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砚知识竞赛

古人是怎样评价蕉叶白端石?

题目

古人是怎样评价蕉叶白端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叶形奇特的有:羊蹄甲、马褂木、旅人蕉、()、()


正确答案:含羞草;五叶槐

第2题:

下面适宜做立体花坛植物材料的是()。

  • A、五色草
  • B、紫叶小檗
  • C、黄杨
  • D、美人蕉

正确答案:A

第3题:

山花蕉叶


参考答案:

用于佛塔、佛龛、经柜等顶部的叶状或如意头状装饰纹样。


第4题:

下列()组的两种植物都常用扦插法繁殖。

  • A、美人蕉、扶朗花
  • B、百合、瓜叶菊
  • C、大丽花、菊花
  • D、美人蕉、鸡冠花

正确答案:C

第5题:

()书中黛玉所用的“海棠冻石蕉叶杯”以叶腊石为主要成分,质地透明如冻者,称为“冻石”,主要产于以下哪两省?

  • A、江西
  • B、云南
  • C、浙江
  • D、广东
  • E、福建

正确答案:C,E

第6题:

需要高湿度(相对湿度在60%以上)的室内观叶植物是()。

  • A、朱蕉
  • B、凤梨
  • C、苏铁
  • D、棕竹

正确答案:B

第7题:

“例莫名于《公羊》”是以下哪位古人对春秋三传的评价?()

  • A、范宁
  • B、郑玄
  • C、胡文定
  • D、叶少蕴

正确答案:C

第8题:

白石村是个怎样的村庄,有什么关于制砚的历史古迹吗?


正确答案: 白石村位于端州区黄岗镇,面向西江,背靠肇庆北岭山,面积约1.2平方公里,现在白石村288户,1100多人。白石村民世代以砚为生,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
清朝末期至解放初期,白石村制砚至为高峰,一大批名砚和名师应运而生,从而奠定了白石村作为“端砚第一村”、端砚的发源地的地位。
顺着环村大道随意行去,到处可以见到,屋门前、瓜棚下、村道旁、厅堂里都有砚工埋头刻砚的场面,活脱脱一幅幅“白石制砚图”。
据悉,从选石、磨石、划线、雕刻到成形,一块端砚的制成少则七八天,多则半年,可见端砚的名贵除了其品质还在于它的手工。
遗憾的是,这个古老的村落仅在村尾还保留着大片古屋,窄窄小巷里除了制砚工人劳碌背影外,就只有来回遛达的大狗。在村首则是清一色的小楼房了,只遗下少量几处古迹。
白石村最有名的现存文物是一块端砚生产的碑文。该碑文坐落在堂明端砚厂,穿过两道铁门,“张之洞为开采砚石以贡品事碑”赫然出现眼前。
此碑刻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碑高130厘米,宽83厘米,端砚石质,楷书,竖行阴雕,共1172字。石碑的字迹斑驳,碑前有两棵枝繁叶茂的松柏。
据悉,文革时期,石碑几被毁掉,村民们想尽一切办法,冒着生命危险把它藏起来才逃过一劫。这是目前仅存的有关端砚生产的碑记,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现已被列为肇庆市重点保护文物。

第9题:

大花美人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肉质,无分枝,叶互生。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关于虾螯蕉的识别,下列哪项陈述错误?()

  • A、虾螯蕉是芭蕉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株高可达120cm
  • B、虾螯蕉是芭蕉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株高可达120cm,总苞片如船形
  • C、虾螯蕉是芭蕉科,多年生常绿草本,叶浅绿色,总苞片如船形
  • D、虾螯蕉是旅人蕉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株高可达120cm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