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AT信息技术应用及培训

内存空间一般分为两个部分:系统区和()A、用户区B、非系统区C、应用区D、数据区

题目

内存空间一般分为两个部分:系统区和()

  • A、用户区
  • B、非系统区
  • C、应用区
  • D、数据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工作原理,PLC储存空间一般包括系统程序存储区、( )存储区和用户程序存储区。

A.应用程序

B.中断程序

C.系统RAM

D.系统ROM


正确答案:C

第2题:

假设磁盘块与缓冲区大小相同,每个盘块读入缓冲区的时间为10μs,由缓冲区送至用户区的时间是5μs,系统对每个磁盘块数据的处理时间为2μs。若用户需要将大小为10个磁盘块的Doc1文件逐块从磁盘读入缓冲区,并送至用户区进行处理,那么采用单缓冲区需要花费的时间为______μs。

A.100
B.107
C.152
D.170

答案:C
解析:
在块设备输入时,假定从磁盘把一块数据输入到缓冲区的时间为T,缓冲区中的数据传送到用户工作区的时间为M,而系统处理(计算)的时间为C,如下图所示。



当第一块数据送入用户工作区后,缓冲区是空闲的可以传送第二块数据。这样第一块数据的处理C1与第二块数据的输入T2是可以并行的,依次类推,如下图所示。系统对每一块数据的处理时间为:Max(C,T)+M。因为,当T>C时,处理时间为M+T;当T<C时,处理时间为M+C。本题每一块数据的处理时间为10+5=15,Doc1文件的处理时间为15*10+2。

第3题:

操作系统的存储管理对象主要是(30)。网络操作系统的主要任务是(31)。

A.系统区

B.用户区

C.CPU

D.硬盘


正确答案:B

第4题:

洁净手术部分为区为()

  • A、限制区
  • B、非限制区
  • C、洁净区
  • D、准洁净区
  • E、非洁净区

正确答案:C,D,E

第5题:

假设磁盘块与缓冲区大小相同,每个盘块读入缓冲区的时间为16us,由缓冲区送至用户区的时间是5us,在用户区内系统对每块数据的处理时间为1us.若用户需要将大小为10个磁盘块的Doc1文件逐块从磁盘读入缓冲区,并送至用户区进行处理,那么采用单缓冲区需要花费的时间为( )us:采用双缓冲区需要花费的时间为,(请作答此空)us.

A.160
B.161
C.166
D.211

答案:C
解析:
这是一个简单的缓冲区的问题。由于缓冲区的访问是互斥的,所以对单一缓冲区,从磁盘写入和读出到用户区的操作必须串行执行,也就是要保证互斥操作。而CPU对数据的分析与从用户区读数据也是需要互斥操作,但是CPU分析与从磁盘写入缓冲区的操作可以并行。从本题看,由于分析所用的时间小于从磁盘写入缓冲区的时间,因此,CPU会空闲。单缓冲区的总时间=(磁盘写入缓冲区时间+缓冲区读出时间)×10+CPU处理最后一块数据的时间=(16+5)×10+1=211μs。当采用双缓冲区时,每块缓冲区的操作也必须满足互斥操作,但是,对两块缓冲区的操作却可以并行,所以,当第一个缓冲区写满以后,磁盘紧接着写另一个缓冲区,同时,前一个已经满了的缓冲区被读出到用户区,并立即进行CPU的数据分析。读出操作和数据分析必须互斥进行,故,从时间上看,当数据被读出并分析后,恰好另一个缓冲区也写满了,可以立即进行读出数据到用户区并进行数据分析。两块缓冲区交替进行读写,直到数据分析完毕,因此,总时间=(磁盘写入缓冲区时间)×10+读出最后一块数据时间+CPU分析最后一块数据时间=(16)×10+5+1=166s。

第6题:

IP数据报的格式可以分为( )部分。

A.报头区、报尾区

B.数据区、报尾区

C.报头区、数据区

D.报头区、数据区、报尾区


正确答案:C
解析:IP数据报分为报头区和数据区两部分。

第7题:

假设磁盘块与缓冲区大小相同,每个盘块读入缓冲区的时间为15μs,由缓冲区送至用户区的时间是5μs,在用户区内系统对每块数据的处理时间为1μs。若用户需要将大小为10个磁盘块的Doc1文件逐块从磁盘读入缓冲区,并送至用户区进行处理,那么采用单缓冲区需要花费的时间为______μs;采用双缓冲区需要花费的时间为(请作答此空)μs。

A.150
B.151
C.156
D.201

答案:C
解析:
因为在块设备输入时,假定从磁盘把一块数据输入到缓冲区的时间为T,缓冲区中的数据传送到用户工作区的时间为M,而系统处理(计算)的时间为C,如下图所示。



单缓冲工作过程图当第一块数据送入用户工作区后,缓冲区是空闲的可以传送第二块数据。这样第一块数据的处理C1与第二块数据的输入T2是可以并行的,依次类推,如下图所示。系统对每一块数据的处理时间为:Max(C, T)+M。因为,当T>C时,处理时间为M+T;当T<C时,处理时间为M+C。本题每一块数据的处理时间为15+5=20,Doc1文件的处理时间为20×10+1。



单缓冲并行工作示意图双缓冲工作方式基本方法是在设备输入时,先将数据输入到缓冲区1,装满后便转向缓冲区2。此时系统可以从缓冲区1中提取数据传送到用户区,最后由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如下图所示。



双缓冲工作过程图双缓冲可以实现对缓冲区中数据的输入T和提取M,与CPU的计算C,三者并行工作,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双缓冲进一步加快了I/O的速度,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在双缓冲时,系统处理一块数据的时间可以粗略地认为是Max(C, T)。如果C<T,可使块设备连续输入;如果C>T,则可使系统不必等待设备输入。本题每一块数据的处理时间为10,采用双缓冲需要花费的时间为15×10+5+1=156。



双缓冲并行工作示意图

第8题:

在Oracle系统中,( )包括数据库缓冲存储区、日志缓冲区和共享池。

A.系统全局区

B.软件代码区

C.程序全局区

D.排序区


正确答案:A

第9题:

假设磁盘块与缓冲区大小相同,每个盘块读入缓冲区的时间为15μs,由缓冲区送至用户区的时间是5μs,在用户区内系统对每块数据的处理时间为1μs,若用户需要将大小为10个磁盘块的Doc1文件逐块从磁盘读入缓冲区,并送至用户区进行处理,那么采用单缓冲区需要花费的时间为( )μs

A.150
B.151
C.156
D.201

答案:D
解析:

第10题:

()中存放操作系统中常驻内存部分,用户不能占用这部分空间。

  • A、用户区
  • B、系统区
  • C、应用区
  • D、数据区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