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安全检查员

由起火房间燃烧至其楼梯间、走廊,主要是()的作用.A、热传导B、热对流C、热辐射

题目

由起火房间燃烧至其楼梯间、走廊,主要是()的作用.

  • A、热传导
  • B、热对流
  • C、热辐射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高层建筑火灾中烟气的扩散路线一般有( )

A.着火房间→楼梯间→走廊→上部各楼层→室外

B.着火房间→室外

C.着火房间→相邻上层房间→室外

D.着火房间→上部各楼层→室外

E.着火房间→走廊→楼梯间→上部各楼层→室外


正确答案:BCE
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烟气在其内的流动扩散一般有3条路线:第一条,也是最主要的一条是着火房间→走廊→楼梯间→上部各楼层→室外;第二条是着火房间→室外;第三条是着火房间→相邻上层房间→室外。

第2题:

若利用房间内的窗户和走廊内的窗户及排烟口进行自然排烟,其面积不应小于房间或走廊面积的()。

A.2%

B.5%

C.5%至10%


正确答案:A

第3题:

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满足走廊至前室至楼梯间的压力呈递增分布,其中封闭楼梯间与走道之间压差合适的是( )Pa。

A.20

B.30

C.40

D.60


正确答案:C
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满足走廊至前室至楼梯间的压力呈递增分布,且有前室或封闭避难层(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应为25~30Pa;防烟楼梯间或封闭楼梯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应为40~50Pa。可见,根据题意,防烟楼梯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值在40~50Pa的均符合要求,即正确答案为C。【考点来源】《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公安部消防局)第304页

第4题:

建筑发生火灾时,烟气扩散蔓延主要呈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关于建筑内烟气流动的路线,下列错误的是( )。

A.着火房间→走廊→楼梯间→上部各楼层→室外
B.着火房间→室外
C.着火房间→相邻上层房间
D.着火房间→楼梯间→上部各楼层→室外

答案:D
解析:
烟气流动扩散一半有三条路线。第一条:也是最主要的一条,着火房间→走廊→楼梯间→上部各楼层→室外;第二条:着火房间→室外;第三条:着火房间→相邻上层房间。故D错误。

第5题:

下列耐火等级为一级的多层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哪一条是错的( )。

A.位于医院病房楼袋形走道尽端的房间,房门至封闭楼梯间的距离为10m
B.位于教学楼的两个非封闭楼梯间之间的房间,房门至楼梯间的距离为35m
C.位于办公楼袋形走道尽端的房间,房门至非封闭楼梯间的距离为20m
D.位于普通旅馆的两个封闭楼梯间之间的房间,房门至楼梯间的距离为40m

答案:B
解析:
2020版教材P 153

规定: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敞开楼梯间的直线距离,当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应按本标准减少5m,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应按本表减少2m。
医院病房的标准说的是高层,而这里是单多层,所以只能执行单多层的标准:一级,多层,位于二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是35米,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距离为20米,因为是封闭楼梯,所以不需要减少2米。但既然20米都符合规范的要求,10米就更符合了
教学楼一级,多层,位于二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是35米,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距离为22米,同时注释说当位于二个敞开楼梯间之间的时候,要减少5米。
C选项标准是22米,按规定减少2米,是20米,符合要求。
D选项,标准是40米,因为是封闭楼梯门,所以不需要减少5米。

第6题:

由起火房间燃烧至楼梯间、走廊,主要是()的作用。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正确答案:B

第7题:

当防烟楼梯间及其合用前室分别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时,各处空气压力值应为( )

A.走廊大于合用前室
B.防烟楼梯间大于合用前室
C.走廊大于防烟楼梯间
D.房间大于防烟楼梯间

答案:B
解析:

第8题:

打开起火房间门时,要预先判断屋内燃烧情况,防止回燃和烟热在风力作用下急剧涌出。()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全面通风就是对整个房间进行通风换气。其目的在于( )。

A.稀释室内有害物浓度
B.消除余热、余湿
C.防止烟气侵入作为疏散道路的走廊、楼梯间前室、楼梯间
D.保护建筑室内人员从有害的烟气环境中安全疏散

答案:A,B
解析:

第10题:

在起火的建筑物内,火由起火房间转移到其他房间再蔓延到毗邻建筑的过程,主要是靠可燃构件的( )方式实现的。

A.直接燃烧
B.热传导
C.热辐射
D.热对流
E.轰燃

答案:A,B,C,D
解析:
在起火的建筑物内,火由起火房间转移到其他房间再蔓延到毗邻建筑的过程,主要是靠可燃构件的直接燃烧、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的方式实现的。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