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裂化装置操作工

当发生液泛现象后,采取()的操作方法能减缓液泛。A、提高塔底温度B、减少回流比C、提高进料量D、减少塔顶采出量

题目

当发生液泛现象后,采取()的操作方法能减缓液泛。

  • A、提高塔底温度
  • B、减少回流比
  • C、提高进料量
  • D、减少塔顶采出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当热再生塔发生液泛后,应减少热再生塔再沸器蒸汽量,严重时停甲醇循环。


正确答案:正确

第2题:

液泛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


正确答案:塔内积液;塔顶鼓泡;压差计液面大幅震荡

第3题:

下塔发生液泛时,将出现以下现象()。

A、主冷液面稳定

B、氩塔液空液面波动

C、下塔阻力波动


参考答案:C

第4题:

为什么混合油蒸发时有“液泛”现象?


正确答案:混合油蒸发时的“液泛”又称“翻罐”,是指混合油在蒸发过程中产生大量泡沫,并随溶剂一起拥入冷凝器的现象。由于液泛所产生的泡沫中夹有大量的混合油,故经冷凝器冷凝下来的溶剂中必然含有油脂,给后道的溶剂循环使用带来不利和影响。
产生液泛的主要原因是:
①混合油除杂效果不好进入蒸发器的混合油中的水分、粕末、糖类以及杂质含量比较高。
②混合油在蒸发器内的液位过高。
③汽提时有“液泛”现象。

第5题:

简述解吸塔液泛的现象及预防?


正确答案:解吸塔液泛的现象是:TR-003/2.3波动,记录曲线出现乱点,TR-003/9突降,PIC-304大幅度下降,301-F液位迅速上涨,301-J/JS自控时转速突升,此时甲铵液浓度突降。为了防止解吸塔产生液科学家操作中注意:加减负荷要稳,特别是加负荷时不要大幅度调节,注意防止PIC-705大幅度波动,而且LIC-703控制要稳,防止大幅度波动,更不能满液。解吸塔顶进口加料TI-001/14要低于塔顶出气TR-003/9,15-20℃是防止解吸塔液泛的主要措施。在蒸汽分离器冲水时要一个一个阀冲不能同时开关,防止流量大幅度波动;此外,要经常清洗702J/JS进口过滤网。

第6题:

液泛时有何现象?


正确答案: ①塔上部温度增高,有时会高于下部温度。
②塔的压差明显增大,且会越来越大。
③塔分离效果变差,甚至塔顶和塔底物料组成一样。

第7题:

什么叫液泛?液泛是怎样产生的?


正确答案: 液泛又称淹塔。是带溢流塔板操作中的一种不正常现象,会严重降低塔板效率,使塔压波动,产品分割不好。表现为降液管内的液位上升和板上泡沫层提升至使塔板间液流相连。造成液泛的原因是液相负荷过大,气相负荷过小或降液管面积过小。为防止液泛现象发生,在设计和生产中必须进行一层塔板所需液层高度以及板上泡沫高度的计算来校核所选的板间距,并对液体在降液管内的停留时间及降液管容量进行核算。
液泛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塔内蒸汽速度超过了液泛速度所造成的,还有塔板降液管堵塞,使塔内液体不能回流到下层塔板造成淹塔。

第8题:

塔发生液泛时有何现象?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塔顶和塔底温度显著上升,以塔顶最为明显,回流罐液位上升,回流量自动下降,塔釜液位降低。
采取措施:
(1)降低汽化量,降低回流量,如果是负荷太高引起的则还需要降负荷;
(2)将产品改不合格线,直至塔顶产品中含量符合要求。

第9题:

汽提塔发生液泛后,会引起冷凝液中含油脂,导致分水箱中溶液乳化等不良后果。造成汽提时有“液泛”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混合油除杂效果不好进入蒸发器的混合油中的水分、粕末、糖类以及杂质含量比较高。
②蒸发器工作效果不佳,进入汽提塔的混合油浓度和温度偏低,汽提时会使直接蒸汽冷凝,大量的水进入混合油而造成液泛。
③汽提塔内部结垢严重,传热效果不佳,加之使用的间接蒸汽压力太低用量太少,不足以对汽提塔保温和适当加热提供足够的热量,从而使直接蒸汽冷凝成水进入混合油中,引起液泛现象。
④汽提塔开车前积水未处理干净。
⑤直接蒸汽质量不好,没有过热,甚至含水,汽提时水进入混合油而造成液泛。
⑥直接蒸汽压力太大,流速太高,也易引起液泛现象。

第10题:

什么叫液泛现象?高炉内的液泛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 在气、液、固三相做逆流运动中,上升气体遇到阻力过大,将下降的液滴支托住,进而将它携带走的现象称作液泛现象。在高炉中,如果煤气将下落的液滴吹起带着一起上升,就形成了液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