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监测工

土壤剖面样品的采集应()进行。A、自上而下B、从中间位置C、随机D、自下而上

题目

土壤剖面样品的采集应()进行。

  • A、自上而下
  • B、从中间位置
  • C、随机
  • D、自下而上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帷幕灌浆施工中,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时,先导孔应( )进行压水试验。

A.自下而上分段
B.自下而上全段
C.自上而下分段
D.自上而下全段

答案:C
解析:
2020/2019教材P64
帷幕灌浆先导孔、质量检査孔应自上而下分段进行压水试验,压水试验宜采用单点法。

第2题:

从土壤剖面采取土壤样品正确的方法是()。

A:随机取样
B:由上而下分层取样
C:由下而上分层取样
D:由中段向上、下扩展取样

答案:C
解析:
为了研究土壤基本理化性状,除了研究表土外,还常研究表土以下的各层土壤。剖面土样的采集方法,一般可在主要剖面观察和记载后进行。必须指出,土壤剖面按层次采样时,必须自下而上(这与剖面划分、观察和记载恰好相反)分层采取,以免采取上层样品时对下层土壤的混杂污染。为了使样品能明显反映各层次的特点,通常在各层最典型的中部采取(表土层较薄,可自地面向下全层采样),这样可克服层次之间的过渡现象,从而增加样品的典型性或代表性。【拓展】《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第6.1.5条规定,采样次序自下而上,先采剖面的底层样品,再采中层样品,最后采上层样品。

第3题:

当岩电吻合且岩心收获率大于100%时,岩心归位应该()。

A、用校正深度自上而下画剖面,超出部分画到本筒底部

B、用校正深度自上而下画剖面,画满筒后超出部分不归位

C、用校正深度自下而上画剖面,套心画到本筒顶部

D、用校正深度自下而上画剖面,套心推到上一筒底部


参考答案:D

第4题:

为了使采集的土壤分析样品有代表性,要按随机、多点、()的方法进行操作

  • A、平均
  • B、均匀
  • C、正确
  • D、严格

正确答案:B

第5题:

食源性致病菌监测采集散装成堆样品时,以下采样方式不正确的是()。

  • A、分上、中、下三层抽取
  • B、分层从中间及四周五点随机抽样
  • C、混匀样品后,随机抽取
  • D、随机抽取表面样品

正确答案:C,D

第6题:

帷幕灌浆施工中,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时,先导孔应()进行压水试验。

A . 自下而上分段
B . 自下而上全段
C . 自上而下分段
D . 自上而下全段

答案:C
解析:
p64
帷幕灌浆先导孔、质量检査孔应自上而下分段进行压水试验,压水试验宜采用单点法。

第7题:

外墙面砖镶贴顺序应()进行。在每一分段或分块内的面砖,均为()镶贴。

  • A、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
  • B、自上而下  自上而上
  • C、自下而上  自下而上
  • D、自上而下  自上而下

正确答案:A

第8题:

从土壤剖面采取土壤样品正确的方法是( )。

A.随机取样
B.由上而下分层取样
C.由下而上分层取样
D.由中段向上、下扩展取样

答案:C
解析:
为了研究土壤基本理化性状,除了研究表土外,还常研究表土以下的各层土壤。剖面土样的采集方法,一般可在主要剖面观察和记载后进行。必须指出,土壤剖面按层次采样时,必须自下而上(这与剖面划分、观察和记载恰好相反)分层采取,以免采取上层样品时对下层土壤的混杂污染。为了使样品能明显反映各层次的特点,通常在各层最典型的中部采取(表土层较薄,可自地面向下全层采样),这样可克服层次之间的过渡现象,从而增加样品的典型性或代表性。 【拓展】《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第6.1.5条规定,采样次序自下而上,先采剖面的底层样品,再采中层样品,最后采上层样品。

第9题:

为了使采集的土壤分析样品有代表性,要按()的方法进行操作

  • A、随机
  • B、均匀
  • C、正确
  • D、多点

正确答案:A,B,D

第10题:

简述采集土壤样品应遵守的原则。


正确答案: (1)代表性:指采集的样品能反映所要研究的总体的情况。采样时应沿着一定的线路,按照―随机、―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采样。
(2)典型性:指采样点的性状能反映所要了解的总体的情况。
(3)对应性:根据分析目的,采样时要注意时间与空间上的对应性;有时还要注意土壤样品与生物样品之间的对应性。
(4)适时性:指采样时间和采样周期
(5)防止污染:特别是对于微量元素分析更要注意防止污染。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