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工

什么是猪狂犬病?如何防治?

题目

什么是猪狂犬病?如何防治?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猪狂犬病是一种直接接触传染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其病原为猪狂犬病病毒。
流行特点:患狂犬病的犬为主要传染源,咬伤部位越靠近头部,潜伏期越短,发病率越高。一般呈散发。
临床症状:病猪兴奋不安,有咬人、咬物倾向,四肢运动失调,举止笨拙,鼻子歪斜,无意识地咬牙,大量流涎,全身肌肉阵挛,咬伤处发痒,在间歇期常隐藏在垫草中,听到轻微声响,即从垫草中窜出来,无目的乱跑,最后发生麻痹,全身衰弱,经过3-4天死亡,病死率很高。麻痹型狂犬病猪,开始后肢和肩部衰弱,运动失调,走路不稳,继而后肢麻痹,全身衰弱而死。
防治措施:被疯狗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或清水洗涤伤口,然后用40-70%洒精或碘酊处理,如能在伤口周围注射狂犬病血清,预防效果更佳,同时要肌肉注射狂犬病疫苗,连续注射5天,可防止发病或减轻症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猪伪狂犬病的临诊症状是什么?


正确答案: 2周龄以内哺乳仔猪,病初发热、呕吐、下痢、厌食,精神不振,有的可见眼球上翻,视力减退,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继而出现神经临诊症状,发抖,共济失调,间歇性痉挛,后躯麻痹,做前进或后退转动,倒地四肢划动。常伴有癫痫样发作或昏睡,触摸时肌肉抽蓄;最后衰竭而死亡,发病死亡率可达100%。
3~4周龄猪主要临诊症状同上,病程略长,多便秘,病死率可达40%~60%。部分耐过猪常有后遗症,如偏瘫和发育受阻。
2月龄以上猪,临诊症状轻微或为隐性感染,表现一过性发热,咳嗽,便秘,有的病猪呕吐,多在3~4d恢复。如出现体温继续升高,病猪则出现神经临诊症状,震颤、共济失调,头向上抬,背拱起,倒地后四肢痉挛,间歇性发作。偶尔也可引起死亡。
怀孕母猪表现为咳嗽、发热、精神不振,随之发生流产、木乃伊胎、死胎和弱仔,其中以死胎为主。弱仔猪1~2d内出现呕吐和腹泻,运动失调,痉挛,角弓反张,通常在24~36h内死亡。极少数孕母猪也可发生死亡。
伪狂犬病还可引起种猪不育症,主要表现为母猪屡配不孕,返情率高达90%,公猪表现为睾丸肿胀、萎缩,丧失种用能力。

第2题:

按照我国《狂犬病防治技术规范》和狂犬病免疫方案要求,应如何对动物进行狂犬病免疫?


正确答案: (1)对所有犬只实行强制性免疫,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及狂犬病疫区和受威胁地区的犬只一定要免疫;
(2)对其他易感动物可根据当地疫情进行免疫接种;
(3)对所有的免疫犬只和其他免疫动物要发放统一的免疫证明,按规定佩戴免疫标识。

第3题:

如何制定猪伪狂犬病的根除计划?


参考答案:(1)依靠基因缺失苗和与之配套的鉴别诊断方法,再配合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可以根除猪为狂犬病。(2)对新引进的猪要进行严格的检疫,引进后要隔离观察、抽血检验,对检出阳性猪要注射疫苗,不可做种用。(3)种猪要定期进行基因缺失苗免疫,并配合鉴别诊断方法。(4)猪场要进行定期严格的消毒措施,最好使用2%的氢氧化钠(烧碱)溶液或酚类消毒剂。(5)在猪场内要进行严格的灭鼠措施,消灭鼠类带毒传播疾病的危险。

第4题:

什么是猪衣原体病?如何治疗?


正确答案: 猪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这种病可引起怀孕母猪流产、死胎、不孕和产下弱仔或木乃伊胎儿,引发猪的肺炎、肠炎、多关节炎、结膜炎及尿道生殖道感染等疾病。通常情况下,衣原体病为隐性感染,不表现临床症状。病重时,病猪精神抑郁不愿走动,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厌食。有时呼吸急促,偶有咳嗽,关节肿大,步态僵硬或跛行。眼结膜潮红,呈水肿状,不断排出分泌物。
治疗:(1)接种猪衣原体性流产的灭活疫苗。(2)定期对猪舍进行严格消毒,可选用甲醛、新洁尔灭等消毒药剂。粪便等污染物要及时清除或进行高温消毒处理。(3)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有良好疗效。

第5题:

什么叫僵猪?如何进行防治?


正确答案: 僵猪:指因饲养管理不当或光线不足、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生长发育受阻的仔猪,表现为皮毛粗乱、精神吊滞、曲背拱腰、极度消瘦,形成两头尖,中间大的“剌猬猪”,僵住不长。防止措施:
(1)淘汰产生僵猪较多的母猪并防止近亲交配,加强妊娠期饲养管理,保证胎儿正常发育,以免“胎僵”;
(2)及时淘汰泌乳性能差的母猪,加强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提高母猪的泌乳量,做好仔猪吃足初乳、固定乳头、及时补铁、及时将毛乳、缺乳仔猪寄养和并窝等工作,以防“奶僵”;
(3)建立良好环境条件及卫生制度,及时做好防病、治病、驱虫、特殊护理体小瘦弱的仔猪等工作,防“病僵”;
(4)对仔猪提早诱食、补料,保证营养全面,消化率高,适口性好,采取合理的饲喂方法防“食僵”。

第6题:

什么是猪的伪狂犬病?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伪狂犬病是急性传染病。病猪年龄不同,其临床症状也有差异,但是,都无明显的局部瘙痒现象。⑴哺乳仔猪及离乳幼猪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流涎、呕吐、下痢、食欲不振;精神沉郁;肌肉震颤、步态不稳、四肢运动不协调;眼球震颤,间歇性痉挛,后躯麻痹,有前进、后退或转圈等强迫运动;常伴有癫痫样发作及昏睡等现象。神经症状出现后1—2天内死亡,死亡率可达100%。若发病6天后才出现神经症状,则有恢复希望。但可能有永久性后遗症,如瞎眼、偏瘫、发育障碍等。⑵青年猪常见便秘,一般症状和神经症状较幼猪轻,病死率也低,病程约4—8天。⑶成年猪常呈隐性感染,较常见的症状为微热、倦怠、精神沉郁、便秘、食欲不振。数日即恢复正常,很少见到神经症状。⑷怀孕母猪于受胎40天后感染时,常有流产、死胎及延迟分娩等现象。怀孕后期感染的则产出木乃伊胎,也有活产胎儿,但胎儿常产后不久出现典型的神经症状而死亡。母猪流产前后,大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本病的防制主要是注射疫苗、病猪可注射高免血清、用康复猪的血清进行治疗。治疗的同时必须给维生素B1。

第7题:

猪患狂犬病后有什么临床特征?


正确答案:猪患狂犬病后临床特征表现为:病猪兴奋不安,常无目的的乱跑,横冲直撞,攻击人畜。咬伤处发痒,叫声嘶哑,咬牙,大量流涎。安静时,常隐藏在垫草中,听到轻微的声响即从垫草中窜跳出来,最后发生麻痹而死亡。

第8题:

猪伪狂犬病前期征兆是什么?


正确答案:(1)初生仔猪:健仔猪第二天眼红,闭目昏睡;口吐泡沫或流涎,呕吐,拉黄白色稀粪;两耳后竖,遇响音敏感尖叫,后期任何强度的剌激也不出声,仅肌肉震颤;有的后腿紫色,眼睑嘴角水肿,腹部有粟粒大紫色斑点,有的全身发紫;站立不稳,只能后退,易于跌倒,四肢麻痹.头向后仰.角弓反张,四肢游泳动作,间歇10-30分钟又发作;耳在24小时后发紫,2-3天大批死亡。
(2)母猪:不食,便秘,震颤,惊厥,视觉消失或结膜炎,多一过性很少死亡;有的母猪分娩提前或延迟,产死胎木乃伊或流产弱胎。
(3)断奶前后的仔猪:呼吸短促,不食,耳尖发紫;此时如拉黄色水样稀粪,死亡率达100%。
(4)2个月以上的猪:头颈发红寒颤呼吸困难流鼻液咳嗽犬坐或伏卧;有时呕吐腹泻,有时园圈或盲目乱跑;多数几天后恢复。

第9题:

什么是猪虱病?如何治疗?


正确答案: 猪虱病是因猪虱寄生于猪肌体表面引起的寄生虫病,在猪耳朵周围、体侧、臀部等处易寄生猪虱。寄生虫主要以吸食猪血为主,体形较大、扁平,灰黄色,肉眼可见,繁殖快,传播迅速,尤以冬季最易感染。猪虱吸血时,刺激神经末梢,有痒感,猪到处擦痒,烦躁不案,易引起皮肤发炎,出现小结节,被毛脱落,皮肤破后易感染,严重的影响食欲、休息,甚至生长发育,抵抗力降低,猪虱还可传播猪瘟、猪痘等疾病。
治疗:(1)精制敌百虫,1%~2%的水溶液,喷洒猪体表现或擦洗患部,间隔2周再用1次,敌百虫水溶液需现配现用。(2)烟草(是好是烟筋)30克,加水1000毫升,水煎,取其汁,涂擦患部。(3)25%溴氰菊脂,加清洁水配制成0.03%的溶液,涂擦患部。(4)伊维菌素,每公斤体重0.3毫克,皮下注射。

第10题:

什么是猪弓形虫病?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猪弓形虫病,又称弓浆虫病或弓状体病,是由龚地弓形虫的原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以高热为特征(成年猪发病症状不明显),常见于3~4月龄仔猪,尤以断奶仔猪最易发病。病猪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达41℃~42℃,高热不退,可持续1~2周,食欲减退或不食,便秘或下痢,呼吸困难,次数增加,呈腹式呼吸,时有咳嗽或呕吐,结膜充血,有眼屎,鼻镜干燥,流浆液性、粘液性或脓性鼻液。常常发抖,步态不稳,有时全身肌肉僵直,耳或躯体下部有出血点,严重时极度衰竭,卧地不起,怀孕母猪发生流产或死胎。
防治:(1)禁止猪场附近养猫和狗,并注意灭鼠,防止它们传染此病。(2)注意保持猪舍、运动场所及用具的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定期消毒。(3)常发病区可用磺胺-6-甲氧嘧啶和乙胺嘧啶,每公斤饲料分别添加500毫克和25毫克,可以预防卵囊感染。(4)磺胺-6-甲氧嘧啶,每公斤体重60~80毫克,每日分2次肌肉注射,连注3~5日。(5)磺胺-6-甲氧嘧啶与敌菌净以5:1比例混合,每公斤体重口服混合物60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