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资质认定考试

实验室建立的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措施包括哪些内容?

题目

实验室建立的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措施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实验室要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紧急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内容应包括:现场指挥和参与的人员、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通信联络、处置所需的物资材料、报警的设施及管理、自救方法及实施、相关人员熟悉处置方案以及必要的演练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采取哪些管理措施()。

A、应当登记建档

B、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

C、制定应急预案

D、告知从业人员和有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标准答案:ABCD

第2题:

危险化学品作业人员应掌握的事故现场应急处置的内容包括:建立警戒区域、紧急疏散、现场急救、泄露处理。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3题:

抗旱预案应当包括预案的执行机构以及有关部门的职责、()、旱情紧急情况下保障措施等内容。

A、干旱灾害预警

B、干旱等级划分

C、按不同等级采取的应急措施

D、旱情紧急情况下水量调度预案


答案:ABCD

第4题:

实验室应建立并保持安全作业管理程序,确保危及安全的因素和环境得以有效控制,并有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包括所有可能的危险状况,明确有关人员在紧急状况下的职责。这类预案仅说明处理紧急事务的必需的行动,不包括事前要求(如培训、演练等)和事后措施。

A.应急行动指南

B.应急响应预案

C.互助应急预案

D.应急管理预案


正确答案:B

第6题:

哪几种紧急状态下应执行单位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1)遇有6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下的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
2)在临近有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的放空管线或烟囱的场所进行高处作业时,作业点的有毒物浓度不明
内容包括:作业人员紧急状况时的逃生路线和救护方法,现场应配备的救生设施和灭火器材等。有关人员应熟知应急预案的内容

第7题:

在应急准备中,应急训练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

第8题:

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

A、制定专项方案

B、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

C、制定应急预案

D、告知从业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参考答案:BCD

第9题: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措施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目次总则1.目的2.工作原则3.编制依据4.适用范围5.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6.预测,预警7.报告方式8.响应程序与协调内容9.应急结束10.后期评估总则:为建立健全公司环境风险事故应急机制,快速,科学地进行环境风险事故应急处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1.目的为有效防范环境风险事故发生,迅速,有效的处置可能发生的突发性环境风险事故,全面控制和消除污染,保障职工身心健康,确保环境安全,特制定本案。2.工作原则2.1预防为主。通过宣传教育,增强职工防范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的意识;坚持不懈地做好应急准备工作,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对我公司各类污染源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事故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预测、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2.2全面覆盖。对厂区内大气、水体、固废、噪声等各环境要素全面覆盖,全面监控,以保证环境信息的完整性、连续性。2.3突出重点。重点区域内的污染源实施重点监控。3.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4.适用范围凡属我公司范围内发生的突发性环境风险事故的控制和处置行为,除放射性事故外,均适用本预案的规定。4.1因自然灾害影响而造成的危及人体健康的环境风险事故。4.2危险化学品及其它有害物品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爆炸、燃烧、大面积泄漏等环境风险事故。4.3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其它严重污染事故。4.4生产过程中因意外事故造成的其它突发性环境风险事故;4.5其它突发性环境风险事故。5.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由生产厂长负责公司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应急处置。公司应急处置设公室,由车间主要负责人组成,其主要责任是:组织开展突发环境事故的预测、预警、监测工作;制定和完善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组织预案演练:组织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处置人员进行有关应急知识和处理技术的培训;收集突发环境事故发生、发展及处置的有关信息,掌握动态,适时分析,组织实施各项预防控制措施。6.预测、预警在得知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发生后,生产厂长应当立即赶赴现场调查了解情况,采取措施努力控制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继续扩大,对突发环境事故的性质和类别作出初步认定,并把初步认定的情况及时上报。7.报告方式与类型7.1通常有口头报告、电话、书面报告等。7.2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初报在发现和得知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后上报、通常采用电话直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的类型、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初步原因、主要污染物和数量、人员受害情况、事件潜在危害程度等初步情况。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通常通过书面报告,视突发环境风险事故进展情况可一次或多次报告、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突发环境风险事故有关确切数据、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危害程度及采取的应急措施、措施效果等基本情况。处理结果报告在突发环境事故处理完毕后上报。通常采用书面报告,处理结果报告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的措施、过程和结果,突发环境风险事故潜在或间接的危害及损失、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责任追究等详细情况。处理结果报告应当在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处理完毕后立即报送。8.响应程序与协调内容8.1基本响应程序发生或即将发生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的信息得到核实后,生产厂长要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有关人员进行先期处置。先期处置可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如下应对措施:(1)实施紧急疏散和救援行动;(2)紧急调配公司应急处置资源用于应急处置;(3)划定警戒区域;(4)实施动态监测,进一步调查核实

第10题:

应急救援行动中一般情况下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检测-划定警戒线-人员撤离-救护-抢险行动-环境保护等六部分。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