.0=1330百万吨标准煤,“十一五”即2006-2010年的原煤产量为189.7+205.5+213.1+219.7+237.8=1065.8百万吨标准煤,增长率为1330-1065.8/1065.8=264.2/1065.8<30%,错误;
C项:方法一:2015年我国水风核电产量占主要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为52.5/261.0+30.8+17.7+52.5=52.5/362,2014年比重为48.1/266.3+30.4+17.0+48.1=48.1/361.8,前者较后者,分子增长多于分母,故2015年比重较高,正确;
方法二:2015年水风核电产量增量为52.5-48.1=4.4,根据116题计算数据,2015年主要能源生产总量增量为0.2,故部分增速大于总量增速,该部分占总量比重上升,正确;
D项:定位表格数据可得,2011年原油生产量为28.9百万吨标准煤,少于2010年的29.0百万吨标准煤,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C。?

第8题:

某冶金铁矿山2009年12月份销售自采铁矿石原矿16万吨,移送部分原矿选出精矿0.5万吨,选矿比为40%,移送用于交换原材料的铁矿石0.5万吨,适用税额为15元/吨。该铁矿山当月应缴纳的资源税为( )万元。

A.126

B.129

C.143.5

D.159.75


正确答案:D
解析:自产自用,均以自用数量为课税数量;金属矿原矿可将其精矿按选矿比折算成原矿数量,以此作为课税数量。对冶金矿山铁矿石资源税减征40%,即按规定税额标准的60%征收。
当月应缴纳的资源税=(16+0.5÷40%+0.5)×15×60%=159.75(万元)

第9题:

2005年我国GDP为184937亿元人民币,主要能源生产总量为228.9百万吨标准煤。主要能源指原煤、原油、天然气和水风核电,分别生产177.2百万吨标准煤、25.9百万吨标准煤、6.6百万吨标准煤和19.2百万吨标准煤。“十一五”“十二五”时期我国主要能源生产情况见下表。
表2006-2015年我国主要能源生产情况
单位:百万吨标准煤

自2016年起,若我国水风核电年产量均按2006-2015年平均增速增长,则2025年我国水风核电产量将为

A.84.2百万吨标准煤
B.85.8百万吨标准煤
C.132.5百万吨标准煤
D.143.6百万吨标准煤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按2006-2015年平均增速增长”,可判定此题为年均增长率问题。定位文字材料和表格可得,2005、2015年水风核电生产量分别为19.2、52.5百万吨标准煤,
自2016年起,按2006-2015年平均增速增长,2016-2025年与2006-2015年间隔年数相同,
则2016-2025与2006-2015年增长率相同,2025年水风核电产量为52.5×52.5/19.2≈144百万吨标准煤,最接近D项。
故正确答案为D。

第10题:

(2018年教材本题已过时或删除改考点,仅供参考)某铁矿开采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5年9月开采铁矿石原矿30万吨,其中销售10万吨,另外销售铁矿石精矿2万吨,该企业当月应纳资源税(  )万元。(铁矿石资源税税率为15元/吨,选矿比为1:4)

A.150
B.270
C.180
D.157.5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资源税的计算。资源税改革前,应纳资源税=(10+2/25%)×15=270(万元)。根据财税〔2016〕53号,自2016年7月1日起实施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铁矿石“从价”计征资源税,征税对象为铁精矿,计征依据为收取的全部铁精矿销售额及价外费用,不包括从洗选厂到车站、码头或用户指定运达地点的运输费用;如果直接销售铁原矿,需将原矿的销售额换算成精矿的销售额。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