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工

剪切下料的缺陷、原因及处理办法是什么?

题目

剪切下料的缺陷、原因及处理办法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剪切下料件质量分析及缺陷防止措施。


正确答案: 1、剪切下料后零件尺寸不符图样尺寸。
(1)剪刀刃未对准板材剪切线。(2)在剪切同一尺寸批量的另件时,剪板机后挡板定位不准,造成剪切的偏斜,应调整挡板并作好首件检查和批量剪切中的抽检。(3)板材未压紧,致使剪切时板料位移,特别是剪切宽度较小的窄料时,必须附加垫板用以间接压紧板材。
2、剪切件的剪切边缘毛剌严重,甚至不是断裂割离,而是拉裂分离的现象。
(1)剪切刃已不锋利。(2)上、下剪刀间的间隙过大造成,必须更换剪刀刃或调整剪刀刃之间的间隙。

第2题:

截面较大的低、中碳钢用剪切下料时应预热到250℃—350℃的蓝脆区进行下料。()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剪切下料时,剪切后材料的切断面应与材料表面()。

A、平行

B、垂直

C、重合


参考答案:B

第4题:

欠酸洗缺陷特征是什么及产生原因。


正确答案: 欠酸洗缺陷特征:带钢表面残留局部未洗掉的氧化铁皮时称为欠酸洗。上下表面呈横向条片状、灰黑色条纹,多出现于酸洗卷尾部和宽度方向的中部,严重时,带钢表面有浮灰。
产生原因: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组成、厚度、致密度的变化造成酸洗时间增加、带钢波浪度和镰刀弯较大使得起浪或弯起部分没有浸泡在酸液中通过、酸洗工艺条件或/和设备功能状况发生变化。

第5题:

酰氯接受釜温度太高可能原因及处理办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可能原因:1.光气中混入其他杂气(主要为光气中有较高氯气,或一氧化碳中混入空气)。
2.合成量太大。
处理方法:1.迅速停车通知分析光气的含量和游离氯,查明杂气来源并迅速排除。
2.检查流量是否真实,并及时调整减少合成量。

第6题:

剪板机剪切下料产生扭曲的可能原因是()

  • A、剪刃磨损
  • B、剪切角过大
  • C、剪切角过小
  • D、档尺精度差

正确答案:B

第7题:

冷轧辊常见缺陷及产生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格坑:带钢焊缝质量不好,有异物进入。
②粘辊:局部压下量过大,断片、堆钢、折叠,带钢板形不好或辊身表面硬度低。
③裂纹:粘辊等过热缺陷造成局部压下过大,冷却不好,轧辊表面杂物粗大。
④勒辊:辊身两端压下不一致,带钢浪形、跑偏、辊身表面硬度低。
⑤大面积带状剥落:由于轧辊辊身有微裂纹,在循环轧制应力的作用下,经过二次疲劳裂纹的发展造成的。
⑥掉肉:辊身表面有微裂纹,辊身表层局部严重过热,辊身表层有大夹杂物等缺陷在轧制应力作用下,经疲劳裂纹发展成掉肉。
⑦辊身两侧环状裂纹:轧制时,两端压下严重不均,轧辊淬火质量不好。
⑧工作辊轴承抱辊:轴承润滑不好,未及时加油,轴承密封不好,辊身两端压下严重压偏。
⑨断辊:轧辊内部残余拉应力大,轧辊中心有裂纹等缺陷,辊身两端压下严重压偏,外来温度影响,使轧辊内应力激剧增加。

第8题:

离心泵振动原因及处理办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1) 地脚螺栓或垫铁松动;(2) 泵与原动机中心不对,或对轮螺丝尺寸不符合要求;(3) 转子平面不对,叶轮损坏,流道堵塞;平衡管堵塞;(4) 泵进出口管线配制不良,固定不良;(5) 轴承损坏,滑动轴承没有紧力,或轴承间隙过大:(6) 汽蚀,抽空,大泵打小流量;(7) 转子与定子部件发生磨擦;(8) 泵内部构件松动。消除方法:(1) 拧紧螺栓,点焊垫铁;(2) 重新校中心,更换对轮螺丝;(3) 校对平衡,更换叶轮,疏通流道;(4) 重新配制管线并固定好;(5) 更换轴承,调整紧力,加铜片调整间隙;(6) 提高进口压力,开大进口阀,接旁通管;(7) 修理,调整;(8) 解体并紧固。

第9题:

剪切下料的效率要低于带锯床下料。()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严重缺陷的内容及处理要求各是什么?


正确答案: 其内容及处理要求分述如下。
(1)内容:设备存在明显损坏、变形,发展下去可能造成故障。
(2)处理要求:必须列入近期检修计划,予以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