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考试

如何进行钢筋现场检验。

题目

如何进行钢筋现场检验。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①查对出厂质量证明书,试验报告单,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牌。
②热轧钢筋的外观检查:从每批中抽取5%进行外观检查,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叠,钢筋表面允许有凸块,但不得超过横肋的最大高度。
③热轧钢筋的力学性能检验:同规格、同批号不超过60t钢筋为一批,每批钢筋中任选两根,每根取两个试样分别进行拉伸试验(测定屈服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和冷弯实验(以规定弯心直径和弯曲角度检查冷弯性能)。如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规定。则从同一批中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重做各项试验。如仍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对运入施工现场的钢筋进行检验取样时, 钢筋端部应至少先截去( ) mm 在取试样

A.300
B.400
C.500
D.600

答案:C
解析:

第2题:

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施工现场如何进行检验?


正确答案: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应在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含气量检验,其检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检查数量为同一配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少于一次;数量符合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方法:通过检查混凝土含气量试验报告。

第3题:

项目经理必须组织对进入现场的建筑材料、()、设备、预拌混凝土等进行检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不得使用。

A、钢筋

B、构配件

C、混凝土

D、模板


答案:B

第4题:

如何进行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实体检验?


正确答案: (1)检验依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01-82-2004)
《查行业标准》
《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技术规程》(DB11/T365-2006)
(2)钢筋保护层的实体检验应由监理单位见证,施工单位组织实施,有见证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试验。
(3)检测的基本要求:
使用的仪器设备应通过检定,并处于正常状态。检测人员应通过必要的培训,熟悉规范规定、检测操作和仪器的使用。检测工作应至少2人同时进行,检测中应做出详细的原始记录。作业环境应符合要求。现场检测应携带相关规范和作业指导书等资料。
(4)检验方法与要求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通常采用非破损的方法。使用“钢筋保护层厚度测试仪”检测,检测精度应达到1mm。也可采用局部破损的检测方法,是指采用机械打孔,人工剔凿等方法暴露钢筋,直接测量保护层厚度,局部破损的检测方法只在必要时采取,通常用于非破损检测结果的验证。
(5)对于抽查的每根受力钢筋,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部位,应是每根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有代表性的位置”,在此位置上测量一点。“有代表性的位置”对简支或连续梁板,当测试承受正弯矩钢筋时,应选取跨中的下部表面;当测试承受负弯矩钢筋时,应选取支座附近的上表面;对于悬臂梁板,应选取构件根部的上表面。当一根钢筋需要检测多个测点时,应给出各测点的测试值,不得取平均值。
(6)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主要是对承重的梁类,板类构件,应分别抽取。对于墙、柱、基础等,可以不做此项实体检验。
检查数量:对于梁类、板类构件,各自分别抽取同类构件总数量的2%,并各自不少于5个,悬挑构件的抽取不应少于50%。
(7)测量成果判定: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允许偏差,规范规定比钢筋安装时的允许偏差进一步放宽,对于梁为+10,-7mm,对于板为+8,-5mm。
检测结果为90%的检测点达到合格。只允许少于10%的
受测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合格。不合格处钢筋误差不得超过上述允许偏差的1.5倍。

第5题:

由国家省部级主管部门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的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检验称()

  • A、实测检验
  • B、现场检验
  • C、工艺检验
  • D、型式检验

正确答案:D

第6题: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正确的表述有( )。

A.应对每批进场钢筋进行接头工艺检验
B.取样时每种规格钢筋的接头试件不应少于3根
C.钢筋母材抗拉强度试件不应少于3根,且应取接头试件的同一根钢筋
D.取样时每种规格钢筋的接头试件不应少于6根
E.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

答案:A,B,C,E
解析:
应对每批进场钢筋进行接头工艺检验、取样时每种规格钢筋的接头试件不应少于3根、钢筋母材抗拉强度试件不应少于3根,且应取接头试件的同一根钢筋

第7题: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现场检验时,一般只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和单面拉伸强度试验。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对运入加工现场的钢筋进行检验取样时,钢筋端部应至少先截去()mm再取试样。

A、300
B、400
C、500
D、600

答案:C
解析:
钢筋取样时,钢筋端部要先截去500mm再取式样。在拉力检验项目中,包括屈服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二个指标。

第9题:

钢筋接头的型式检验、工艺检验和现场检验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 (1)钢筋接头的型式检验
1)只有钢筋机械连接时,才应由技术提供方或产品供应方提供型式检验报告。型式检验报告应由国家、省部级主管部门认可的检测机构出具。钢筋焊接接头不需要提供型式检验报告。
2)需要作型式检验的三种情况:接头产品需要鉴定,确定其性能等级时;材料、工艺、规格进行改动时;质量监督部门提出专门要求时。
(2)钢筋接头的工艺检验
1)钢筋开始焊接或机械连接前,应进行工艺检验。其目的是确定焊接和机械连接施工中的工艺参数。
2)工艺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工艺检验的条件应与正式施工的条件相同。每种规格钢筋的接头试件不应少于3根;钢筋母材的实际抗拉强应均应大于或等于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对于Ⅰ级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应大于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实测值的0.95倍;对于Ⅱ级接头,应大于0.90倍。
3)当工艺检验不合格时,应调整工艺参数再次进行检验,直至合格。
(3)钢筋接头的现场检验
焊接与机械接头的现场检验应按验收批进行。

第10题:

焊接接头如何进行工艺检验和现场检验?


正确答案: (1)焊接接头的工艺检验,是为了确定焊接工艺而进行的检验。主要要求有:
1)工程正式焊接之前,应由焊工在现场条件下制作工艺检验试件,经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进行焊接施工;
2)无论何种焊接工艺,每种牌号、规格的钢筋至少应做1组试件;
3)工艺检验试件的性能试验结果应符合质量检验与验收的要求。
(2)钢筋焊接接头的现场检验,应按检验批进行。其目的是为了对接头进行质量验收。主要要求有:
1)在混凝土结构中,同级别、同规格、同类型接头以300个作为一检验批;抽取30个做外观检查。再从30个外观检查合格的接头中随机截取3个接头,进行试验。接头应从结构或成品中截取,截取接头的部位可采用绑扎方法连接。(核对JGJ18-2003);
2)预埋件钢筋T型接头(核对JGJ/T27-2001)
当进行力学性能试验时,应以300件同类型预埋件作为一批。在一周内连续焊接时,可累计计算。累计仍不足300个接头时,应按一批计算。
每批预埋件中截取3个接头做拉伸试验,试件的钢筋长度应大于或等于200mm,钢板的长度和宽度应大于或等于6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