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操作工

清循环系统出现细菌超标及粘泥产生的处理?

题目

清循环系统出现细菌超标及粘泥产生的处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隧道超挖后故意遮挡形成空洞、地基处理桩长不足、砂石料含泥量超标等,属于红线管理的()。


正确答案:偷工减料

第2题:

冷却水循环使用易产生的问题是指()三种现象。

  • A、腐蚀、结垢、粘泥
  • B、腐蚀、结垢、机械破坏
  • C、腐蚀、机械破坏、粘泥
  • D、机械破坏、结垢、粘泥

正确答案:A

第3题:

微生物的滋生会使水系统设备壁上产生生物粘泥。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4题:

冷却水系统中直接引起金属腐蚀的细菌,按其作用来分有铁沉积细菌、产硫化物细菌和()。

  • A、产酸细菌
  • B、产粘泥细菌
  • C、真菌
  • D、异养菌

正确答案:A

第5题:

T-103塔顶乙烯基乙炔超标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产生原因:乙腈进料量偏低;乙腈解析不净回流量偏低;回流液中乙烯基乙炔高;T-102侧线采出不好;66板未采出或采出量少。
处理方法:提高乙腈进料量;提高T-102塔釜温度;加大回流量;调整T-201操作;调整T-102塔操作;开始或加大66板采出。

第6题:

泥渣脱水装置运行不正常与污水处理装置出水超标无关。


正确答案:错误

第7题:

生物滤网法一般用来测定()。

  • A、细菌
  • B、粘泥
  • C、真菌
  • D、藻类

正确答案:B

第8题:

清循环系统出现细菌超标、粘泥产生的处理。


正确答案: 1)细菌超标、大量粘泥产生后,会使冷却设备热交换能力下降。
2)可一次性投加高浓度杀菌剂或杀藻(或粘泥剥离)剂,达到杀菌和粘泥剥离。
3)在通过系统水的置换,使水质达到标准。
4)如上述方法效果不明显,则必须制定系统化学清洗方案,通过化学清洗,达到去除粘泥。

第9题:

清循环系统出现细菌超标及粘泥产生的的原因分析及控制。


正确答案: 细菌超标、粘泥产生的主要因素分析:
1)气候原因:如湿度、温度上升,如江南地区的梅雨季节,就比较适宜细菌、藻类等生长。
2)日常管理中杀菌、灭藻类药剂未按标准投加,造成细菌超标等。
3)日常管理中未对系统水质进行跟踪管理,造成细菌超标等。
4)夏季细菌、藻类容易生成,控制不当,繁殖迅速
5)冬季细菌、藻类不容易生成,适当处理,即容易控制。
日常控制方法:
1)杀菌剂、杀藻(或粘泥剥离)剂的投加浓度有冬、夏季之分。
2)主要在夏季,杀菌剂投加浓度在7PPm,系统中余氯控制在0.2~0.5PPm,细菌数控制在<105个/L。
3)如系统中余氯偏低,细菌数又接近105个/L,必须引起重视,可根据要求,适当上调药剂投加量。

第10题:

清循环系统出现细菌超标及粘泥产生的主要因素?


正确答案: 1)气候原因:如湿度、温度上升,如江南地区的梅雨季节,就比较适宜细菌、藻类等生长。
2)常管理中杀菌、灭藻类药剂未按标准投加,造成细菌超标等。
3)日常管理中未对系统水质进行跟踪管理,造成细菌超标等。
4)夏季细菌、藻类容易生成,控制不当,繁殖迅速
5)冬季细菌、藻类不容易生成,适当处理,即容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