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考试

混凝土构件受扭承载力所需受扭纵筋面积,以下列()项理解是正确的。A、为对称布置的包括四角和周边全部受扭纵筋面积B、为对称布置的四角受扭纵筋面积C、为受扭纵筋加抗负弯矩的上边纵筋面积D、为受扭纵筋加抗正弯矩的下边纵筋面积

题目

混凝土构件受扭承载力所需受扭纵筋面积,以下列()项理解是正确的。

  • A、为对称布置的包括四角和周边全部受扭纵筋面积
  • B、为对称布置的四角受扭纵筋面积
  • C、为受扭纵筋加抗负弯矩的上边纵筋面积
  • D、为受扭纵筋加抗正弯矩的下边纵筋面积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中受扭纵筋和箍筋的配筋强度比0.6<ζ< 1.7说明,当构件破坏时,( )。

A.纵筋和箍筋都能达到屈服

B.纵筋和箍筋都不能达到屈服

C.仅纵筋达到屈服

D.仅箍筋达到屈服


答案:A

第2题:

受扭构件中的抗扭纵筋()的说法不正确。

A.应尽可能均匀地沿截面周边对称布置

B.在截面的四角可以设抗扭纵筋也可以不设置抗扭纵筋

C.在截面四角必须设抗扭纵筋

D.抗扭纵筋间距不应大于300mm,也不应大于截面短边尺寸


参考答案:B

第3题:

受扭构件的配筋方式可为( )。

A.仅配置抗扭箍筋

B.配置抗扭箍筋和抗扭纵筋

C.仅配置抗扭纵筋

D.仅配置与裂缝方向垂直45度方向的螺旋状钢筋


参考答案:B

第4题:

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中受扭纵筋和箍筋的配筋强度比说明,当构件破坏时,()。

A纵筋和箍筋都能达到屈服

B仅箍筋达到屈服

C仅纵筋达到屈服

D纵筋和箍筋都不能达到屈服


A

第5题:

关于受扭构件的抗扭纵筋的说法,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

A、在截面的四角必须设抗扭纵筋
B、应尽可能均匀地沿截面周边对称布置
C、抗扭纵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也不应大于截面短边尺寸
D、在截面的四角可以设抗扭纵筋也可以不设抗扭纵筋

答案:D
解析: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第9.2.5条规定,受扭构件的四周必须设置抗扭纵筋,抗扭纵筋要在构件四周均匀分布,构造钢筋可以根据需求不需要设置,在构造配筋上抗扭纵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也不应大于截面短边尺寸,抗扭钢筋抗扭纵筋在计算上还应大于最小配筋值。

第6题:

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一般应()

A、只配抗扭纵筋

B、只配抗扭箍筋

C、既配抗扭纵筋,同时配抗扭箍筋

D、配与构件轴线成45度角的螺旋箍筋


参考答案:C

第7题:

弯扭构件的纵筋用量为()之和。

A.受弯纵筋

B.受扭纵筋

C.受剪纵筋

D.受拉纵筋


正确答案:AB

第8题:

设计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时,受扭纵筋与受扭箍筋的配筋强度比=1.0时,有()。

A、均布纵筋、箍筋部分屈服

B、均布纵筋、箍筋均屈服

C、仅箍筋屈服

D、均布纵筋、箍筋均不屈服。


参考答案:B

第9题:

某钢筋混凝土梁截面b×h=250mm×600mm,受弯剪扭作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向钢筋采用HRB400(),箍筋采用HPB300级钢筋(),as=40mm。

假定,经计算,受扭纵筋总面积为600mm2,梁下部按受弯承载力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面积为610mm2,初步确定梁截面两侧各布置2根受扭纵筋(沿梁高均匀布置)。试问,该梁的下部纵向钢筋配置,选用下列何项最为恰当(  )
提示:受扭纵筋沿截面周边均匀布置,受扭纵筋截面中心至梁截面边距可按as取用。

A. 3Φ 22
B. 3Φ 20
C. 3Φ 18
D. 3Φ 16

答案:C
解析: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第9.2.5条规定,弯剪扭构件受扭纵筋除应在梁截面四角配置外,其余宜沿截面周边均匀对称布置,且间距不应大于200mm及梁截面短边长度。
截面抗扭有效宽度b0=250-2×40=170mm,有效高度h0=600-2×40=520mm。
因此,受扭纵筋的布置沿截面周边应为:
600/[2×(170+520)]=0.435mm2/mm
按梁两侧各布置2根受扭纵筋,此时梁侧纵筋间距为:
(600-2×40)/3=173mm<200mm
下部纵筋面积应为:
610+0.435×(170+520/3)=759mm2
选配3Φ 18,As=763mm2>759mm2,满足要求。

第10题:

若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受扭纵筋与受扭箍筋的配筋强度比则当构件受扭破坏时()。

  • A、仅纵筋达到屈服强度
  • B、仅箍筋达到屈服强度
  • C、纵筋和箍筋都能达到屈服强度
  • D、纵筋和箍筋都不能达到屈服强度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