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疾病超声诊断知识

子宫颈癌的病理分型及声像图特点是什么? 

题目

子宫颈癌的病理分型及声像图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病理分型:子宫颈癌是妇女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占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70%—93.1%,年龄在17—90岁,主要是育龄妇女。原发性子宫颈癌的组织来源为被覆于子宫颈外口的鳞状上皮和子宫颈管粘膜柱状上皮,前者形成鳞状细胞癌,后者则形成腺癌,两者兼有称为腺鳞癌。根据宫颈外观可分为:
(1)糜烂型:宫颈呈糜烂型改变,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
(2)浸润型:癌组织向深部浸润,主要向宫颈壁内浸润,故使宫颈增大,坚硬,表面粗糙不平。
(3)外生型:癌组织向外生长,呈菜花样改变。
(4)溃疡型:癌组织向深部浸润,坏死脱落,形成深溃疡,表现凸凹不平。
(5)未分型:癌组织向表面又向深部浸润,扩散转移。 子宫颈癌可直接蔓延到阴道穹窿部,向上蔓延破坏整段子宫颈,很少向宫体蔓延。向膀胱、直肠浸润再则由淋巴道转移到子宫颈周围淋巴结。然后继续转移到闭孔、骼外、骼总等盆腔淋巴结。由血行转移较少见。晚期可转移到肝、肺、骨骼、脊柱等组织。
超声诊断要点:超声诊断宫颈癌必须使用高频高分辨力经阴道探头。早期病变较小,外形上无明显变化。声像图不易发现。宫颈不规则增大,凸凹不平。可见宫颈局部边缘不规整,边界欠清楚,有时可见具体结节呈高回声实性肿块或片状斑块。宫颈呈靴状肥大,内部回声不均。宫颈管显示不清。若瘤体浸润阻塞宫颈管,盆腔内可出现透声差的不规则无回声区(积脓或积液)。
超声对宫颈癌检查的主要价值是评价其是否有明显的盆腔淋巴结转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及声像图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盆腔静脉淤血是指盆腔静脉扩张迂曲,血液淤滞。因盆腔内子宫、卵巢周围静脉较多形成静脉丛。这些静脉虽有瓣膜,但功能不全,静脉壁薄弱。此外,还受卵巢、子宫周期性变化影响。由于上述特点,在长期站立,子宫后倾后屈、早婚、早孕、人流、多胎多产、输卵管结扎等情况下,易造成盆腔静脉高度扩张,静脉血液回流不畅而引起瘀血扩张。
声像图特点为盆腔内子宫两侧或一侧可扫及蜂窝状无回声区,变换切面,可显示管状无回声,彩色多普勒其内可见静脉血流充填,呈持续性显示。当站立或瓦氏动作后,蜂窝状无回声区增宽。

第2题:

简述慢性盆腔炎的病理分型及特点。


正确答案: 慢性盆腔炎的病理特点如下:①慢性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充血、水肿,间质大量浆细胞或淋巴细胞浸润。②慢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卵巢炎及输卵管卵巢囊肿:慢性输卵管炎多为双侧性;输卵管增粗、肿胀、变硬,粘膜多可发生粘连而致管腔狭窄或闭锁。镜下粘膜间质有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由于输卵管炎症致伞端及峡部闭锁,浆液性渗出物积聚而形成输卵管积水;或慢性输卵管脓肿脓液吸收后,而浆液性液体继续渗出形成输卵管积水,多为双侧性,表面光滑,管壁菲薄,呈腊肠状,与周围组织粘连少,内为清澈浆液。发炎的输卵管多与卵巢粘连形成炎性包块,或输卵管伞端与卵巢粘连相通,液体渗出而形成输卵管卵巢囊肿,也可由输卵管卵巢脓肿的脓液吸收而成。③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炎症蔓延至宫骶韧带处,使纤维组织增生、变硬,范围广泛可使子宫固定、宫旁组织增厚。

第3题: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声像图表现及腺肌病的鉴别诊断要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宫腔以外部位所引起的一种病变,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结构与在宫腔内的内膜相同。它可分内在性及外在性异位,外在性是指内膜异位在子宫以外的部位,如卵巢、输卵管、直肠、膀胱、腹膜等处。在病变区形成囊状包块,随月经周期反复出血,囊腔内血液越积越多,压力越来越大,内腔逐渐增大,可达5cm以上。因囊腔内为陈旧性血,似巧克力,故也称巧克力囊肿。
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由基底层向肌层生长,局限于子宫肌层,在子宫肌层散在分布,引起肌纤维组织的反应性增生,使子宫增大,又称为子宫肌腺病。还有的病灶集中在局部,形成瘤样。有的病灶可见散在多数含液性囊腔,腺肌病发病率较高,亦可同时合并外在性内膜异位。
声像图表现主要为:
(1)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可发生在盆腔任何部位,多见于卵巢、子宫直肠窝及骶韧带、直肠,还可在膀胱、切口
疤痕等处。囊肿大小与发生时间长短有关,大者可达7—8cm。囊壁较厚,其内透声差,可见细点状回声均匀分布,张力较大囊肿壁薄,透声较好、有的呈分隔状无回声区。内膜异位在子宫外脏器形成囊状包块内,还可呈分层状,上边为透声好的无回声区,下边为透声差的密集点状低回声区(为粘稠血液)。
(2)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肌腺病):子宫增大变形,常呈球形增大,被膜光滑,内膜线向前移位。肌层组织回声粗糙,严重者其内可见散在的低回声及无回声区,无明显包膜。无回声区为小的囊状积血所致,随月经周期而变化。彩色多普勒周边无血流信号。如有腺肌瘤,则瘤体无包膜,回声较子宫肌瘤强。患者有痛经症状。
子宫腺肌病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1)子宫肌瘤:多发性子宫肌瘤。子宫呈球形增大,也可正常大小,肌间可见多数散在低回声、高回声结节,有明显包膜。CDFI常能显示伸入内部的血流信号。而腺肌病则无完整包膜,CDFI可显示周边血流信号。两种疾病临床表现均有痛经症状,单靠声像图有时难以鉴别。
(2)巧克力囊肿需与粘液性囊肿、浆液性囊肿、畸胎瘤、异位妊娠包块、炎性包块、脓肿相鉴别。结合病史、声象图表现,有助于鉴别。
(3)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声像图表现为子宫体增大,肌间回声均匀,肌间回声较正常低。子宫内膜明显增厚,常伴有一侧或双侧卵巢内增大的囊泡。子宫内膜增厚可达2—2.5cm。边界清楚,边缘规整,呈梭型或瘤样高回声团。高回声团块内可见散在小的无回声区,为扩张的腺体。

第4题:

简述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及临床分型


正确答案:病理分型:
1、轻微性肾小球病变;
2、局灶性节段性病变;
3、弥漫性肾小球肾炎;
4、未分类的肾小球肾炎
临床分型:
1、急性肾小球肾炎;
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3、慢性肾小球肾炎;
4、无症状性血尿或(和)蛋白尿;
5、肾病综合征

第5题:

婴儿湿疮的特点及病因病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婴儿湿疮是发于1~2岁婴儿的过敏性皮肤病,又称奶癣、胎疮。相当于西医的婴儿湿疹。其特点是:好发在头面,重者可延及躯干和四肢,患儿常有家族过敏史,多见于人工哺育的婴儿。由于禀性不耐,脾胃运化失职,内有胎火湿热,外受风湿热邪,两者蕴阻肌肤而成,或因消化不良、食物过敏、衣服摩擦、肥皂水洗等刺激而诱发。

第6题:

子宫颈癌的组织学分型及各型特点?


正确答案: 子宫颈癌按组织学可分为两大类:
(1)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按其发展过程可分为:①原位癌,②早期浸润癌,③浸润癌。
(2)子宫颈腺癌:起源于子宫颈管内膜的柱状上皮。

第7题:

腺瘤病理分哪几型?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1)管状腺瘤---由增生的粘膜腺上皮构成,表面呈结节状,大多有蒂,一般不超过2cm,色暗红,易出血。镜下为增生的腺体组织,腺上皮排列规则,分化好,偶有异型性,核分裂较多,但不侵入粘膜肌层,癌变率低。
(2)绒毛状腺瘤---又称乳头状腺瘤,较少见,常为单发,基底宽,一般无蒂。镜下可见上皮呈乳头状或绒毛状增生、隆起,绒毛表面有柱状上皮层被覆,中间有少量间质,内含较多血管,易出血,有时柱状上皮中含多量粘液细胞并分泌粘液,此种上皮细胞可有不同程度的异型性,癌变率较高。
(3)管状绒毛状腺瘤---病理兼有以上两者的表现,癌变率也较高。

第8题:

恶性滋养细胞疾病的病理分型及声像图表现有哪些?


正确答案: 滋养细胞疾病分良性、恶性两大类:
(1)良性滋养细胞疾病:包括①完全性水泡状胎块;②部分性水泡状胎块;③正常胎儿与水泡状胎块并存;④胎盘水泡样变。
(2)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包括①恶性葡萄胎;②绒毛膜癌;
良性滋养细胞肿瘤的声像图表现为:
(1)完全性水泡状胎块:子宫增大,大于妊娠月份,子宫内未扫及正常胎儿、胎芽回声,而是充满密集的高回声,其间可见散在无回声区,大小不等,呈蜂窝状改变。CDFI见其分隔上有血流信号,有时可见大片状积血无回声区。有半数以上病人在左右两侧卵巢内可见到大小不等的多房性无回声囊(黄素囊肿),大的可充满腹腔。
(2)部分性水泡胎块:胎盘一部分绒毛组织变为水泡状,子宫与妊娠月份基本相符。宫腔内可见胎儿回声,但胎儿常有畸形。胎盘回声异常,一部分呈蜂窝状高回声。具有前述水泡胎块的特征。
(3)正常胎儿与水泡状胎块共存:一般认为这种情况是双胎妊娠其中一胎为水泡状胎块。表现为有一完全正常的羊膜囊和其间的正常胎儿。同时并存一具有水泡状胎块声像图特征的团块,两者界限清楚。
(4)胎盘水泡样变:表现为宫腔内结构紊乱,胎盘肿胀回声失常,呈蜂房状。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声像图表现: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主要特征是侵犯子宫肌壁。可分早期浸润、局限性病灶和弥漫性病灶3种类型。
(1)早期浸润:当葡萄胎刮宫后,子宫复旧明显不佳,子宫外形增大,饱满,宫壁明显增厚,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大小不等的高回声或无回声区,并向肌间延伸。使宫壁呈“疏松”组织,此为滋养细胞向肌壁浸润早期,在肌间形成水泡或血窦。
(2)局限性病灶:由早期浸润发展而形成局限性病灶。大小不等,可位于子宫的任何部位,甚至在宫旁出现,但是位于后壁者居多。声像图表现为局限性高回声或低回声团,边境不规则,内部有无回声间隙似海绵状。部分病例子宫直肠陷窝、腹腔内可见不规则游离液体。彩色多普勒在病灶内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多出现在病灶区边缘。血流速度增快,呈镶嵌色血流,并向肌层延伸。同时可出现典型动静脉瘘,频谱图为湍流频谱。包络线可粗糙。
(3)弥漫性病灶:病灶扩散后致子宫壁内多处浸润使子宫明显增大变形内部呈蜂房状,严重者浆膜回声中断,盆
腔内出现病灶。病灶均可具有局限病灶的特征。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和绒癌具有相似的声像图表现,声像图不易鉴别。滋养细胞肿瘤无论良恶性,均可出现黄素囊肿。表现为盆腔内多房性囊性回声区,大者可充满腹腔。

第9题:

胃食管裂孔疝的分型及各自特点是什么?治疗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分型:滑脱型、食管旁型和混合型。
特点:滑脱型占70%以上,在腹压减低或直立饱食时则进入纵隔部的食管下段、贲门和胃底可回复到腹腔。食管旁型在其食管连接处有坚强之后膈食管韧带,使之固定于腹腔内正常位置,而不进入后纵隔。混合型靠近食管裂孔旁有膈肌缺损,使胃底沿食管壁疝入后纵隔。
治疗原则:滑脱型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自行消退,1岁内建议保守治疗,患儿应常保持于竖直体位,给较稠厚饮食,对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滑脱型和其他二型可采取手术治疗。

第10题:

简述唾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按瘤细胞排列结构的分型。


正确答案:唾腺腺样囊性癌又称圆柱瘤,为涎腺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于小涎腺,以腭腺为多。肿瘤早期常侵犯神经,而出现疼痛或麻木。在光镜下见瘤细胞似基底细胞,大小一致、圆形或卵圆形、核深染。
按排列结构不同唾腺腺样囊性癌分以下三型:
1.腺样(筛状)型瘤细胞排列成不规则团块,内有很多圆形或卵圆形囊样腔隙,呈筛孔状。团块外周有肌上皮细胞环绕,
2.小管型由基底样细胞构成上皮条索,其间有复层立方细胞形成的腺管,在上皮条索及腺管周围有玻璃样变纤维组织环绕。
3.实性型瘤细胞排列成实性团块,其内常有灶状变性坏死和筛孔状腔隙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