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管理知识竞赛

清扫的含义及目的,三扫原则是什么?

题目

清扫的含义及目的,三扫原则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ECRS 原则中,“E”的含义及内容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答:ECRS 原则中“E”即 elimination,含义是取消所有不必要的工作环节和内容。对某个环节、某道手续,首先要研究是否可以取消,这是改善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的最高原则。具体包括:
1、取消所有可能的工作、步骤或动作(其中包括身体、四肢、手和眼的动作);
2、减小工作中的不规则性,比如确定工件、工具的固定存放地,形成习惯性机械动作;
3、尽量取消、减少手的使用,如抓握、搬运装置;
4、取消笨拙或不自然、流畅的动作;
5、尽量减少使用肌肉力量来将某一物件固定在某处、并减少一切肌肉力量的使用;
6、减少对惯性、动量的克服,杜绝一切危险动作与隐患;
7、除需要的休息外,工作中取消一切怠工和闲置时间

第2题:

贯通吹扫及试压的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将检修留在设备,管线中的焊渣,铁锈等杂物吹扫出去;
②确认管线流程畅通无阻塞;
③检查设备,管线的法兰,焊缝有无泄漏;
④赶出设备,管线中的空气,为引瓦斯充压操作做好准备。

第3题:

客房清扫的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清除各种脏迹,使被清洁的对象达到饭店要求的标准。

第4题:

装置大修开工设备及管线水冲洗和吹扫的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清除干净设备及管线内残存的焊渣、铁锈、砂石等杂物;
(2)防止管线及其流量表(孔板)、调节阀、混合器等堵塞和机泵损坏,保持设备及管线畅通无阻。

第5题:

整理的含义及目的,三清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整理是指将工作场所中任何物品区分为必要的与不必要的,必要的留下来,不必要的彻底清除,腾出空间。
目的:
1、腾出空间;
2、防止误用、误送;
3、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三清原则是指:清理、清除、清爽。

第6题:

清扫垃圾时为了不踩踏垃圾,应不断向前方扫,从狭窄处往()处清扫,从边角向中央清扫,室内清扫时,原则上()向门口扫。


正确答案:宽广;由里

第7题:

停工扫线的原则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停工前要做好扫线的组织工作,条条管线落实到人。
(2)做好扫线联系工作,严防串线,伤人或出设备事故。
(3)扫线时要统一指挥,确保重质油管线有足够的蒸汽压力,保证扫线效果。
(4)扫线给汽前一定要放尽蒸汽冷凝水,并缓慢地给汽,防止水击。
(5)扫线步骤是先重质油品、易凝油品、后轻质油品,不易凝油品。
(6)扫线时必须憋压,重质油品要反复憋压,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扫线效果。
(7)扫线前必须将所有计量仪表甩掉改走副线,蒸汽不能通过计量表。
(8)扫线前必须将所有的连通线、正副线、备用线、盲肠等管线、控制阀都要扫尽,不允许留有死角。
(9)扫线过程中绝不允许在各低点放空排放油蒸汽,各低点放空只能作为检查扫线情况并要及时关闭。
(10)扫线完毕要及时关闭扫线阀门,并要放尽设备、管线内蒸汽、冷凝水。
(11)停工扫线要做好记录。给汽点、给汽停汽时间和操作员姓名等,均要做好详细记录,落实责任。

第8题:

统计的三个含义及关系是什么?


正确答案:统计包括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三方面。这三方面的关系是: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重要成果;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科学总结,并指导统计工作,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第9题:

安全生产的“三并重”原则的含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原则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管理”体现了对煤矿生产进行的组织、计划、指挥、协调和控制;“装备”是人们向自然斗争的武器,先进的技术装备不但有很高的效率,同时可以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避免事故的发生;“培训”是提高职工素质的主要手段,只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使用高技术的装备和进行高水平的管理,才能确保安全生产的进行。

第10题:

巩固性原则的含义及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原则的含义: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2.贯彻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要引导学生把理解知识和巩固、记忆知识联系起来。
第二,重视组织各种复习。教师要向学生提出复习与记忆的任务,安排好复习的时间等。
第三,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