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前工

简述炉前操作对高炉冶炼过程的影响。

题目

简述炉前操作对高炉冶炼过程的影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提高高炉鼓风温度对其冶炼过程的影响如何,并说明原因。


正确答案: (1)风口前燃烧碳量减少,风温提高,焦比下降;
(2)高炉内温度场发生变化:炉缸温度升高,炉身上部、炉顶温度下降,中温区(900~1000℃)扩大,由于每升高100℃风温,风口理论燃烧温度上升60~80℃,风口前燃烧碳减少,煤气量降低,导致炉身上部温度降低;
(3)直接还原度略有升高,生成的CO减少,炉身温度降低;
(4)炉内压损增大,焦比下降,炉内透气性变差,高炉下部温度升高,煤气流速度增大,同时SiO的挥发增加,堵塞料柱孔隙;
(5)有效热消耗减少,焦比降低,渣量减少,S负荷降低,脱硫耗热减少;
(6)改善生铁质量,焦比降低,S负荷降低,炉缸热量充沛,易得到低S生铁;炉温升高,可控制Si的下限,生产低Si铁;

第2题:

高炉内的析碳反应对高炉冶炼影响较大。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简述高炉冶炼对焦碳质量的要求。


正确答案:高炉冶炼对焦碳质量的要求是:1)含碳量要高,灰分要低;(2)硫、磷杂质要少;(3)化学成分要稳定;(4)强度好,焦粉少,粒度均匀。

第4题:

简述冶炼操作对转炉耐火材料寿命的影响?


正确答案: (1)冶炼钢种的影响:低碳和超低碳钢对耐火材料的侵蚀较大。
(2)冶炼周期和再吹率的影响:再吹率高意味着倒炉过程中,钢水对前大面积衬的损毁加剧。
(3)出钢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10℃,侵蚀速度加0.2~0.3mm/炉。温度升高30℃,炉衬的损耗速率提高1倍。
(4)渣组成:渣中全铁含量越高,耐火材料的熔损越快,提高MgO含量,有利于提高炉衬寿命,根据渣中MgO的饱和量的研究,合理控制渣中的MgO含量。
(5)转炉的作业情况:作业高含量降低对材料急冷急热的影响,降低炉衬剥落和崩裂的可能性
(6)炉衬维护水平的高低。

第5题:

简述石灰石的分解对高炉冶炼过程的不良影响。


正确答案: (1)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分解是吸热反应,消耗一定的热量;
(2)碳酸钙在高温区域分解出来的CO2与焦炭发生气化反应,既吸热又耗碳;
(3)碳酸钙在高温区域分解出来的CO2冲淡了高炉内的还原气氛,降低了还原效果。

第6题:

高炉冶炼过程是还原过程。()


正确答案:正确

第7题:

石灰石在高炉中分解对高炉冶炼过程有哪些影响?


正确答案: (1)在高炉生产条件下,CaCO3分解是吸热反应,要消耗高炉中大量的热量。
(2)在高炉内较低温度区域分解出的CO2进入煤气中,使煤气中CO2含量增加,相对降低了CO的浓度,冲淡了还原气氛,使煤气的还原能力降低,影响了炉内铁氧化物的还原速度。
(3)CaCO3在高温区域分解出来的CO2与焦碳发生反应,不但是吸热反应,而且直接消耗碳素。

第8题:

简述高炉冶炼过程的特点及三大主要过程。


正确答案: 特点:
①在逆流(炉料下降及煤气上升)过程中,完成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
②在投入(装料)及产出(铁、渣、煤气)之外,无法直接观察炉内反应过程,只能凭借仪器仪表简介观察;
③维持高炉顺行(保证煤气流合理分布及炉料均匀下降)是冶炼过程的关键。
三大过程:
①还原过程:实现矿石中金属元素(主要是铁)和氧元素的化学分离;
②造渣过程:实现已还原的金属与脉石的熔融态机械分离;
③传热及渣铁反应过程:实现成分与温度均合格的液态铁水。

第9题:

简述焦炭灰分对高炉冶炼的影响。


正确答案: 灰分高,则造渣所需熔剂量增大,渣量大,不仅增大了焦炭的消耗,还会使高炉下部透气性变差,影响高炉的顺行和产量。灰分高,还将严重影响到焦炭的耐磨性及其高温强度。

第10题:

阐述成渣过程对高炉冶炼的影响。


正确答案: 成渣过程是矿石软化粘结、形成软熔层和转变为液相渣滴落的过程,对高炉中下部的顺行和冶炼过程有重大的影响。(1)初期渣形成时期由于矿石软熔性能的差异,受软熔带形成的位置、软熔层厚度和软熔带的形状影响,对炉况顺行及煤气流动阻力损失与分布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当软熔带根部出现的位置较低、软熔层较薄和软熔带形状相对高时,煤气阻力大大降低,有利于高炉顺行和强化冶炼。(2)造渣过程的稳定性十分重要;(3)渣量是直接影响冶炼过程强化的根本因素。渣量大不仅使软熔带的透气阻力增大,还使滴落带中渣焦比增大,增加了发生液泛现象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