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操作工

某水泵的吸入管为Φ108×4mm,出水管为Φ76×2.5mm,已知吸水管中水的流速为1.0m/s,求出水管中水流速度。

题目

某水泵的吸入管为Φ108×4mm,出水管为Φ76×2.5mm,已知吸水管中水的流速为1.0m/s,求出水管中水流速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19年真题)某工业安装工程项目,工程内容:工艺管道、设备、电气及自动化仪表安装调试,工程的循环水泵为 离心泵,二用一备。泵的吸入和排出管道上均设置了独立、牢固的支架。泵的吸入口和排出口均设置了变 径管,变径管长度为管径差的 6 倍,泵的水平吸入管向泵的吸入口方向倾斜,倾斜度为 8‰,泵的吸入口 前直管段长度为吸入口直径的 5 倍,水泵扬程为 80 米。
在安装质量检查时,发现水泵的吸入及排出管路上存在管件错用,漏装和安装位置错误等质量问题(见 图 3),不符合规范要求,监理工程师要求项目部进行整改,随后上级公司对项目质量检查时发现,项目 部未編制水泵安装质量预控方案

【问题】
1.水泵的安装质量预控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3.图 3 水泵安装有哪些质量问题?如何改正?


答案:
解析:
1.水泵的安装质量预控方案的内容包括:
(1)工序(过程)名称:水泵安装的质量预控方案
(2)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渗漏、振动、噪声大
(3)提出的质量预控措施: ①施工人员持证上岗,经过专业性培训,技术能力强,责任心强等; ②施工机具匹配合理,检测器具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③施工用料、水泵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如垫铁、灌浆料、地脚螺栓等检验合格; ④施工方案已批准,施工工艺合理; ⑤施工环境适宜,如基础强度符合要求,施工作业环境温度适宜等。
3.(1)吸入端没有安装闸阀;改正为:吸入端安装闸阀;
(2)吸入端没有安装过滤器;改正为:在吸入端安装的闸阀的下游安装 Y 型过滤器;
(3)吸入端缺少真空表;改正为:在吸入端安装的 Y 过滤器的下游侧安装真空表;
(4)水泵出口端橡胶软管和同心异径管安装位置颠倒了;改正为:把同心异径管跟水泵相连接,再 接橡胶软管
(5)水泵出口端闸阀前面没有止回阀;改正为:在水泵出口端的闸阀的上游侧增加止回阀

第2题:

某油泵吸入管口径为108×4mm,压出导管口径为φ75×2.5mm,油在吸入导管中的流速为1.5米/秒,油品密度为0.7,求油在压出管中流速是()。


正确答案:3.06m/s

第3题:

注入某容器的液体流量为 5t/h,其密度为 800kg/m^3,进注管选用$108*4mm的无缝管,求管内的体积流量,流速,和质量流速?


正确答案:体积流量:Qv=W/ρ=(5t/h)/(800kg/m^3)=0.0017m2/s 管直径为:d=108-4*2=100mm=0.1m流速为:V=Qv/s=0.0017/(0.1/4)^2*3.14=0.22m/s 质量流量:G=ρv=0.22*800=176(kg/m2s)

第4题:

已知某水泵的吸入管管径为Φ108×4,压出管管径为Φ87×3.5,水在吸入管中流速为1.5m/s,压出管中的流速为()。


正确答案:1.68m/s

第5题:

某水泵的吸收入口管径为$108*4mm,压出口的管径为$76*2.5mm;水在吸入管的流速为1.5m/s,试求压出管中的速度为()。


正确答案:2.97m/s

第6题:

下列关于排水泵站设计的做法,哪项不合理?( )

A.某污水泵站设计水泵的运行方式为4用1备
B.某合流污水泵站3台水泵并联运行,并合用1根出水管
C.为避免泵站淹没,某立交地道雨水泵站采用非自灌式设计
D.某雨水泵站设计水泵的运行方式为5台同时工作

答案:C
解析:
依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5.1.7条,雨水泵站应采用自灌式泵站。且污水泵站和合流污水泵站宜采用自灌式泵站。故C不合理。

第7题:

某扬水站使用的一台水泵吸水管为Φ108×4mm,压力为Φ76×2.5mm,已知吸水管的流速为1.5m/s,求压出管中水的流速是()。


正确答案:3m/s

第8题:

离心泵的型号100F37,表示水泵的吸入口管径为________毫米,扬程为________米。


正确答案:100;37。

第9题:

计算题:某扬水站使用一台水泵,吸水管为¢108×4mm,压出管为¢76×2.5mm。已知吸水管中的流速为1.5m/s,求压出管中水的流速。


正确答案: 已知d1=108-2×4=100mm
d2=76-2.5×2=71mm
u1=1.5m/s
u2=u1(d1/d2)2=3m/s

第10题:

某台泵的吸入口管管径Φ108×4毫米,出口管管径为Φ76×2.5毫米,油在入口管中流速为1.5米/秒,求油在出口管中的流速?


正确答案: W1/W2=S2/S1,W2=W1S1/S2=[1.5×π(108-4×2)2]/π(76-2.5×2)2=2.9(m/s)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