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基本理论知识竞赛

简述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的主要方法。

题目

简述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的主要方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癌痛治疗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哪一种( )

A.病因治疗

B.非药物治疗

C.药物镇痛治疗

D.神经阻滞疗法及神经外科治疗


正确答案:C

第2题:

简述肛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正确答案:①80%~90%的局限性肛管癌病人应用放、化疗可以治愈;
②非常小的肛管癌可以行局部切除或单纯放疗;
③局部复发的肛管癌应行经腹会阴肛管癌切除术。

第3题:

癌痛治疗方法中,哪一种是癌痛治疗的主要方法()。

A.病因治疗

B.药物镇痛治疗

C.非药物治疗

D.神经阻滞疗法及神经外科治疗


答案B

第4题:

接受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的病人术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正确答案: 1.病人需住院做有关常规检查:如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胸透或胸片,心电图;
2.必要时做头颅CT或MRI检查;
3.做好病人及家属的解释工作,讲情治疗的必要性和效果,可能发生的危险。并发症和后遗症等,使其对此治疗有所认识和理解,以利配合;
4.穿刺部位备皮;
5.术前3天口服尼莫地平30毫克,一日三次;
6.术前禁食插导尿管;
7.术前注射神经安定及术中持续心电监护。

第5题:

简述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的原理。


正确答案: (1)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疾病所需设备有直线加速器、γ-刀、回旋加速器以及近距离遥控后装机;由以上装置提供治疗所需用的X射线、γ射线、电子束、质子束、重粒子束以及间质内放疗所用的同位素;
(2)借助高精度的立体定向仪,在CT、MRI和DSA等影像技术的参与下对治疗靶点施行准确定位,确定靶点的坐标;
(3)用治疗计划系统,定出治疗计划;
(4)将靶点的三维坐标参数转换到照射装置的坐标系统中,通过控制入射线方向及其运行轨迹,使射线在靶点处聚集,以达到对靶点的治疗。

第6题:

简述儿童多动症的主要表现及其治疗方法。


答案:
解析:
儿童多动综合症(简称多动症),是小学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症。多动症应与“轻度脑功能障碍”(MBD)相区别,临床证明有多动症状的儿童并不一定有轻度脑功能障碍和脑损伤。
多动症儿童行为主要特征有:①活动过多。这种儿童的多动与一般儿童的好动不同的是,他们的活动是杂乱的、缺乏组织性和目的性的。②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专注于一种活动,做事经常有头无尾,丢三落四。③冲动行为。经常未经考虑就行动,在做集体游戏时,难以耐心等待,有时突然喊叫,袭击别人。
儿童多动症常用的治疗方法有:①教育方法。儿童多动症治疗应以教育为主,药物为辅;②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包括个别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对父母的心理治疗;③药物治疗。对于病情较严重的患儿可配合药物治疗;④饮食治疗。在饮食中控制食品中的调味剂和人工色素。

第7题:

简述介入放射治疗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概况。


正确答案: 1.治疗脑动脉瘤:利用可检测的可脱性球囊等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能在病人完全清醒的状态下操作,连续监视神经功能,使大多数中大型或巨大形手术难以完成的动脉瘤通过此技术可以进行治疗;
2.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手术难以完成的主要功能区及脑深部的动静脉畸形均能用此技术取得满意效果;
3.治疗动脉痉挛和动脉狭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症状性血管痉挛药物治疗不起作用的,血管成形术可发挥效果;
4.脑膜瘤术前颈外动脉栓塞术:可减少术中出血,使手术视野清楚,易于彻底切除肿瘤;
5.选择性或超选择性动脉内灌注抗癌药物治疗脑胶质瘤:此方法优于静脉给药途径,可减少全身反应,增加局部药物浓度,达到更好的治疗作用;
6.其他:治疗Galen’s静脉瘤,脊髓的血管畸形,脑栓塞后的溶栓治疗。

第8题:

神经外科麻醉基本的监测方法不包括()。

A、心电图

B、脉搏血氧饱和度

C、脑电图

D、胸前听诊器


答案:C

第9题:

简述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的生物学分期。


正确答案: Ⅰ期:坏死期,靶点中心吸收剂量为200Gγ时,照射后第三、四周出现靶点坏死,急性变性和炎症反应;
Ⅱ期:吸收期,坏死期后至照射后一年。坏死灶大量的细胞碎片吸收,胶质疤痕开始形成,坏死区周围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呈现慢性炎症反应,血管充血,新生毛细血管形成,血管内皮细胞增厚,此期可持续到照射后一年或更长时间;
Ⅲ期:后期,自照射后一年开始,胶质疤痕形成,早期一系列变化消失,细胞碎片完全消除,形成境界清晰地胶质疤痕。

第10题:

简述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病人术中应做的处理。


正确答案: 1.全身肝素化:所有行血管内治疗的病人,在插管前均应行全身肝素化,具体方法是首次剂量按1mg/kg体重(即50-60mg)每隔2小时减半给药;
2.防治脑动脉痉挛:
(1)推注真丝线段时,每注入10-20次,由微导管注入罂粟碱溶液1-2ml(每毫升含1mg罂粟碱),整个疗程可用30-90mg;
(2)如有动脉痉挛发生时可注入每ml含1mg的罂粟碱溶液20-30ml或0.02%硝普钠溶液0.5-1ml;吸氧给予神经安定药物;
3.微导管断于颅内:术中、术后给予肝素抗凝治疗;
4.术中出血:立即停止治疗,头颅CT检查,根据情况做进一步处理;
5.术中采用控制性低血压:可注入0.02%硝普钠溶液控制血压;
6.必要时做血管暂时性闭塞试验。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