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运行技术考试

#2机组与二期机组DEH的负荷控制功能有何区别?不同机组分别在什么方式下机组能参与一次调频?

题目

#2机组与二期机组DEH的负荷控制功能有何区别?不同机组分别在什么方式下机组能参与一次调频?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悬式机组与伞式机组的主要区别在于机组主轴的长短


正确答案:错误

第2题:

机组负荷控制有几种方式?各自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机组负荷控制有:BASE、BF、TF、COORD四种基本方式。
BASE方式下,汽机、锅炉主控均为手动方式,由人工手动对汽机调门开度、锅炉燃料量进行加减实现对负荷、主汽压的控制。
BF方式下,汽机主控在收到负荷指令后,改变汽机进汽量,使发电机输出与指令一致。由于蒸汽流量变化,引起主汽压力变化,使主汽压与给定值产生偏差,锅炉主控根据此偏差调节锅炉燃料量,保持主汽压与给定值相等。在这种调节方式中机组负荷由汽机控制,主汽压力由锅炉控制。该方式利用了锅炉蓄热量,使机组功率迅速变化,对负荷反应速度快,但由于锅炉燃烧延迟大,对主汽压的调节不可避免存在滞后现象,容易使调节过程不稳定,因此必须对负荷变化率进行限制。
TF方式下,锅炉主控在收到负荷指令后,立即改变燃料量至相应值,从而使主汽压升高,为维持主汽压不变,汽机主控根据主汽压偏差改变汽机进汽量,使主汽压恢复至给定值,从而使发电机出力与目标值相等。在此方式下由汽机主控来维持主汽压力,反应较快,主汽压力变化很小,对维持锅炉稳定运行有利,但发电机出力必须随蒸发量上升、主汽压力上升才能增加上去,而锅炉燃料量、燃烧及热传导变化有延迟,因而机组输出功率变化有较大延迟,导致出力变化慢,不利于负荷控制。
COORD方式(协调方式)中,锅炉与汽机主控同时接受功率与主汽压的偏差信号。当机组要求增加出力,出现正的功率偏差信号,在汽机主控上使汽机调门开大,在锅炉主控上使燃料量增加。汽机调门的开大,使主汽压下降,虽然锅炉已增加燃料量,但因延迟未能使主汽压恢复,因此产生一正的压力偏差信号,该信号使汽机调门关小,而使锅炉燃料量更加增大。总的结果是汽机调门略有增大,而燃料量增加较多。经一段时间,燃料量增大的效果开始反应,主汽压上升,压力偏差消失,汽机主控逐渐增大调门开度,机组出力增加,使功率偏差减小,直至功率偏差及汽压偏差消失。该方式一方面利用汽机调门使主汽压在允许的范围内,利用锅炉的一部分蓄热量,适应负荷变化的要求,另一方面使锅炉迅速增加燃料量。既使功率变化迅速,又使主汽压稳定。
以上所讲均是比较原则的特点。各机组在不同控制方式的实现会有不同的修正,应详细参阅相应的技术资料去了解。

第3题:

悬式机组与伞式机组的主要区别在于机组主轴的长短。()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机组一次调频性能在线监测可以利用动态数据实现以下功能:()

  • A、监测各机组一次调频运行情况
  • B、统计各机组一次调频运行情况
  • C、分析电网频率扰动期间各机组一次调频动作行为
  • D、支持一次调频的远程测试

正确答案:A,B,C,D

第5题:

电网频率变化超过机组一次调频死区的45s内,机组实际功率与机组响应目标偏差的平均值应在机组额定有功功率的±3%以内。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在高旁压力调节阀关闭,锅炉主控自动,发变组出口断路器闭合,机组无RB指令,机组压力控制方式为DEH手动控制时,机组处于()。


正确答案:锅炉跟随运行方式

第7题:

火电机组在电网频率偏离调频死区时无明显调频动作的可能原因不包括()。

  • A、火电机组带基荷,不参与一次调频
  • B、机组未并网
  • C、机组一次调频死区设置太大
  • D、机组已满负荷运行,无旋转备用

正确答案:A

第8题:

由调节系统自动控制机组负荷变化以保证电网频率稳定的方式称为一次调频。

A

B



第9题:

1机组参与一次调频过程中,在电网频率稳定后,机组负荷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为一次调频稳定时间,应小于1分钟。()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机组调度方式,指调度端对已经投入调度自动控制方式的AGC电厂(机组)采用()控制策略。

  • A、无基点调频模式
  • B、超短期负荷预测模式
  • C、安全约束控制

正确答案: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