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知识应知应会

在诊断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应根据是否保留导管采取不同的血培养标本采集方法。

题目

在诊断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应根据是否保留导管采取不同的血培养标本采集方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置有中心静脉导管,连续几日高烧不退,医嘱做导管培养,下列关于标本采集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采集两套血培养标本

B、移出导管,检查导管尖端是否完整

C、采集应选在抗生素使用之前

D、先采集导管标本,再采集血培养标本


答案:C

第2题:

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监测时,拔除导管后,将导管尖端( )做血培养。

A、4cm

B、5cm

C、8cm

D、10cm


正确答案:B

第3题:

导管培养标本应采集两套,包括()

A、从独立外周静脉采集

B、从可疑感染的导管采集

C、从中心静脉采集

D、从动脉采集


答案:AB

第4题: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计算方法。()

  • A、每100个中心静脉导管日的导管相关性感染数
  • B、每1个中心静脉导管日的导管相关性感染数
  • C、每1000个中心静脉导管日的导管相关性感染数
  • D、每10000个中心静脉导管日的导管相关性感染数

正确答案:C

第5题:

诊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结果显示正确的是()

A.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阴性,导管段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

B.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不同种类的致病菌

C.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不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D.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参考答案:D

第6题:

导管相关性血行性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包括()

A.只有中心静脉导管会导致血行性感染

B.导管相关性血行性感染会导致医疗费用增加

C.导管相关性血行性感染会使患者住院病死率增加

D.不同部位的中心静脉导管引起感染的机会大致相同

E.不同部位的中心静脉导管引起感染的机会不同,当时病原体大致相同


答案:BCE

第7题:

怀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采集血培养标本时()

A.应在抗感染治疗前采集血培养标本

B.最好由专业护士采集血标本

C.消毒剂消毒皮肤与培养瓶后干燥可减少血培养污染的发生

D.应该自导管采集1套血培养标本

E.应该自导管和外周静脉各采集1套血培养标本


参考答案:ABCE

第8题:

关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D)患者的评估,正确的是()。

A、评估CRBSI的典型症状

B、评估CRBSI的特异性表现

C、导管穿刺部位周围皮肤细菌培养阳性可诊断CRBSI

D、导管尖端培养与血培养菌为同一菌株可诊断CRBSI

E、有静脉炎表现时可确诊为CRBSI


答案:D

第9题: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处理原则是()

A.可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应继续输液,遵医嘱给予抽取血培养等处理并记录

B.可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应拔除PVC,暂时保留PICC、CVC、PORT,并继续输液,遵医嘱给予抽取血培养等处理并记录

C.可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应立即停止输液,拔除PVC、CVC,暂时保留PICC、PORT,遵医嘱给予抽取血培养等处理并记录

D.可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应立即停止输液,拔除PVC,暂时保留PICC、CVC、PORT,遵医嘱给予抽取血培养等处理并记录

E.可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应立即停止输液,拔除PVC、PICC、CVC,暂时保留PORT,遵医嘱给予抽取血培养等处理并记录


答案D

第10题: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措施护理、血培养?


正确答案: ①护理:应用无菌透明专用贴膜或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但多汗、渗血明显患者宜选无菌纱布。定期更换敷料时间:无菌纱布2天,专用贴膜7天,如出现敷料潮湿、松动、沾污时应立即更换。保持三通锁闭清洁,如有血迹等污染应立即更换。输液管不宜更换过频,但输血及血制品、脂肪乳剂后或停止输液后应及时更换。
②采血方法:
保留导管:采2套血(需氧和厌氧),外周和中心静脉各1套,每瓶10ml。
拨除导管:采2套血(需氧和厌氧),外周静脉(不同部位)共2套,每瓶10ml。再加上导管尖端5cm送培养。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