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焊接工考试

什么是凹坑?其产生的原因和防止方法有哪些?

题目

什么是凹坑?其产生的原因和防止方法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套丝时,螺纹太瘦产生的原因及防止的方法有哪些?
产生原因:①板牙摆动太大或由于偏斜多次校正,切削过多使螺纹中径小了;②起削后仍使用压力扳动。
防止方法:①摆移板牙要用力均衡;②起削后,去除压力只用旋转力。

第2题:

校模时,U型弯曲件底部不平,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改进的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原因是:①凹模内,无顶料装置;②顶件力不足;③顶件器着力点不均匀。
2.改进的方法有:①增加顶料装置或增加校正工序;②加大弹顶器的弹力;③调整顶杆分布位置。

第3题:

延迟裂纹产生机理是什么?其产生范围是什么?防止延迟裂纹的途径有哪些?


参考答案:延迟裂纹的产生主要决定于钢的淬硬倾向,焊接接头的含氢量及其分布,以及接头所承受的拘束应力状态。这3个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产生范围——中、高碳钢,低、中合金钢及钛合金等。防止冷裂纹的途径主要有:(1)选用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抗冷裂性能,并含硫、磷、氧、氮等杂质元素少的材料。(2)选用优质的低氢焊接材料和低氢的焊接方法。对重要的焊接结构,应采用超低氢、高韧性焊接材料。焊条、焊剂使用前应按规定烘干。焊条烘干后应置于低温(100%)烘箱内保存,以免受潮。领取焊条应置于保温筒内。(3)清理工件坡口和焊丝表面上的铁锈、油脂和吸附的水分等。(4)控制环境湿度,当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下雨、下雪环境不得施焊。(5)调整焊缝化学成分,适当加入可提高焊缝金属塑性、韧性的合金元素。对于淬硬倾向较大的中低合金高强钢,可选用奥氏体焊条焊接,通常焊缝化学成分的调整,使焊缝具有不发生固态相变的奥氏体组织,进而提高塑性,并可通过塑性变形使焊接应力得到一定的松弛。同时奥氏体焊缝可溶解较多的氢,避免了氢的扩散聚集,从而防止延迟裂纹的产生。(6)制定完善、合理的焊接工艺,包括预热温度、后热处理、焊接参数及焊后热处理等,以利于改善焊缝及热影响区的组织,减小淬硬程度,有利于氢的逸出,从而降低延迟裂纹倾向。(7)采用低匹配的焊缝或“软层焊接”的方法,对防止冷裂纹也是有效的。有人认为焊缝强度为母材强度的0.82倍时,可近似达到等强度水平。软层焊接是指底层采用抗裂性好的焊条焊接,内层采用与母材等强的焊条,而表层2~6mm采用强度稍低于母材的焊条。这样可增加焊缝金属的塑性储备,降低接头的拘束应力,提高抗裂性能。(8)避免强力组装、防止错边、角变形等引起的附加应力;对称布置焊缝、避免焊缝密集,尽量采用对称的坡口形式并力求减少填充金属量,防止焊接缺陷的产生。

第4题:

连铸坯表面网状裂纹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止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产生的原因:(1)高温铸坯表面吸收了结晶器的铜,而铜变成液体再沿奥化体晶界渗透所致;(2)铸坯表面铁的选择性氧化,使钢中残余元素(如Cu,Sn等)残留在表面沿晶界渗透形成裂纹。
防止办法:(1)结晶器表面镀Cr或Ni以增加硬度;(2)合适的二次冷却水量;(3)控制钢中残余元素如Cu<0.2%;(4)控制Mn/S>40。

第5题:

什么叫油品自然通风损耗?它的产生原因和危害,减少的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当装油容器上部有孔隙,容器内部或外部气压的变化,油气就会从孔隙排出,被大气吸收。当容器上部的孔隙超过二个,就会因空气流动而形成自然通风,即空气对流现象。当容器的孔隙分布在不同高度时,因高差而多生的气压压差,使油蒸气从低孔隙排出,新空气从容器高处孔隙吸入,形成油蒸气排出,新空气不断被容器吸入,使容器内的油蒸气容液降低,从而又使容器内油品不断地被蒸发,不断循环,由此产生的损耗就称为自然通风损耗。
自然通风产生原因主要因为容器、管道等设备状况不良,如锈蚀、焊接不严、密封垫缺损、呼吸阀阀盘失灵级以及安装容器附件留孔眼、孔隙,消防泡沫管破璃烂等,操作不当,如量油口盖忘记盖严,保养工作不及时等,都是产生自然通风损耗的原因。
自然通风可以引起很大的蒸发损耗量。如容器内孔隙高使相差0.5m,孔隙面积为1cm3,以汽油罐为例,油气浓度为30%,可算出每昼夜因压强差而排出的油气将达12kg,如果有风,损耗的量还会更大。因此容器,管道设备等应定期保养、检查、堵塞漏洞,为减少油品的非正常损耗是非常必要的。

第6题:

什么是次同步振荡?其产生原因和防止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次同步振荡就是当发电机经串联电容补偿的线路接入电网时,如果串联补偿较高,网络的电气谐振频率容易和大型汽轮发电机的轴系自然扭振频率产生谐振,通常次谐振频率低于同步频率。并造成发电机大轴扭振破坏。
同样高压支流输电线路(HVDC.或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的控制参数选择不当时,也可能激发次同步振荡。
一般防止次同步振荡的措施为:
(1)附加和改造一次设备。
(2)降低串联补偿度。
(3)通过二次设备提供对扭振模式的阻尼(类似于PSS的原理)。

第7题:

曝气池产生泡沫的种类有哪些?其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泡沫是活性污泥法处理厂中常见的运行现象。曝气池中产生的泡沫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化学泡沫,另一种是生物泡沫。化学泡沫是由污水中的洗涤剂以及一些工业用表面活性物质在曝气的搅拌和吹脱作用下形成的。在活性污泥培养时期,化学泡沫较多,有时在曝气池表面形成高达几米的泡沫山,稍有一点风就吹的满天飞。化学泡沫处理较容易,可以用水冲消泡,也可加消化泡剂。生物泡沫是由称作诺卡氏菌的一类丝状菌形成的,是褐色。这种丝状菌为树枝状丝体,其细胞中脂质的类脂化合物含量可达11%左右,细胞质和细胞壁中都含有大量类脂物质,具有极强的疏水性,密度较小。这类微生物比水的比重小,易漂浮到水面,而且与泡沫有关的微生物大部分呈丝状或枝状,易形成“网”,能捕扫微粒和小汽泡等,并浮到水面,形成泡沫。被丝网包围的气泡,增加了其表面的张力,使气泡不易破碎,泡沫更稳定。另外,无论是微孔曝气还是机械曝气,都会产生气泡,而曝气气泡自然会对水中微小、质轻和具有疏水性的物质产生汽浮作用。所以当水中存在油、脂类物质和含脂微生物时,则易产生表面泡沫现象,即曝气常常是泡沫形成的主要动力。

第8题:

什么叫磁带的复印效应?产生复印效应的原因有哪些?怎样防止或减弱该效应的产生?
当录制好信号的磁带缠绕在一起时,某一层的信号场强感应到相邻的层上的现象叫复印效应。它使磁带重放时产生噪音。
使磁带产生复印效应的原因:
(1)磁带薄;
(2)磁带缠绕太紧;
(3)保管环境温度高等。
防止或减弱复印效应的方法:
(1)选用较厚的磁带;
(2)经常倒带;
(3)保管环境温度宜控制在14-24℃
(4)已产生复印效应的磁带在一根磁性弱的磁棒上通过,可减弱复印作用。

第9题:

型锻锻件的凹坑缺陷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凹坑缺陷产生的原因是加热时间过长,致使氧化皮又厚又紧紧的附着在坯料表面,镦粗时不易脱落,部分脱落的和未脱落的氧化皮被压入锻件表层,待其脱落后,便在锻件表面形成凹坑。

第10题:

什么是螺纹的乱扣?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防止?


正确答案:第二次车的螺旋线不在第一车的螺旋槽中,偏左或偏右,这种现象就叫乱扣。原因是丝杠螺距不是工件螺距的整倍数,丝杠和丝母配合间隙过大,丝杠轴向窜动工件松动,车刀过钝或安装不牢,开合螺母没有按下去都可产生乱扣。消除以上情况就可防止乱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