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工考试

试述回火时常见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防止和补救措施。

题目

试述回火时常见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防止和补救措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常见的废品形式及产生原因。


正确答案: 钻孔废品的形式及产生的原因如下:
(1)孔呈多角形。产生原因:钻头后角太大;两切削刃长短不同,角度不对称。
(2)孔径太大。产生原因:两主切削刃长短高低不同;钻头摆动。
(3)孔壁粗糙。产生原因:钻头不锋利;后角太大;进给量太大;冷却润滑不好。
(4)孔位置歪斜或偏移。产生原因:钻头与工件表面不垂直;钻头横刃太长;钻床主轴与工作台不垂直;钻孔时定位不准;工件装夹不稳定。

第2题:

冷轧辊常见缺陷及产生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格坑:带钢焊缝质量不好,有异物进入。
②粘辊:局部压下量过大,断片、堆钢、折叠,带钢板形不好或辊身表面硬度低。
③裂纹:粘辊等过热缺陷造成局部压下过大,冷却不好,轧辊表面杂物粗大。
④勒辊:辊身两端压下不一致,带钢浪形、跑偏、辊身表面硬度低。
⑤大面积带状剥落:由于轧辊辊身有微裂纹,在循环轧制应力的作用下,经过二次疲劳裂纹的发展造成的。
⑥掉肉:辊身表面有微裂纹,辊身表层局部严重过热,辊身表层有大夹杂物等缺陷在轧制应力作用下,经疲劳裂纹发展成掉肉。
⑦辊身两侧环状裂纹:轧制时,两端压下严重不均,轧辊淬火质量不好。
⑧工作辊轴承抱辊:轴承润滑不好,未及时加油,轴承密封不好,辊身两端压下严重压偏。
⑨断辊:轧辊内部残余拉应力大,轧辊中心有裂纹等缺陷,辊身两端压下严重压偏,外来温度影响,使轧辊内应力激剧增加。

第3题:

钢焊缝常见的外部缺陷及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本题答案:(1)咬边产生原因:电流太大,运条速度太小,电弧过长,摆动不合理。直流焊的磁偏吹。立、横、仰焊也会加剧咬边。
(2)焊瘤:焊接规范过强、熔化过快、焊条质量欠佳及操作不当。
(3)凹坑:多是由于收弧时焊条未作短时间停留造成的。
(4)未焊满:填充金属不足。
(5)烧穿:电流过大,速度太慢,电弧在焊缝处停留过久。工件间隙太大钝边太小也容易出现烧穿现象。
(6)其他表面缺陷:成形不良,错边,塌陷,表面气孔及弧坑缩孔,各种焊接变形。

第4题:

型钢常见的操作缺陷有哪些?产生原因和防止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型钢生产中常见的操作缺陷有:凹坑、凸块、折叠、刮伤、错位、耳子、麻面、皱纹、轧痕、角裂等
产生的原因一般认为有以下几点:
(1)轧辊在运行当中产生的孔型缺陷。
(2)换辊时由于碰撞造成孔型缺损。
(3)轧制低温钢或堆钢打滑时将孔型毁坏。
(4)氧化铁皮划导卫板零件等异物被咬入孔型,附着在轧槽上或造成孔型缺损。
防止方法:
(1)在轧辊运行和换辊时应充分注意操作方法。
(2)不要轧制低温钢。
(3)轧槽冷却水管不要使轧件头部浇黑。
(4)严格执行清扫制度,导向装置中不允许残存异物。

第5题:

试述第一类回火脆性产生的原因及防止办法。


正确答案:第一类回火脆性产生的原因是马氏体分解时沿马氏体片(或条)界面析出碳化物薄片所致。残余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加剧了这种脆性。
防止办法:
(1)避免在该温区(250~400℃)回火;
(2)用等温淬火代替之;
(3)加入合金元素Si(1~3%)使碳化物析出温度推向较高温度。

第6题:

试述施工过程中落上漆雾的现象、产生原因及防止方法。


正确答案:喷漆时,喷枪是以一定的角度向外喷出雾状的油漆,喷雾的密度以锥体的中部为最大,逐渐向外围减小,喷雾的遮盖力也是由中部向外围逐渐下降,因而在最外围或相邻的零件或多或少地会形成一些散落的雾粒,这种现象称为漆雾散落。它会严重影响表面喷涂的美观性。漆雾散落现象与喷枪锥角、喷涂压力、喷枪与喷涂表面的垂直3度和距离等有关。防止的方法是正确调整喷枪的锥角大小(过大时落雾现象更为严重),选用合适的喷涂压力,以及保持喷枪与喷涂表面的合适距离(距离越大喷枪与喷涂表面不垂直,落雾越严重。

第7题:

简述闪光焊“灰斑”缺陷的特点、产生原因及防止措施。


正确答案: 闪光焊“灰斑”缺陷的特点是:分布在焊缝的结合面上,有明显轮廓,形状不规则,呈灰暗色或深灰色,没有金属光泽,多出现在轨底及轨腰部位。
产生的原因是:与闪光过程紧密相关,与闪光焊接工艺方法有关。一般认为与次级钳口电压过高、连续闪光不稳定、烧化末速过高等因素有关。连续闪光焊的灰斑少于预热闪光焊。
防止措施是: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适当降低钳口电压、保证稳定激烈的连续闪光过程、防止焊接端面出现较深的火口、提高顶锻的合缝速度和合缝量等措施,可以减少灰斑的产生。

第8题:

试述回火时常见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防止和补救措施。


参考答案:回火时常见的缺陷有:
(1)回火后硬度过高。产生原因是回火温度偏低或保温时间不足,防止和补救措施是重新按正确的工艺回火。
(2)回火后硬度不足。主要是由于回火温度过高,时间过长,出现这种情况应把工件退火后重新淬火。对回火有二次硬化现象的材料若回火温度偏低,也会导致硬度不足。防止和补救措施是按正确工艺重新回火。
(3)高合金钢容易产生回火裂纹。产生原因是加热速度和冷却速度太快。防止措施是回火加热要缓慢,冷却也要缓慢。
(4)回火后有脆性。第一类回火脆性是回火温度在脆性温度区域,所以应避免在此温度区回火或更换钢号。第二类回火脆性主要是回火后冷速太慢,回火后应快速冷却或选用含有钨、钼元素的钢材。

第9题:

试述第二类回火脆性的产生原因和防止办法。


正确答案:产生第二类回火脆性的原因是在450~650℃回火时,微量杂质(P、SbSn、As等)或合金元素向原奥氏体晶界偏聚之故。防止这类回火脆性的办法是:
(1)从回火温度快冷,抑制杂质元素在晶界偏聚;
(2)选用含Mo、W的合金钢,减缓其偏聚过程;
(3)发展高纯度钢材;
(4)采用两次淬火工艺(1.AC3+30~50℃加热淬火);(2.AC1~AC3之间加热淬火);
(5)高温形变热处理。

第10题:

试述造成检验差错的主要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


正确答案: 检验人员的工作质量的直接标志就是错检、漏检的程度,也即检验差错的程度。造成检验差错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差错、粗心大意的差错和明知故犯的差错。
(1)技术差错及其补救措施。造成原因:缺乏进行该项活动的能力;由于教育或工作训练不足而缺乏知识;由于缺乏天然的适应能力或对该项工作的窍门不了解而造成缺乏能力等几个方面。发现技术差错的方法有复核检验、循环检验、重复检验、“标准样品”的检验四种。补救措施主要是加强训练,并进行资格审查,发给资格证明。
(2)粗心大意的差错及其补救措施。差错的特点是,当造成差错的时候,检验人员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造成差错。根据一般实际工作经验判断,通常有20%的差错率来自粗心大意。可以采用自动化、感觉放大器、实物标准比较法、工作调整等方法来减少和克服粗心大意的差错。另一类粗心大意的差错是由于程序性的或管理制度上的原因造成的。由于程序和制度上的疏漏,常常会使未经检验的产品装运出厂,甚至被剔除的不合格品也混入包装。这类差错可以通过加强管理和严格运送货物的手续使之减至最低限度。
(3)明知故犯的差错及补救措施。这种差错可能是由于管理部门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检验人员本身引起的,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对于管理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差错只能从改革管理上入手,对于不负责任的管理部门应予以追究,甚至采取必要的法律制裁。解决检验人员明知故犯的根本方法是选择正直的人员承担检验工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并采取复检等方法定期审核。一经审出有欺骗行为应给予教育,必要时要给予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