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通信机务员

移动交换中心的交换有什么作用?

题目

移动交换中心的交换有什么作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帧中继和分组交换有什么不同之处?


正确答案:在帧中继中,一些属于第三层的处理,如流量控制,留给了智能终端去处理。这样,帧中继把通过节点间的分组重发、流量控制、纠错和拥塞的处理程序从网内移到网外或终端设备,从而简化了交换过程,使得网络吞吐量大、时延小。

第2题:

关于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交换中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移动交换中心作用是对区域内的移动用户的通信进行控制和管理
B.移动交换中心可完成切换、漫游和计费功能
C.移动交换中心可实时的注册和管理用户位置
D.移动交换中心可完成无线信道管理功能

答案:A,B,C
解析:

第3题:

MSC是()。

A.移动交换中心

B.媒体交换中心

C.业务交换中心

D.媒体中心


正确答案:A

第4题:

煤气上升过程中的热交换有什么规律?


正确答案: 煤气上升过程中经过三个不同的热交换区,即炉料水当量大于煤气水当量的下部热交换区、炉料水当量与煤气水当量相同的中部热交换空区、炉料水当量小于煤气水当量的上部热交换区。
下部热交换区的特点是,由于此区内发生Fe、Mn、Si、P等元素的直接还原、部分碳酸盐的分解、炉料的熔化和渣铁的过热等大量的吸热反应,煤气降温快和炉料升温慢,炉料与煤气之间的热交换非常激烈。煤气从离开燃烧带时的温度1800~2000℃下降到中部空区950℃,而炉料从中部空区的950℃上升到渣铁出炉温度1500℃,煤气和炉料之间的温度差达到300~500℃。
中部空区,炉料和煤气温度接近,只有20~50℃左右的温差,而且此区内炉料和煤气水当量相等,因此热交换非常缓慢或者基本上不发生热交换过程,属于热交换呆滞区。空区和下部热交换区的界线是碳酸盐开始大量分解和碳的气化反应明显发展的温度线,即950~1100℃的区域。
上部热交换区的特点是,由于此区内发生高级氧化物的间接还原是放热反应,炉料吸热量少,炉料水当量小于煤气水当量,因此炉料升温快而煤气降温慢,同时,上升煤气遇到刚入炉的冷料,煤气与炉料间有较大温差,所以热交换激烈,炉料由20~30℃常温升高到
中部空区950℃,而煤气温度则从950℃下降到200~300℃炉顶温度。

第5题:

()之间必定是利用无线信道建立联系的。

  • A、基站与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 B、移动台与基站
  • C、移动台与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 D、基站与基站

正确答案:B

第6题:

MSC称为移动交换中心,其作用是对区域内的移动用户的通信进行控制和管理。()


答案:对
解析:

第7题:

什么是第三层交换?第三层交换有哪些解决方案?


正确答案: 交换技术可以克服网络带宽的局限,并提供灵活的网络配置,而路由技术在目前的情况下又必不可少,于是人们就将这两种不同的技术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发挥它们各自的优点。从而推出一种新的网络互连技术,这就是第三层交换技术,简称L3交换。L3交换解决方案分为两类:一类基于核心模型;另一类基于边缘多层混合交换模型。

第8题:

远曲小和集合管的H+-Na+交换和Na+-K+交换有相互抑制作用。()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对

第9题:

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分组交换的方法是在发送站将一个长报文分成多个报文分组,由于分组长度较短,对转发结点的存储空间要求较低,可以用内存来缓冲分组,因此速度快,转发时延小,提高了传输效率,在传输出错时,检错容易并且重发花费的时间较少,因而它适合于交互式通信。
相同点:都是存储转发交换,报文和分组都有目的和源地址。

第10题:

加工中心的工件交换系统有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 1.加工中心的有了工件交换系统,可以提高加工效率。
2.在加工第一个工件时,操作者开始安装调整第二个工件,从而使工件加工和装卸同时进行,这样,加工时间与安装调整时间重合,大大提高了加工中心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