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铁冶炼岗位考试

炉况过粘,电流表有何变化?

题目

炉况过粘,电流表有何变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观察炉况有二种方法即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直接和间接观察法

第2题:

加热炉进料量变化对加热炉操作有何影响?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加热炉进料量的变化一般来说有三种情况:提量,降量和无量。提量和降量是正常生产中经常发生的,良好的操作应当是频率低,幅度小。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特别调节,由炉温自动控制系统就可完成,但遇特殊情况需要大幅度提降量,则听到有关岗位通知后应当习尽快去增加和减少火咀点燃数,以弥补自动控制系统之不足,因为,在任何情况下,点燃的火咀数不变,控制系统调节的幅度是有限的。
无量(断流),这种状况是由某种事故造成,如泵坏,带水,抽空,满塔,塔排空等等,都会引起自动的或人为的断流,遇到这种情况应当及时与有关岗位取行得联系,征求班长的统一指挥,但处理一般是炉内只留一个油火咀或与瓦斯混烧,火咀当长明灯用,其作余火咀一律灭掉。当回收系统恢复正常,炉管有量后,再重新点燃其余火咀,恢复正常。有时情况不严重,可以保持不动,如泵坏,但发现及时,启动备用泵,断流时间很短,即可以不做调节。

第3题:

电石生产中,跑眼的原因是()。

A、炉眼深度过浅,在铁水冲击下跑眼

B、电石炉炉况较差,长时间未出炉

C、电极入炉过浅

D、出炉量过大


参考答案:A

第4题:

某班在生产中发现炉况发粘,经检查原料发现焦炭固定碳含量84%没有变化,硅石含量SiO2=98%没有变化,只有焦炭的水分发生变化,水分由12%增加到16%,需调整焦炭的配比(焦炭烧损10%),问:如何调整配碳量?


正确答案: 原焦炭配量=1000×98%×24/60×(1-12%)×84%×(1-10%)=589kg
现焦炭配比=1000×98%×24/60×(1-16%)×84%×(1-10%)=618kg
焦炭增加量=618-589=29kg/批料
须在原每批焦炭配比中增加29kg的配量

第5题:

炉况发粘的特征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电极工作不稳定:电流波动大,有出现给不足负荷现象
(2)料层透气性不好,刺火严重,大面不冒火
(3)捣炉时粘料多,炉子吃料慢;
(4)出铁工作不顺利,炉渣不易排出。

第6题:

失常炉况的基本类型有__________、热制度失常。


正确答案:煤气分布失常

第7题:

竖炉正常炉况的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 燃烧室压力稳定、燃烧室温度稳定、下料顺行排矿均匀、煤气、助燃风、冷却风的流量和压力稳定、烘床气流分布均匀、温度稳定、生球不爆裂、成品球强度高、返矿量少、FeO低。

第8题:

观察和判断炉况的方法有几种?


正确答案:观察和判断炉况的方法有直接判断、间接判断和综合判断三种方法。

第9题:

炉况发粘时,应适当减少焦炭的配入量。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如何判断炉况失常现象?发现炉况失常时应采取哪些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1)球团矿呈暗红色,强度低、粉末多。
判断:供热不足,焙烧温度低或矿粉粒度太粗,下料过快,生球质量差。
处理方法:根据焙烧球团的热耗量,计算煤气量,为球团焙烧提供充足的热量;并根据矿石性质适当调整燃烧室温度,提高生球质量,减少生球爆裂和入炉粉末;以改善料层透气性。
(2)成品球团矿生熟混杂,强度相差悬殊。
判断:下料不均,炉内温度相差较大。
处理方法:根本办法是提高生球强度,减少粉末入炉,以改善透气性;其次改变炉料的运动状态,调整排矿齿辊运行速度及采取“坐料”等手段,以松散炉内物料,使炉料均匀下降,并检查竖炉喷火口是否堵塞。
(3)成品球温差较大。
判断:炉料产生偏析;排矿量不均,料球温度相差较大。排矿温度高而球团强度低,炉膛两侧温度明显不同。
处理方法:调整两溜槽的下料量,多开下料慢一侧的齿辊,提高下料快一端的煤气烧嘴温度(增大废气量);必要时采取坐料操作(即停止排矿一定时间后,再突然大排矿,亏料以熟料补充)。
(4)下料不匀:炉口下料不匀,局部过快,干燥速度相差较大,局部气流过大,炉膛温度变化无规律。
判断:炉内发生窜料,(形成管道)或悬料;如不及时处理,在下料快处湿球入炉,就会产生粉末,更加恶化炉况,形成堆积黏结现象,造成结大块的事故。
处理方法:往下料处补熟球,采取坐料操作,大排矿一次(排矿高度1m左右),再补熟球,以消除炉内管道,恢复炉料正常运行。
(5)燃烧室压力升高:煤气和空气量没变,而燃烧室压力突然升高,两燃烧室压差大,炉顶烘干速度减慢。
判断:湿球入炉,粉末增加,喷火口上部位产生湿堆积黏连现象。
处理方法:适当降低燃烧室温度和废气量,停止加生球,补加熟球,继续正常排矿,待这批物料下降到喷火口下,燃烧室压力正常后,再恢复正常生产。严重时可大排矿至喷火口以下,将这种轻度黏结物捅掉,重新补熟球,再行开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