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工

如何防治母猪胎衣不下?

题目

如何防治母猪胎衣不下?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母猪胎衣在胎儿产后10~60分钟即可排出,一般分两次排出。若胎儿较少时,胎衣往往分数次排出。如果产后2~3小时仍未能排出胎衣,或只排出一部分,称为胎衣不下。
A诊断。
猪的全部胎衣不下较少,临床上多见部分胎衣不下。为了诊断胎衣是否全部排出,应检查胎衣上脐带断端的数量是否与胎儿数相等。母猪发生胎衣不下后,表现不安,不断努责,食欲减退或废绝,但喜饮水,体温升高,从阴门流出红褐色有臭味的液体。猪胎衣不下可伴发化脓性子宫内膜炎及脓毒败血症,后者常引起母猪死亡。
B防治
(1)治疗。母猪胎衣不下,可皮下注射垂体后叶素注射液或催产素注射液,一次注射10~50单位,常能促进胎衣排出。可静脉注射10%氯化钙液20毫升,或10%葡萄糖钙液50~150毫升。如果应用上法仍不奏效,可剥离胎衣。剥离前应先消毒母猪外阴部,将经消毒并涂油的手(可戴塑料手套)伸入子宫内,剥离和拉出胎衣,最后投入金霉素或土霉素胶囊(每粒含量250毫克)2~4粒;或将金霉素或土霉素1克,加入50毫升蒸馏水中,注入子宫内。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药物冲洗。
(2)预防。防止母猪产后胎衣不下,应从加强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入手,喂给全价饲料,每天要有适当时间运动,防止母猪过肥、过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羊胎衣不下指在分娩后几小时内不能排出胎衣()。

A.12

B.4~6

C.1~2


答案:B
解析:胎衣不下是指孕羊产后4-6小时,胎衣仍排不下来的疾病。该病多因孕羊缺乏运动,饲料中缺乏钙盐、维生素、饮饲失调,体质虚弱。此外,子宫炎、布氏杆菌等也可致病。

第2题:

胎衣不下是指(),()。


正确答案:母畜分娩时胎儿产出后;胎衣不能在正常时间范围内排出体外

第3题:

牛胎衣不下剥离胎衣必须注意避免损伤母体胎盘引起出血。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4题:

奶牛胎儿产出后,超过()小时胎衣未排出可以诊断为胎衣不下。


正确答案:12

第5题:

牛胎衣不下剥离胎衣必须注意避免损伤母体胎盘引起出血。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胎衣不下:


正确答案: 分娩后超过正常的时间而不能将胎衣完全排出的现象称为胎衣不下。

第7题:

如何进行牛胎衣不下的手术剥离?


正确答案: 应在产后10—36h内进行。过早剥离,由于母子胎盘结合紧密,剥离时不仅因疼痛而使母畜强烈努责,而且容易损伤子宫造成较多的出血;过迟剥离,由于胎衣分解,胎儿胎盘的绒毛断离在母体胎盘小窦中,不仅造成残留,而且容易继发子宫内膜炎,同时还可因子宫颈口紧缩而无法进行剥离。
剥离时,一手握住悬垂的胎衣并稍牵拉,一手伸入子宫内,尚子宫壁或胎膜找到子叶基部,向胎盘滑动,用无名指、小指和掌心挟住胎儿胎盘周围的绒毛膜使之成束状,并以拇指辅助固定子叶;然后以食指及中指剥离开母、子胎盘相结合的周缘,待剥离半周以上后,食、中指两指缠绕该胎盘周围的绒毛膜,以扭转的方式将绒毛从小窦中拔出。若母子胎盘结合不牢或胎盘很小时,可不经剥离,以扭转的方式使其脱离。子宫角尖端的胎盘,手难以达到,可握住胎衣,随母畜努责的节律轻轻牵拉,借子宫角的反射性收缩而上升后,再行剥离。

第8题:

胎衣不下 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母畜娩出胎儿后,胎衣在第三产程的生理时限内未能排出,就叫胎衣不下。

第9题:

母猪分娩完毕,经()小时后,胎衣还不排除,即可认定为胎衣不下。


正确答案:3

第10题:

手术剥离胎衣是治疗胎衣不下的彻底疗法。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