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及卫生应急知识竞赛

()主要针对某些潜伏期较长的传染病,由于人群暴露后需经过一段时间才会发病,对暴露者进行及时的疫苗接种后,能产生抵抗病原体的主动免疫力水平。

题目

()主要针对某些潜伏期较长的传染病,由于人群暴露后需经过一段时间才会发病,对暴露者进行及时的疫苗接种后,能产生抵抗病原体的主动免疫力水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A.留验
B.医学观察
C.隔离
D.检疫
E.应急接种

在不超过某病的最长潜伏期的时间内,对已经暴露于该病的健康人、家畜的活动进行限制,以保护未曾暴露于该传染病的人群,称之为

答案:D
解析:

第2题:

免疫球蛋白预防是对暴露人群接种(),可使易感者短时间内即获得(),()。如发生甲型病毒性肝炎暴发流行时,可对可疑暴露者进行免疫球蛋白接种,以减少发病人数。


正确答案:某病原体免疫球蛋白;外源性保护性抗体;以预防感染和减少发病

第3题:

对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密切接触者(且未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力)进行暴露后流行性感冒药物预防,建议不要迟于暴露后()小时用药。

A、24

B、48

C、12

D、36


答案:B

第4题:

关于狂犬病疫苗全程免疫后再次暴露后处置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距上次接种4年以上者应当全程接种疫苗
  • B、距上次接种2年时再次暴露者,应于0,7,28天各接种1剂疫苗
  • C、距上次接种8个月时再次暴露者,应于0,3,7天各接种1剂疫苗
  • D、距上次接种5个月时再次暴露者,应于0,3天各接种1剂疫苗

正确答案:A

第5题:

若某种传染病的潜隐期小于潜伏期,则说明()

  • A、在疾病处于潜伏期时、感染宿主已具有排出病原体的能力
  • B、仅对临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不能有效控制病原体在人群中的传播
  • C、应考虑对暴露者实施检疫措施
  • D、潜伏期与传染期有交叉

正确答案:A,B,C,D

第6题:

下列关于狂犬病疫苗接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能用于暴露后预防
B.兽医工作者需定期接种
C.被犬咬伤后共需接种3次
D.严重咬伤者接种疫苗无效
E.家庭饲养宠物犬者需定期接种

答案:B
解析:
狂犬病疫苗可用于暴露后预防,也可用于暴露前预防,故A错误。暴露前预防主要用于高危人群,即兽医、山洞探险者、从事狂犬病毒研究人员和动物管理人员。故兽医需定期注射,B为正确选项。暴露后预防:共接种5次,每次2ml肌注,在0、3、7、14、30日各注射一次,严重咬伤者,可于0~6日,每日注射疫苗一针,以后分别于10、14、30、90日各注射1次,常可取得防治效果。暴露前预防:共接种3次,每次2ml肌注,于0、7、21日进行,2~3年加强注射一次,C、D、E为错误选项。

第7题:

传染病的易感人群指的是()。

  • A、接种过疫苗的人
  • B、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又容易感染该病的
  • C、曾感染过某种传染病的人群
  • D、经常播散病原体的人群

正确答案:B

第8题:

计划免疫的定义是

A.计划免疫是针对传染病的发病水平,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针对传染病的目的

B.计划免疫是根据疫情监测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针对传染病的目的

C.计划免疫是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针对传染病的目的

D.计划免疫是根据人群免疫接种率,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针对传染病的目的

E.计划免疫是根据人群免疫成功率,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针对传染病的目的


正确答案:C

第9题:

为减少、降低和减轻易感者暴露于病原体后的感染、发病和疾病严重程度,可以采取对易感者实施保护的()医学措施

  • A、接种疫苗
  • B、免疫球蛋白
  • C、服用化学药物
  • D、检疫

正确答案:A,B,C

第10题: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规定主要针对()等4种血源性病原体暴露后的处理。

  • A、HDV
  • B、HCV
  • C、HIV
  • D、梅毒螺旋体

正确答案:B,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